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宁 毋茜 王秀英

(1.西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陕西 西安 710021;2.西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陕西 西安 710021;3西安市中医医院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21)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不断变化的人类疾病谱的作用下日益提升,认知行为干预属于一种心理干预,干预肺癌化疗患者的非理性认知行为能够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掉或对其进行改善,将能动性发挥出来,对治疗进行积极配合,最终对生存质量进行改善[3]。本研究探讨了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受到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肺癌化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n=35)和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联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n=35)两组。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37~76岁,平均(60.3±10.5)岁。在病理类型方面,24例为鳞癌,6例为腺癌,5例为小细胞癌;在病理分期方面,Ⅰ期5例,Ⅱ期12例,Ⅲ期14例,Ⅳ期4例。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8~76岁,平均(61.2±10.4)岁。在病理类型方面,23例为鳞癌,7例为腺癌,5例为小细胞癌;在病理分期方面,Ⅰ期6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Ⅳ期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着(P>0.05)。纳入标准:(1)均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2)可正常交流;(3)均首次接受药物化疗。

1.2方法 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积极疏导患者心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用药,督促其严格遵医嘱等;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基础上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操作为:(1)第一阶段。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相关健康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内容包括发病原理、治疗方案等;(2)第二阶段。在患者入院3~4 d后积极管理病房环境,对适宜的温湿度进行调控,对整洁、干净的病房进行保持,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督促患者将不良行为纠正过来,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力度进行强化,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对准确的深呼吸方法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使患者心情放松。(3)第三阶段。在患者出院前1 d帮助患者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内容进行巩固,同时将问题提出来,使其对应对紧急状况的方案有一个清晰了解,并将患者的联系方式留下,及时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各种疑虑。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4-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着(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降低幅度均显着高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例/%)

2.3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显着高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便秘、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疲劳评分均显着低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躯体、角色、认知、情感评分均显着高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腹泻、睡眠紊乱、经济情况、疼痛、恶心呕吐、社会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认知行为干预的基础为认知与行为理论,其能够纠正患者信念、思维、行为,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缓解,使其将消极信念纠正过来,将自身行为模式改变,从而使心理康复得以实现[6-9]。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0],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实际应用价值高。本研究结果表明,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降低幅度均显着高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显着高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便秘、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疲劳评分均显着低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躯体、角色、认知、情感评分均显着高于常规化基础护理干预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腹泻、睡眠紊乱、经济情况、疼痛、恶心呕吐、社会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