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雅君,潘登,祝杭燕

作者单位: 315000宁波,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3位,病死率位居第4位[1]。几乎所有的宫颈癌患者都有HPV感染,HPVE6/E7基因可在高度恶性肿瘤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为HPV的致癌基因[2]。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针对高危型HPV E6/E7mRNA的检测方法,属于新一代的检测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3]。了解区域性高危型 HPV E6/E7mRNA阳性患者的病理特点,对临床宫颈筛查方案的选择以及HPV疫苗在人群中的应用前景评估和预防亚型的判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6年6-12月在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检测HPVE6/E7mRNA的患者共2495例,其中阳性患者571例,有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者384例,有病理组织学检查者337例,以上标本来源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各妇幼保健院及5家综合性三甲医院。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且为非妊娠期妇女。

1.2 方法 标本的采集:所有患者取样均在非月经期,采样前48h内无性生活,3 d内无阴道内用药。采样前由医师放入窥器,用棉拭子去除黏液和分泌物,将专用的宫颈刷插入宫颈管,吻合宫颈外口,以顺时针方向轻微旋转5圈,取出宫颈刷将其放入专用细胞保存瓶内刷洗后丢弃。杂交捕获技术进行高危型 HPV E6/E7mRNA检测:将采集的样本转移至专用的细胞裂解液内,在PANTHER平台(美国豪洛捷公司产品Aptima)上利用杂交捕获技术对高危型 HPV E6/E7mRNA进行分型检测。14种高危型HPV 包括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检测结果由软件自动进行判读,根据ICRLU和相关分析物的S/CO值,S/CO≥1.0时为HPV阳性,反之阴性,但若检测结果因其他参数超出正常预期范围则被判读为无效。

1.3 观察指标 回顾或追踪分析高危型HPVE6/E7mRNA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包括高危型HPV E6/E7mRNA的分型结果、TCT检查结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及年龄构成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危型HPVE6/E7mRNA阳性患者在TCT检查为NILM的比率高于TCT检查结果异常者;挖空、湿疣及LSIL占比达59.34%;高危型HPV阴性与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9.28,P< 0.05)。见表 1。

3 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癌症研究所(CICAMS)和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基金会(CCF)的合作项目提示在35~50岁的女性中,HC-2检出的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20.8%[4]。本研究显示2495例患者中有571例HPVE6/E7mRNA检测为阳性,占22.89%。阳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患者是妇科诊疗分流及体检者。HPV阳性病例分别跟TCT与组织活检的结果比对,发现TCT阳性病例占比较低,而组织活检阳性病例占比较高,客观的反映了人工 TCT阅片存在敏感性低,尤其是少量或个别细胞的形态改变易漏诊。从数据上分析,大都集中于挖空、湿疣变等低级别病变,而且即使再有经验的医师,阴道镜检查其假阴性率也高达20%~40%[5]。因此,笔者认为HPVE6/E7检测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纯TCT检查,特异性与组织活检有较高一致性。HPV检测中TCT作为分流的宫颈癌联合筛查方案值得关注。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系统导入HPV检测结果及指南要求的临床处理规范,组合成符合临床需求的完整病理 TCT报告(包含TBS诊断类型、HPV检测结果及临床处理意见),打破病理诊断的瓶颈。

表1 高危型HPV E6/E7mRNA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高危型HPVE6/E7mRNA阳性患者的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为41岁,高发年龄为30~55岁,这与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患病年龄分布在3l~50岁符合。中国一项有关多个地区664例浸润性癌(630例鳞癌,34例腺癌)和569例 CIN2/3的研究显示,HPV52和HPV33感染在中国女性中出现频率很高,这些研究数据表明HPV型别的分布存在地域差异[6]。本研究显示高危型HPV 571例阳性患者中16型阳性有72例,18/45型阳性有38例,其他11型阳性有461例,这也印证了HPV型别分布的地域差异,对于HPV疫苗特别是国产疫苗的研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