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华,陈金春,何丽慧,周贻飞,陈海斌

自拟方中药外用和内服联合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何云华,陈金春,何丽慧,周贻飞,陈海斌

目的观察自拟方中药外用和内服联合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静脉曲张性湿疹患者72例,分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外用酊剂和汤剂,自拟中药方剂,对照组用依巴斯丁片+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观察其疗效和治疗前后CGRP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4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2.4%(21/2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CGRP值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治疗后CGR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自拟方中药外用和内服联合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疗效,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GRP值。

湿疹;中药;外用;内服;静脉曲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静脉曲张性湿疹,又称为淤积性皮炎,主要是由于局部血运不畅或障碍,导致肌肤失养所致[1]。临床表现为皮肤浮肿、多形性皮疹、有渗出倾向、糜烂、结痂及色素沉着,慢性期有干燥、肥厚、苔藓样变及溃疡表现,自觉剧烈瘙痒,多年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湿疹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在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及方药选择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2-4]。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微观角度探讨中药治疗湿疹的机制,可更好的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笔者将72例静脉曲张性湿疹患者分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用自拟方中药和西药内服外用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的静脉曲张性湿疹患者72例,排除:就诊前1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其它原因的湿疹;皮肤真菌感染;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并发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者。观察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32~69岁,平均(52.5±12.9)岁;左下肢26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4例;静脉曲张病史5 ~22年,平均(11.2±2.3)年;湿疹病史6个月至9年,平均(4.2±2.5)年;创面6 cm×7cm~12 cm×15cm。对照组男20例,女 9例;年龄31~70岁,平均(51.6±12.1)岁;左下肢18例,右下肢9例,双下肢2例;静脉曲张病史4~23年,平均(12.4±2.8)年;湿疹病史5个月至10年,平均(4.9±2.7)年;创面5cm×6 cm~11cm×16 cm。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观察组:外用酊剂组方:苦参30 g,鲜皮30g,百部30g,花椒20 g,大黄30 g,蛇床子30 g,明矾20 g;酊剂加75%酒精2 kg,浸泡2周。内服汤剂组方:白芍10 g,生地15 g,当归10 g,茯苓15g,丹参15g,白鲜皮10g,白术10g,生甘草6 g;加减:湿重加萆薢10g,米仁20g,地肤子12g;血虚加鸡血藤20g,小胡麻12 g;热甚加黄芩10 g,黄柏10 g,苦参10 g。汤剂用煎药器加水1500ml,浓缩至750 ml。对照组:依巴斯丁片(江苏联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19,批号20120504),10 mg,口服,1次/d;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12,批号:20120301),10 mg,外用,3次/d。两组疗程均为15 d。

1.3CGRP检测采集空腹静脉血4ml置于含10%EDTA的抗凝管,400 l抑肽酶试管中混匀,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置-20℃冰箱保存待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由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应用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Z4GC-1200双探头放射免疫计数仪进行测定。

1.4疗效评估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的相关内容,(1)治愈:皮肤痒止,皮疹逐渐消退,停药3个月无复发;(2)显效:皮肤痒明显减轻,皮疹明显减少,停药后3个月无新的皮疹出现;(3)好转:皮肤痒减轻,偶尔出现新的皮疹;(4)无效:皮肤痒未减轻,皮疹未见减少。1.5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22例(51.2%),显效12例(27.9%),好转7例(16.3%),无效2例(4.7%),总有效率95.3%(41/43);对照组治愈5例(17.2%),显效9例(31.0%),好转7例(24.1%),无效8例(27.6%),总有效率72.4%(21/2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820,<0.05)。

2.2两组治疗前后CGRP比较 两组治疗后CGRP值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420、5.162,均<0.05);两组治疗后 CGR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7,<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GRP比较 ng/L

3 讨论

静脉曲张性湿疹又名淤积性皮炎,因静脉曲张至下肢静脉长期淤血,氧含量降低,营养成份减少,代谢物堆积,静脉内压力升高,毛细血管壁损伤,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肿胀、瘙痒、搔抓损伤、组织水肿诱发皮肤湿疹。西医常用手术根治静脉曲张,轻者用弹性绷带包扎,抬高患肢缓解病情,常用依巴斯丁片和信敏汀内服联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外用治疗。中医学认为静脉曲张性皮炎是因下肢筋脉瘀阻、气血不畅、淤血凝聚及湿热下注,以致肌肤失养。湿瘀互结,致病情迁延,故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利湿、解毒生肌为准则。本研究采用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内服汤剂以生地、当归、丹参为君药,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当归和丹参活血化瘀,当归兼有滋阴、养血、润燥作用,有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之理;白术、茯苓为臣药,健脾祛湿;白鲜皮、白芍为佐药,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甘草为使药,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等作用。辅以加减辩证施治,湿热型利湿清热,脾虚湿困型健脾除湿,血热型凉血利湿,阴伤型滋阴除湿,能达到健脾、祛湿、止痒的功效。配合外用酊剂组方(苦参、鲜皮、百部、花椒、大黄、蛇床子、明矾)泡洗,其总有效率为95.3%,西药综合疗法总有效率为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白芍主要成分是白芍总苷,能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作用,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向局部集中和溶酶体的释放,中断Ⅳ型变态反应的进展[6]。苦参有效成份苦参碱具有抗炎止痒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同时可纠正湿疹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TH2/TH1细胞亚群失衡,对免疫平衡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7]。

CGRP是一种神经肽,含37种基酸残基,是已知最强的血管舒张剂,分布于心脏、血管末梢,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CGRP有较强的舒张真皮微血管作用,能刺激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分泌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诱导内皮细胞、单一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及黏附作用。应激反应或精神紧张的状态下,特应性皮炎患者CGRP分泌减少,导致瘙痒加重、皮损炎症程度加重[8]。本组资料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CGRP值均明显增加(均<0.05),两组治疗后CGR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文献报道,CGRP降低,参与微血栓形成和毛细血管的收缩[9]。因此中药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的疗效可能与CGRP值升高,引起局部微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营养供给等因素有关。另外,血清CGRP值检测是否还可以成为静脉曲张性湿疹疗效评估的指标,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1]彭敏.火针放血治疗66例静脉曲张性湿疹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 (30):153-154.

[2]何佳丽,高如宏,徐静.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皮肤病体会[J].江西中医药,2015,46 (392):19-21.

[3] 尚佩生,詹明峰,于均峰.等.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古今外用药物的文献研究 [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4):59-60.

[4]孙晓晖.消风散治疗风热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 (5):83-84.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1: 156-157.

[6]王丽君,闫小兵,戴扬.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J].中国公共卫生, 2015,31(9):207-208.

[7]徐丽红,钟萍.复方苦参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2923-2924.

[8]吴江,李常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特应性皮炎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2):82-83.

[9]薛慎伍,葛树,陈青,等.脑梗塞急性期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J].现代康复,2000,4(5):690-691.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2.060

R758.23

A

1671-0800(2016)02-0252-02

2015-07-15

(本文编辑:陈志翔)

温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12ZB018)

325200浙江省瑞安,瑞安市中医院(何云华);瑞安市人民医院(陈金春、何丽慧、周贻飞、陈海斌)

何云华,Email:1858392 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