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利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31)

临床警报指的是源自于患者诊断、治疗以及监测的医疗设备有关通知,其是一个可听或者可视的信号,使医务人员知晓患者生理参数已经超过设置的限值范围或设备功能存在障碍,需要医务人员及时处理[1]。医疗设备理想的报警系统是患者病情进展或者设备功能异常状态下,未错过任何的重要临床事件,警报系统的敏感度达到100%;在无重要临床事件时绝不报警,即报警准确度达到100%[2-4]。但当前警报并未同预期那样有效及安全,警报常常存在很难识别警报信号、虚假警报率较高、噪音危害以及警报疲劳等一系列问题[5]。因此,需要重视医疗设备的临床警报管理。有关研究发现[6],经多学科团队合作做好医疗设备警报管理,能改进设备警报管理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基于此,本文围绕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基础构建起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01至2020.12本院临床科室的多参数监护仪98台作为对照组,其中内科18台,外科16台,妇科11台,儿科6台,麻醉科15台,急诊科14台,其他18台。选取2021.01至2021.12本院临床科室的多参数监护仪100台作为观察组,其中内科19台,外科17台,妇科10台,儿科6台,麻醉科16台,急诊科12台,其他20台。另外选取2020.01至2021.12本院医疗设备临床管理人员20名,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在25~48岁,均值(36.42±4.96)岁;工作时间在1~20年,均值(10.28±2.60)。两组医疗设备及管理人员资料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数据之间可比对分析。纳入标准:(1)管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均不低于1年;(2)均取得研究对象知情以及同意。排除标准:(1)无报警提示音的医疗设备;(2)拒绝或者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即要求临床各个科室医务人员按照医疗设备管理规范严格开展医疗设备管理,及时发现设备报警后接收,分析报警的原因并处理。观察组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基础构建起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组建起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小组。(2)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基础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实施方案:①产生警报环节:对检测维护方案进行优化,设备科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医疗设备的检测维护频次,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负责日常维护,每周定期检查和记录,确保设备能够很长运转,规定禁止关闭警报器或者静音;对生理监测参数的标准进行规范,经文献法、循证法以及专家函询法明确生理指标的监测阈值,结合实验研究结果确定,后使用到临床;②传送警报环节:对监测数据传输进行改进,和信息工程师协助,设立多个监护仪的分屏,警报能在医师办公室等地方进行观测;分发警报健康宣教单,给患者和家属开展教育,以便及时观察到异常和报警,科室护士加强巡视,以及时发现到警报;③识别警报环节:医护人员与设备科人员一同,围绕临床案例、专科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开展专题讲座,普及设备报警的原理及信号,以便掌握警报有关知识;④应答警报环节:结合视频观摩以及情景演练等方式,就警报相关不良事件进行举例分析,以提高临床工作人员的警报安全意识及处理能力,同时结合文献法、循证法和专家讨论法,规范医疗设备的警报应答以及处理流程,设置出高级、中级和低级警报,对于不同班次的警报第一、第二和后备应答人开展规定,对于警报高发阶段能增加监护分屏,以便及时发现和接收警报;⑤其他工作:警报相关工作应纳入到科室的质量督查工作中,制定出交接表,和警报相关的内容纳入到交接班中,对于医疗设备以及连接完好性、警报参数设置开展交接,因仪器故障导致的警报,需要科室及时联系设备科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2 结 果

2.1两组无效报警率、报警应答率相比结果 观察组的无效报警率低于对照组(P<0.05),报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无效报警率、报警应答率相比结果[n(%)]

2.2两组管理人员的报警能力处理评分相比结果 观察组设备报警功能认知、报警参数设置和临床误报体验方面的报警能力处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人员的报警能力处理评分相比结果分)

3 讨 论

于临床医疗活动当前,医疗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而医疗设备报警是评估患者病情改变的一项重要指标[7]。医疗设备报警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确保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治疗同时,使得新的医疗风险升高。近些年来,报警医疗设备数量较多,而监护过度、误报警次数多[8]。报警有关不良事件增多等情况越来越常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报警管理的现状,确保医疗设备的合理有效应用,防止过度监护现象发生,减少误报警次数,预防报警有关潜在危害[9-10]。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无效报警率低于对照组(P<0.05),报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和上述研究中结果相一致。观察组设备报警功能认知、报警参数设置和临床误报体验方面的报警能力处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组建起多学科合作小组开展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能减少无效报警次数,提升报警应答率和工作人员的报警处理能力,从而有助于及时解决报警问题,达到报警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考虑原因是通过组建起医院设备科、临床科室医师及护理人员、医务部以及网络信息中心的信息工程师等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小组,后从产生警报、传送警报、识别警报、应答警报以及其他等各项环节开展管理,与影响警报的各类相关因素结合,从警报有关知识培训、警报设置标准、设备维护、应答时间、应答责任人确定和处理方式等多个方面对警报管理进行改善,能提高工作人员警报管理能力,减少无效报警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基础构建起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理想,能提升报警应答率,降低无效报警率,提升有关工作人员的报警处理能力,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