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林,杜胜冰,王智豪,钱少杰

臂丛神经阻滞可为人体上肢及肩部手术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1],肌间沟入路是其最常用路径[2]。采用平卧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时,常因进针角度过低导致阻滞效果不佳或阻滞失败,临床上常采用垫高患者术侧肩部或侧卧位等方法改变进针角度,但给患者带来不适体验。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穿刺针的形状(弧形针)可以便于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操作[3-4],但弧形针因人体解剖结构差异无法设置标准弧度,故不能临床普及。本研究观察钝角弯针在ISBPB 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 年9 月至2022 年3 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上肢手术并采用ISBPB的患者116 例,纳入标准:(1)拟实施手掌、腕、前臂及上臂手术的患者;(2)ASA 分级Ⅰ~Ⅱ级;(3)年龄18 ~80岁;(4)体质量指数(BMI)18~25kg/m2;(5)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及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者;(3)局部麻醉药过敏和近期持续服止痛药者;(4)不愿配合或有意识障碍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LZYY202101)。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8 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钝角弯针行ISBPB,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直针行ISBPB。

1.2 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前,确保静脉通路通畅,应用标准心电监护,吸氧(2 L/min),并根据需要予咪达唑仑镇静。两组穿刺操作均由同一熟练操作者完成。

患者取平卧位,头略偏向健侧。超声探头置于颈部中央环状软骨水平,由内向外水平移动探头,清晰定位患侧臂丛。采用平面内外侧入路技术进行穿刺。穿刺点消毒,并用1%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钝角弯针(观察组)或直针(对照组)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至皮下调整针向。调整超声探头角度清晰显示针影,缓缓进针,当针尖进入肌间沟内、靠近臂丛处,回抽无血、无气,于臂丛周围缓慢推注局部麻醉药物(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15 ml)。

观察组穿刺针规格:一次性使用7 号无菌神经阻滞穿刺针,外径0.7 mm,长度80 mm。钝角弯针:麻醉操作前距针栓侧1cm 折成150°的钝角,见图1。操作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针管并检验是否通畅。

图1 钝角弯针示意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操作总时间、臂丛神经识别时间、针影可视化难度(容易、中等及困难)、重新定位穿刺次数、针向调整次数、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完全、部分及失败)及术中疼痛程度评分(VRS 评分)。记录两组术后48 h 内并发症情况,如出血、血肿、感染和神经病变等。

操作总时间:穿刺针接触皮肤开始至完成注药后穿刺针离开皮肤时间。臂丛神经识别时间:从第一次针接触皮肤至针尖准确定位臂丛神经的时间间隔。重新定位穿刺:改变穿刺点重新定位穿刺。针向调整:针后退大于10 mm,再次向前进针。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完全,注药后30 min 内皮肤完全失去针刺感(桡侧、正中及尺侧);部分阻滞,30 min 后阻滞不充分,需添加静脉镇痛药完成手术;阻滞失败,30 min 后阻滞无效,需全身麻醉完成手术。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9.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比、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臂丛距皮肤深度(D)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术中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操作总时间和臂丛神经识别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针影可视化优于对照组,且针重新定位次数及针调整方向次数低于观察组(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操作总时间和臂丛神经识别时间比较

2.3 阻滞效果比较 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好于对照组,术中VR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两组均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及神经损伤。

表3 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术中VRS 评分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操作总时间和臂丛识别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针影可视化难度、针重穿次数和针向调整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这提示钝角弯针行ISBPB 时操作难度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有:(1)从颈部臂丛神经解剖看,研究表明平卧位无超声引导的ISBPB 最佳进针角度约为60°(针与矢状面的角度)[5]。有证据显示超声下后路进针,最佳进针角度约为27°(针与矢状面的角度)[6]。因此针尾抬高约30°可以平衡进针角度过低,更符合操作习惯。(2)直针由于进针角度限制,穿刺针在操作过程常偏离超声显像范围,导致显影不全[7],因此导致操作时间和穿刺次数增加。

有学者为解决进针角度的问题,设计弧形弯针进行穿刺[8]。(1)曲率设计降低了穿刺针的有效长度。与直针相比,为达同一平面的臂丛位置,弧形弯针针尖必须达平面下更深的位置然后向上达到目标位置。穿刺针位置越深显影越差,并且有穿破肺脏造成气胸或误入椎管内损伤脊髓可能,增加了穿刺风险[9]。一般成人臂丛距皮肤的最短距离为1.55 cm[10],常用臂丛神经阻滞超声探头长轴半径约4 cm,依据毕达哥拉斯定理,皮肤穿刺点距臂丛距离约为4.29 cm。本研究采用8 cm 穿刺针,距尾部1 cm 处形成钝角,余下7 cm 直针长度足以完成穿刺。(2)弧形弯针曲率设计不适合所有患者。以常用7 号8 cm 穿刺针为例,若针曲率较大(形状类似外科缝合圆针)则不利于针在组织中前进,甚至贯穿皮肤。因此,改变针弧度并不是最优选。(3)操作过程方便与否直接影响阻滞效果,钝角弯针从操作时间和难度都优于直针,故钝角弯针法阻滞效果也更加完善。但术后感染、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及神经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提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性大[11]。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