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它们之间是不可平衡的矛盾。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因为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不仅可以将这种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双赢,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但这种博弈不是不可调和的。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建立符合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协同合作机制,同时还要注意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采取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期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博弈;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4;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8.03.00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治理依然艰巨。面对“十三五”转型发展要求,资源环境承载不足的制约,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1]。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实现二者的双赢也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2]。十九大更是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等改革方向,将环境问题放在了史无前例的突出位置,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决心。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17.6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11.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 337.8万吨,烟(粉)尘排放量1 234.3万吨。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9亿吨,综合利用量20.2亿吨,处置量7.1亿吨,倾倒丢弃量144.2万吨,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1.0%。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 465.2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为76.1%。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指出: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环境质量恶化,经济发展的后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换句话说,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环境压力会比收入增长的更快,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后与GDP相关的增长会放缓。这种在收入改变跟环境质量之间的系统性的关系,我们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它是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一条倒U型曲线,它的结果已显示如果采取有效地措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改善是可以兼容的[3]。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2010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粗放的发展模式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低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使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产生的SO2、NOx使大部分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环境问题更加频频见于报端,已引起国家和广大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

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消耗大量资源、能源换取的,而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产生的污染物物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二是能源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近年来,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快速上涨的态势,化石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不仅增加了我国能源安全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必须以环境承载力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4]。

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这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引入一个概念——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称为博弈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方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从相克到相生。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5]。

当前我国对环境污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对国民收入的狂热追求及扭曲的GDP核算制度,再一个是现存的环境保护制度缺乏对污染的有效约束与激励机制。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引入长期有效的约束机制,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制度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重点在于建立符合各博弈主体的利益目标,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建立一种“利益”平衡的合作博弈机制,约束各利益主体行为从非合作向合作协调机制转变。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

工业化转型阶段,石化资源的广泛使用及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中国环境污染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毋庸置疑,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与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敏感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及执行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6]。

导致环境污染的另一个原因是,排污费用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企业基于利益的驱使不愿治理污染。加强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及其立法,运用市场规律调整排污。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自下而上)来说技术进步和创新环境是控制排放的最佳工具[7]。

由于过分追求经济的发展,人类已经为严重的环境恶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8]。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办法。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对我们国家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他们已经走过了环境污染的老路,也费了很大的物力和财力才将环境治理好,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我们应从他们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不再重蹈他们的覆辙。

2.1 发挥政府的作用

好的制度需要好的管理,环境政策的确立、环保法规的实施都需要政府的参与。这是由于政府具有矫正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作用。事实证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制度供给作用。

2.2 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协调发展

美国的环境治理自开始就采用强有力的国家法律,在废物循环中,利用“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实现从源头上削减废物。美国对部分地区的水污染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执行的排污权制度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水污染的防治中,政府制定排污的总量,然后对排污总量进行分配,企业只有具有了排污的权力后才能进行排污,否则要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同时获得排污权的企业还可以将排污权进行储存和转让。

2.3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各国政府都重视环境教育,并提供免费短期培训以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9]。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社会宣传,比如日本就是从两个方面提高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度,一是引导市民正确购物和环境友好地或环境保全地消费;二是增进反复利用意识,即要求市民和单位对购买的一次性易耗品,应加强反复使用和多次使用,对生活耐用品如衣服、旧家电、家具等自己不用了可以送给有需求的人使用,以提高市民对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社会的意识[10]。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和环境保护参与力度是环境保护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11]。

3 我国的污染治理措施

我国的实际情况跟国外一些国家还不太一样,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自己的国情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如何找到平衡,实现二者的和谐与统一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本源命题。我们要促进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建立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机制[12]。

3.1 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低碳经济的实施。如,在城市规划及项目审批时纳入气候影响的相关要素,形成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以不断提高政府、企业及居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制定税收政策时,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及税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引导企业与社会行为,惟有这样,方可形成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机制。

针对我国当前的环境现状,首先应积极调整对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减少对煤炭的有效需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力推广低碳理念,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选用节能保温材料,推广节能灯具及电器,有效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在交通运输中,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13]。

3.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当前应着力解决以下关键问题:以科技为支点,用生态文明价值观引领绿色发展;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构建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相关市场体制建设[14]。

清洁生产技术被视为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减少对环境的有害影响[15]。利用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发展经济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经历过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不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也不会用停止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3 引入绿色GDP概念

在我国,每单位GDP的材料和能源消耗要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能源利用的低效率不仅大大限制了中国的增长速度,而且也使中国在竞争上处于劣势。中国应继续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并促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生态标签[16]。

现行的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于忽略非市场产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方面的有关计算,这样的指标并不完整。在经济活动中,对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使社会忽视了因经济发展而导致环境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助长人们对资源的滥用及对环境的破坏。

绿色GDP的提出可以很好地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使公众对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刻。绿色GDP的值应等于在现行GDP核算值的基础上,再减去以下两项数值:“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消除人们单纯只追求GDP的虚增长,将环境要素考虑在内,可以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符合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

3.4 环境保护责任机制及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制度本身的创新,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一致[17]。

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使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循环经济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一个对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有效的方式[18]。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循环经济依照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适当的经济活动,以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资源、环境状况的改善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使经济—环境体系协同进化,良性发展。

3.5 实行税制绿色化

进行适当的税制改革,将环境税真正作为一种市场手段加以运用,从而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19]。调整税制结构,提高“绿色”税收的比例。完善现行资源税,比如增加水资源税、森林资源税等。我们国家的消费税“绿色化”应着眼于鼓励使用无铅汽油,对低标号汽油和含铅汽油征收消费税附加;还可以按照排量的不同征收消费税等。

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我们也可以直接引入新的环境税。比如能源税、含铅汽油税、污染税及噪声税等,以及对特定消费品如汽油、煤炭等征收硫税;对城市居民开征垃圾税等等。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环境的压力。当前,新能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生物质能、水能、地热、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源等[20]。

4 总结

环保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力结合[21]。只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来发展经济,才能化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及环境问题,以环境友好来积极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其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处理不可避免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冲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极其和谐的必由之路[22]。这个世界已经可以说是一种超调的状态,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相对于自然世界零影响的发展[23]。发展经济必须要保护环境,这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离开经济发展来讲环境保护,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去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是互利共生的,新的世纪,要按照新的观念来看待这两者,遵循与时俱进的思想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以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与环境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有悖于经济发展的本意,是绝不可取的。而是要保护环境,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秦艳.促进环境保护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太原科技, 2015(1):21-23.

QIN Ya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ulation[J]. Taiyuan Sci-Tech, 2015(1):21-23. (in Chinese)

[2] 张文彬,李国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4(6):16-25.

ZHANG Wen-bin, LI Guo-ping. Analysis on the interest confli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China Economic Studies, 2014(6):16-25. (in Chinese)

[3] Soumyananda Dinda.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a survey. Ecological Economics,2004,49: 431-455.

[4] HAN Xue-mei, ZHANG Ming-liang, LIU Su, et 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nergy Procedia,2011(5): 508-512.

[5] 张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 2001(5):74-80.

ZHANG Man. A Strategy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coexist[J].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2001(5):74-80. (in Chinese)

[6] 沈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4,5(中): 66-68.

[7] Carlo Carraro, Marzio Galeotti.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conomics,1997(19): 2-28.

[8] 吴亚梅.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天府新论,2006(S2):77-79.

[9] ZHANG Min-si, SONG Yu, CAI Xu-hui, et al.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he health effects related to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in 111 Chinese cities by using economic burden of disease analysi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8(4): 947-954.

[10] 赵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20-43.

ZHAO Yan. The symbio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y[D]. Zhenzhou: Zhenzhou University, 2007.20-43. (in Chinese)

[11] 董伟,张勇,张令,等.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J].环境科学研究, 2010,23(6):782-788.

DONG Wei, ZHANG Yong, ZHANG Ling, et al.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in China[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23(6):782-788. (in Chinese)

[12] 冯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科技展望, 2014(8):41.

[13] 张文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2): 103-104.

[14] 李萌,刘志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良性互动[J].人民论坛,2014(29):80-82.

[15] Klaus Rennings, Andreas Ziegler, Kathrin Ankele, et al.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U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auditing scheme on technical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7: 45-59.

[16] ZHANG Kun-min, WWEN Zong-guo. Review and challenges of polic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8(4): 1249-1261.

[17] 陈丽萍.浙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3):42-43.

[18] SONG Guo-hui, LI Yun-feng. The effect of reinforcing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12): 785-792.

[19] 曹洪军,赵芳.宏观经济政策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十大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 2006,19(5):159-164.

CAO Hong-jun, ZHAO Fang. Ten major impacts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n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19(5):159-164. (in Chinese)

[20] N.L. Panwar, S.C. Kaushik, Surendra Kothari. Role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review.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1(15): 1513-1524.

[21] 江南燕.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法制博览, 2015(4):292-293.

[22] ZHANG Na, Noam Lior, JIN Hong-guang. The energy situation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J]. Energy,2011,36(6): 3639-3649.

[23] WILLIAM E. RE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ecologic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3,86: 29-45.

(编辑:张萌)

Game of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U Yunsong1, 2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Guangzhou 518055, China)

Abstract: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emerged including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solid waste pollution and so on. The traditional view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bound to br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it is not balanced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This understanding is one-sided and not correct, because in a certain ext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cause some damage to environment and there are also some contradictions, as long as we take the right way, not only can reduce this loss to a minimum, but more importantly, we can also achieve a win-wi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promote transfo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rom restriction to coexist.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gam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this game is not irreconcilable, we have to build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with the goal of the main economic interests of each game body, and also note that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layout. We will not take the old path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pollution first and then treatment, but use the viewpoint of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find a balance point, to achiev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ake effec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walk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our China dream.

Keywords: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game;policies and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