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阳

基底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约占皮肤恶性肿瘤常见组织类型的60%,男性多于女性,以颜面部多见,占基底细胞癌的85%。眼眶周和颧颞部为高发部位,发生于躯干四肢的基底细胞癌仅占约15%[1]。基底细胞癌病变的中心易破溃,溃疡面清楚,中央区扁平,当病变较大时,边缘翻卷不整齐,甚至向外扩展或深浸润,形成大溃疡,到医院做病理检查后进行手术切除是常规的治疗方式[2]。本文旨在探讨咪喹莫特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仪(ALA-PDT)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 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5 ~79 岁,平均(72.2±1.2)岁;早期24 例,晚期6 例;结节溃疡型4 例,浅表型8 例,硬化型10例,色素型8 例;病程1 ~4 年,平均(2.23±0.51)年。对照组男16 例,女14例;年龄66 ~80 岁,平均(72.2±1.1)岁;早期25 例,晚期5 例;结节溃疡型5 例,浅表型9 例,硬化型9 例,色素型7 例;病程为1.5 ~4.5 年,平均(2.30±0.43)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皮肤基底细胞癌,按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的皮肤基底细胞癌(2020年)分期[3]进行分期;(2)基底细胞癌的类型分为结节溃疡型、浅表型、硬化型及色素型[4];(3)60 岁<年龄<85岁。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严重障碍;(2)精神和心理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认知功能障碍及语言表达受限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病变部位及周围皮肤表面,采用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ALA)(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18 g,国药准字H20070027)治疗,清洁患处并保持干燥后,将配制的20%盐酸氨酮戊酸溶液滴于棉球并覆盖于肿瘤部位及其周围正常皮肤表面0.5 cm,涂抹均匀,并采用塑料薄膜封包不小于3 h。整个敷药过程应处于避光环境中,敷药后患处避免强光直射。再使用艾拉光动力治疗仪(ALAPDT)进行辅助治疗,1 次/周,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ALA-PDT 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 g/盒,国药准字H20030128)治疗,在ALA-PDT 治疗1周后涂抹在皮肤病变部位和周围皮肤,每周1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1)免疫功能:在治疗前、治疗1、2、3个月时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4+/CD8+水平。(2)创面美容效果:优为无明显结节和硬化,无色素沉淀或残留暂时性轻度色素沉淀;良为无明显结节和硬化,残留暂时性中度色素沉淀;一般为原皮损处出现轻度或中度结节、硬化;差为广泛结节硬化。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3)临床疗效:完全缓解为病体特征瘤体完全消失,且无色素沉淀;部分缓解为病体特征及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有效为病体特征及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改善,病情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秩和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43<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出现下降,术后1、2 及3 个月后开始逐渐上升,观察组术后治疗1、2、3 个月时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34,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2.3 两组美容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55<0.05),见表3。

表3 两组美容情况比较 例(%)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创口灼烧疼痛及光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41>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基底细胞癌别名基底细胞上皮瘤,是一种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不仅高,而且每年还以3%~8%的速度增长,应高度重视[4]。基底细胞癌起初为蜡质光泽的结节,中心凹陷,可逐渐发展为溃疡灶[5]。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基底细胞癌的分型众多,超声表现各异[6-7]。在临床治疗上,首先建议选择根治性的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再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ALA-PDT主要是由光敏剂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单态氧的物质,然后进行一个ROS 杀伤反应,针对这个靶器官或者靶组织进行靶向性的特异性杀伤光动力学疗法。其具有高效、快捷及耐受性好的特点,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ALA-PDT 在外科学、皮肤学及妇科领域中的临床效果[8]。ALA-PDT 治疗基底细胞癌已成为医学美容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有研究表明术后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影响创面的愈合,需结合相关药物进行同步治疗。咪喹莫特是一种咪唑喹啉胺类化合物,属于小分子免疫调节剂,通过局部诱发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从而产生免疫调节和间接的抗病毒作用,被广泛使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及低危型、高危型HPV 感染,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中多用于生殖器疣、皮肤基底细胞癌、原位鳞癌、光化性角化病及恶性雀斑样痣等疾病的治疗[9]。

由于患者手术后免疫功能降低,易形成感染,在一些创伤较大的手术中,很容易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各指标均不断上升,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均<0.05);此外,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美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咪喹莫特通过增强细胞新陈代谢,使糖原的含量、蛋白合成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加强细胞新生,同时也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0-11],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病灶周围细胞的进一步感染。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说明咪喹莫特联合ALA-PDT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相对安全。但本研究仍存在部分不足,如研究人群的年龄段受限及样本量较少等,对于该治疗方案的长期疗效及影响等方面仍需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