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捷,于国芳,李仲飞,祝苏青,李翔,谢江圳,刘海燕,陈茂盛

尿蛋白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主要症 状,由于肾小球的孔径及电荷屏障功能结构改变,加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导致大量蛋白从肾小球漏出,持续大量蛋白尿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引起低蛋白血症,诱发感染、深静脉血栓、急性肾小管坏死、心功能衰竭及高脂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肾脏损伤加重还可以引起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下降,导致骨代谢异常[1]。电解质紊乱、低钙高磷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持续的尿蛋白可以使患者尿中蛋白结合钙大量丢失、肾脏分泌1-羟化酶的功能下降,导致肠道Ca2+吸收入血障碍,粪便钙丢失增加[2]。慢性肾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血清Ca2+水平、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均可导致骨标志物检测异常和代谢性骨病的发生。本研究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24h蛋白尿水平与血清骨标志物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46例。均符合:(1)慢性肾脏病标准[3];(2)年龄20~80岁;(3)未使用免疫或糖皮质激素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1)其他原因导致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者;(2)近期服用药物导致骨生化指标变化者;(3)有3年内骨折病史或骨质疏松家族史者。根据24 h蛋白尿水平将患者分成A组(24 h蛋白尿<3.5 g)和B组(24 h蛋白尿≥3.5 g),各23例。A组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7±13.0)岁。B组男19例,女4例;平均年龄(51.9±10.1)岁。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4 h蛋白尿<150 mg)23例,为C组,其中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50.4±14.1)岁。3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空腹血清标本经低速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5 min后上机检测,清蛋白(ALB)、Ca2+指标选用罗氏C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化验;骨标志物检测采用罗氏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及相应的免疫试剂盒,指标包括25(OH)D、iPTH、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胶原降解产物(-CTX)及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每位研究对象按标准留取24 h小便,记录小便量,搅拌混匀后选取少量标本检测24 h蛋白尿,采用罗氏C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测定。采用法国Medilink MEDIX90双能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生化指标比较 3组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C组(均P<0.05)。3组血清C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ALB、Ca2+比较

2.2 3组骨志物指标及BMD比较 3组25(OH)D、iPTH、tPINP、-CTX及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25(OH)D水平:B组<A组<C组(均P<0.05);tPINP、-CTX水平:C组<A组<B组(均P<0.05)。B组iPTH高于A组和C组(均P<0.05),A组和B组BMD均低于C组(均P<0.05)。3组N-MI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骨生化指标及BMD比较

3 讨论

蛋白尿作为慢性肾脏病的病理产物,会加重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本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尿蛋白的大量流失,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a2+浓度与蛋白尿数值变化无明显关联,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双能X线吸收方法(DXA)测定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BMD测定水平与骨折风险程度密切相关,骨量减少的人群易发生脆性骨折[4]。本研究蛋白尿组BMD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蛋白尿流失可能是引起BMD下降的原因。

蛋白尿可引起骨标志物的异常改变。肾小球孔径屏障功能异常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引起维生素D结合蛋白丢失增多,导致骨代谢转化紊乱,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状态下肿胀、脂肪变性、基膜断裂坏死,肾间质充血水肿又影响1-羟化酶活性,均可导致血清25(OH)D的减少[5]。本研究显示随着蛋白尿增多,血清25(OH)D水平明显下降,这说明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PTH增高见于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本研究B组iPTH高于A组和C组(均P<0.05),这提示尿蛋白流失可能是其中原因。tPINP是反映骨胶原合成的重要标志[6]。本研究中3组tPI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A组<B组(均P<0.05)。血清-CTX升高提示骨吸收增加,骨质流失。本研究显示3组-CT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A组<B组(均P<0.05)。这说明随着蛋白尿的大量流失,骨吸收增加,骨质流失[7-8]。骨钙素维持骨的矿化速度。本研究3组N-MI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宜尽早检查BMD及检测骨标志物水平,在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中,需注意防治骨质疏松症形成。因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结论容易出现偏移,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实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