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培慧,周 榕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从通用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的转型发展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和2007年先后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鼓励高校根据教学资源、学生水平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并建议高校设置包括专业英语在内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2012年,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该框架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份以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为导向的教学大纲,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转型发展起到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2017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则明确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纳入大学英语课程结构,作为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提高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的课程模块。

在此背景下,我国众多医学院校充分利用其学科资源优势,结合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纷纷开设特色鲜明的医学英语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转型道路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医学院校不仅制订了科学的课程教学大纲,还开发了系列医学英语教材。考虑到教材在课程教学中的枢纽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材更是课程转型的重要中介和直接反映,有必要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状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把握教材的出版趋势,发现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为编写和出版更有利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转型发展的教材提供可行的建议。

为此,笔者在国家图书馆主页检索了该馆收藏的国内出版的医学英语教材,梳理新中国以来医学英语教材出版数量和种类的同时,着重探讨新世纪以来医学英语教材的出版趋势,并且在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1 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现状与趋势

在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检索页面以“医学英语”为正题名检索,得到中文及特藏文献758条;全选检索记录,将选中记录“保存/邮寄”至个人邮箱;将收到的邮件正文复制粘贴至Word文档,将之转换成表格,再复制粘贴至Excel表格,把书名、编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等信息分列整理;剔除学位论文、学术专着、词(辞)典、词汇册、练习册、试题册等非教材类书籍信息,得到医学英语教材馆藏记录358条,其中包括配套电子资源36条,教学参考书或教师用书9条。也就是说,截止2019年5月底,国家图书馆收藏了313种医学英语教材。

按出版时间顺序呈现检索结果,发现馆藏医学英语教材的最早出版时间是1960年。纵而观之,过去60年的医学英语教材出版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⑴改革开放前的萌芽时期(1960-1979年);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的发展时期(1979-1999年);⑶新世纪以来的繁荣时期。第一阶段即萌芽时期出版的医学英语教材数量稀少,仅有12种,而且编写者和出版单位也高度集中,其中8种均由谢大任主编(包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医学英语选》1~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先后两次出版的《医学基础英语》上下册),3种为邵循道和崔彤兰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专业英语语法着作。这些教材均注重医学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很少涉及其他技能或知识。

第二阶段即发展时期,共出版教材64种,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呈多元化趋势。既有国内学者单独编写的教材,也有医学院校英语教研室集体编写的教材;既有商务印书馆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有地方和行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全国共有43家出版单位参与了64种教材的出版发行。同时,在出版本土教材之外,也出现了海外引进的教材,比如,在198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就引进了美国英语服务社编写的《医学英语对话》。此外,上世纪末还出现了教材的电子版本。1993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由曹民主主编的《医学英语新闻选读》,它是最早提供电子复制品的教材。这一时期教材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教材关注的教学内容不再限于阅读技能,已经拓展到会话、写作和翻译,比如人民军医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董力争主编的《医学英语会话》,海洋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董力争编着的《医学英语翻译技巧》,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了董哲编着的《生物医学英语写作教程》。

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的繁荣时期,共出版教材237种,其数量是前两个时期出版总数的三倍,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单位以及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也进一步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如图1所示,2000-2018年期间,教材出版数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新世纪以来的前十年,教材出版数量比较稳定,在8~12种之间;2011-2016年呈蓬勃发展态势,年均出版教材20种上下,2014年最少,也有13种;近两年则出现回落,年均不足10种。

图1 2000年以来医学英语教材出版趋势

这一时期,不仅出版的教材种类或数量众多,而且参与其中的编写者和出版单位也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统计显示,共有70家出版单位参与出版医学英语教材,其中出版种类排名前四的出版单位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8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4种),科学出版社(20种)、人民卫生出版社(19种),其余出版单位出版的种类均在10种以下。该时期从国外引进或由国外学者编着的教材主要有两种类型:⑴示范医学场景英语会话的教材,如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出版、英国专家Linda C. Adam女士编写的《实用医学英语会话》;⑵旨在提高医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材,如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出版、英国专家Eric H. Glendinning和Ron Howard编写的《剑桥医学英语》。

综观上述出版种类较多的单位出版的教材,可发现新世纪以来的医学英语教材出版呈现系统性和专门化两个新的特点。系统性体现在医学英语教材的系列化,比如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陈社胜等主编的《当代医学英语》系列教程,包括综合教程(Ⅰ~Ⅲ)、视听说教程(Ⅰ~Ⅱ)以及微课程(Ⅰ~Ⅴ),全面覆盖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基本技能,广泛涉及关注健康、健康管理、医学探索、医学技术与健康服务以及医学发展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主题内容。专门化体现在医学英语教材与医学专业方向紧密结合,比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专门针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生殖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医学专业英语教材。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教材在电子化、立体化建设方面也有长足进步,共有33种教材配有电子资源,包括MP3录音光盘、电子课件和自主学习光盘等形式;有些教材还提供了配套教学参考书或教师用书,说明教材体系建设也越来越健全。比如,上海交通出版社出版焦培慧主编的《医学英语视听说》教材就同步发行了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而且分别提供了配套电子光盘,供学生自学和教师教学使用。

近几年出版的医学英语教材数量出现回落,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英语教材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之后,市场需求渐趋饱和;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改革的新形势下,很多地方医学院校编写出版了供本校教学使用的“校本教材”,对统编或规划教材的需求大幅降低。二是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医学院校响应《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精神,利用新时代的“互联网+”优势,大力建设医学英语数字化教学平台,对编写和出版纸质教材的投入有所减弱。三是国家加强了对教材和出版物的质量管理。2016年底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对新形势下的教材出版发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后,教育部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大了对出版物的管理和检查力度,启动了“质量管理2017”和“质量管理2018”专项工作,加强了对选题和书号的管理、对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督查以及对出版物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检查,把与现有教材选题相近或重复的教材出版计划挡在评审线外,因此同质化教材数量大幅减少。

我国医学英语教材出版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教材数量或种类稳步增长,教材内容和形式日趋多元。当前在国家加强对教材出版发行管理和监督的新形势下,医学英语教材的出版也出现了回落之势。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者与出版单位需要认清现有教材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2 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问题与建议

为了解当前医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我们选取上文提到的新世纪以来出版医学英语教材数量最多的四家出版社出版的91本教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下就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2.1教材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多数教材沿袭大学通用英语课程教材的构成体系,一套或一个系列的教材由综合教程或基础教程以及阅读、听力和口语等分项技能的教程组成;而且各册教材的主题设置、内容编排和练习设计也与通用英语教材如出一辙。一些冠以医学英语教材之名的教材实际是关于医学题材的大学英语教材。这样的教材虽然依托医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医学英语特有的词汇、语法和语篇特征,但是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未必能满足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需求。

着名教材研究专家庄智象在论述构建中国特色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时,特别强调教材编写首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需求分析为基础”[1]。虽然现有医学英语教材都是在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或201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等文件精神指导下编写而成,但是作为纲领性文件的教学大纲,只是从宏观角度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作出了规定,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为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学习群体的英语教学留出了很大的弹性空间。

据此,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应在确定目标群体后,开展全面、深入的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即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中要做什么;二是学习需要(learning needs),即学习者为了达到目标情景要求具备的能力需要学什么[2]。就医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而言,所在院校层次不同、所学专业方向不同,其目标需求存在差异;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不同,其学习需要也有差别。教材编写者宜深入开展需求分析,调查不同院校和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对英语的目标需求,掌握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需要。在明确教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与目标情景相符的教学材料,精心设计与学习者水平以及学习需要相宜的任务或练习,避免教材千人一面、同质重复。

2.2教材立体化建设和配套资源不足,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相关研究对我国大学教材的追踪分析和未来展望,新时代的教材应当具有立体式结构,即同时囊括纸质平面课本、多媒体学习光盘以及网络化学习平台[3-4]。然而,91本教材中,仅有个别提供了可供学习者自主学习使用的配套学习光盘,另有少数提供了音频或视频资源光盘,提供配套网络学习平台的教材尚未出现。在数字化高度发达、“互联网+”大势所趋的今天,医学英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要融入立体化的教学理念,也要使用立体化的呈现媒介,改进用户体验,增强教学效果。

医学英语教材的立体化配套资源不足,不仅体现在呈现媒介单一,还体现在教学配套用书不全。一般而言,教材应同时配有教师用书或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师的教学备课指南,帮助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对教材做出调整和补充。然而,91本教材中,仅有个别教材配有教师用书或教学参考书。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时期,ESP课程由大学英语教师承担,而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缺失,是顺利开展ESP教学最大的挑战[5]。医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大量医学专业知识,如能在教师用书中提供相关注释,并就如何设计和开展教学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将大大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也能大幅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2.3教材未充分吸收和应用ESP领域的研究成果,ESP特色不够鲜明如前所述,现有医学英语教材在需求分析方面有所欠缺,沿袭通用英语教材的模式,把教学材料替换成医学题材的文本、音频或视频,练习和任务与通用英语教材雷同,其重心仍在词汇和语法知识。然而,医学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不仅在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层面区别于通用英语,其使用语境或语域也有鲜明的特征。

医学英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另一个极端,就是用英语编写专业课程教材,或者引进原版医学专业教材,其意图是保证英语学习材料的真实性,让学习者接触“原汁原味”的医学英语。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未践行真正的ESP教学理念,混淆了ESP与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的异同[6]。在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环境下,重心是专业知识学习,语言学习只是其附带产品;但ESP课程的核心目标应当是专业领域语言特征的学习。

近年来,国内外ESP及其教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推陈出新。围绕医学英语,研究者已开发研制了多份医学英语词表,从多种视角对医学教材、医学学术论文以及医学诊断报告等书面语篇做过深入的分析,有关临床情景中医患沟通、护患沟通的会话分析成果也相继涌现。这些研究成果以数据为驱动,对医学英语的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特征作出了客观、深入的描写,教材编写者应充分吸收和利用,一方面准确把握医学英语学习的目标需求,另一方面以此为依据对教材进行教学加工,为学习者掌握医学情景常用的语言特征创造机会。

3 结 语

我国医学英语教材出版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总体呈现持续增长和多元发展的态势。然而,新世纪以来,虽然出版的教材种类总数激增,但是随着国家在新时期加强对出版物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近两年出版的教材种类数量明显回落。为应对新时期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挑战,教材编写者和出版单位宜加强对医学英语的需求分析,根据院校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以及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开发个性化而非同质化的教材;加强教材立体化和配套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新时代“互联网+”技术,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平台;加强吸收和应用ESP及其教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开发有别于通用英语教材的、ESP特色鲜明的医学英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