惠正刚 常明

(安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临床儿科急症,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等,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容易转为呼吸衰竭,给患儿生命造成威胁,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不同程度吐沫、发绀等[1-4]。目前常规通气治疗的疗效不够理想。本文主要探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用于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80例,按照通气方式将其分为鼻塞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15 d,平均年龄(6.21±1.11)d,其中早产儿25例,足月儿15例,胎龄为30~42周,平均(34.22±2.13)周,顺产28例,剖宫产12例;鼻塞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16 d,平均年龄(6.27±1.13) d,其中早产儿26例,足月儿14例,胎龄为31~41周,平均(34.26±2.12)周,顺产26例,剖宫产14例。纳入标准:(1)表现为明显吐沫、气促、三凹征阳性以及呻吟;(2)出现呼吸困难或暂停;(3)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先天心脏病;(2)先天肺部畸形;(3)严重感染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积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原发病干预以及调节酸碱失衡等,积极治疗脑水肿以及肺部感染等,进行常规的口腔与鼻腔分泌物清理,强化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等。鼻塞组给予患儿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取适合的鼻塞与CPAP机连接后予以患儿正压通气吸氧,注意调整吸氧模式与参数,吸氧浓度维持在30%~60%间,依据患儿的血气指标结果调整参数,通气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在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3%的前提下调整CPAP机的参数,当患儿病情有所缓解,能够自主呼吸且平稳,血气指标恢复后可逐步撤机。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经口予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后予以患儿机械通气,设定控制模式并调整平均气道压参数,密切监测,注意保持呼吸频率在40~60次/min,当患儿病情好转,能够自主呼吸且血气指标恢复平稳,可以逐步撤机,并改为普通的面罩吸氧。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 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pH值,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漏、肺气肿等。做好记录以备统计分析,疗效评估[5],显效:1 h后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完全消失,pH值达到90%~96%;有效:1 h后患儿呼吸困难症状有一定减轻,pH值达到85%~90%,无效:患儿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pH值始终低于8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计。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鼻塞组患儿显效22例(55.00%),有效16例(40.00%),无效2例(5.00%),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显效18例(45.00%),有效12例(30.00%),无效10例(25.00%),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鼻塞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鼻塞组患儿治疗24 h后血气指标PaO2、pH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儿,而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2.3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儿发生肺炎2例(5.00%),气漏4例(10.00%),肺气肿2例(5.00%),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5.00%),并发症总发生率25.00%;鼻塞组患儿发生肺炎1例(2.50%),气漏0例,肺气肿0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例(2.50%),并发症总发生率5.00%。鼻塞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尤其是早产儿,肺容量小,一旦发生感染极易导致肺泡异常进而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发生[6-7]。目前临床及研究发现新生儿呼吸困难发生率及引发的死亡率并不低,因而临床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8-9]。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肺泡萎陷的可能性,改善患儿机体的氧合功能,促使患儿自主呼吸变得有规律,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一种有效通气方式[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鼻塞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通气的对照组(P<0.05),可见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效果显着,且该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12-13],同时血气指标检测发现思安,鼻塞组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恢复更加平稳优于对照组(P<0.05)。能够在患儿生命体征恢复的同时有效降低呼吸机对机体的伤害。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相对于常规通气,有助于肺泡的稳定,呼吸的驱动能力更强,肺泡的气体交换效果更佳,肺泡内与渗出及肺间质水肿较轻,因此可以较好平衡患儿的通气以及确保血流比值平衡,提高PaO2并降低PaCO2水平进而改善患儿的缺氧状态。

通过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有效降低了患儿的呼吸消耗,不会影响自主呼吸,减少机体呼吸肌的疲劳度,同时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操作更加简捷,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呼吸机的相关性并发症。本研究果还显示,鼻塞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相关结果相近[14-15]。

综上,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能够较好地转为正常呼吸,过渡良好,避免了通气过久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感染等发生,减少气压损伤,但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通过正确的操作及干预可以避免副作用发生,同时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是一种辅助方式,因此临床更提倡早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