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严,左凤林,冉 波,向燕卿,钟响玲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404120)

建构主义指导下校内护理实训学习环境设计*

谭 严,左凤林△,冉 波,向燕卿,钟响玲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404120)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真正影响学习的不一定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精髓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因此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4个部分[1]。校内护理实训是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学习环境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护理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对护理概念的理解,师生在护理实训环境中能够以实践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方式通过协作、交流学习护理技能。而环境中通过物理的、组织的、社会文化的因素呈现的真实任务情境是支撑有意义学习的重要保障。

1 创设真实的护理工作任务情境

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能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2]。真实的任务情境要求实训基地所呈现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情境与知识技能被应用的实际情况相统一。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1.1 实训模块设计源于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由学校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调研,通过医疗专家、临床护理专家论证确定了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17项,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获取标准,形成实训课程中一系列系统化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这些学习任务反映了毕业后护理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将学习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以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构建,分为三大功能区,即护理基本技能实训区、护理专科技能实训区和模拟病区。护理基本技能实训区按照入院、住院、出院流程进行实训室设置;护理专科技能实训区按照临床内、外、妇、儿分科进行实训室设置;模拟病区完全按照医院环境进行设计,配备有护士站、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等,病室内陈设与临床一致。每个功能区均能完成单项工作任务训练、综合工作任务训练和任务完成质量测评功能。

1.2 运用高仿真模拟患者建立工作任务情境资源库 在护理实训功能区,按任务要求分别摆放着带有电脑技术驱动的高仿真患者,包括不同性别的老人、中年人、儿童。这些高仿真模拟人具有真实的皮肤质感,胸腔和腹腔装有精密的仪器设备,通过电脑程序参数的设置,其颈部、四肢等动脉处能触及到脉搏,可以看到明显的胸部起伏,真实地再现人体病理生理特征。并具有病例编辑平台,操作者可开发病例程序,建立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病例和救治场景的综合模拟工作任务情境。

1.3 模拟病区管理实行病房式管理 模拟病区是护生从学校过渡到临床的重要中间场所,对模拟病区实行病房式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医院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将临床职业环境中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按要求悬挂于相应模拟办公室或模拟病区内。包括护理交接班制度、护士值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房制度、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等。病区实验指导老师任护理部主任,每班选护士长1名,护士若干。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排班,负责病房的全面管理工作,当班护士履行相应护理职责。班级进行轮流管理,由实验指导老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2 以学习者为中心,搭建“协作交流”平台

“协作交流”是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协作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协商的意识。学习者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因此校内护理实训学习环境必须为满足学生“协作交流”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

2.1 学习者分析是前提 在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积极建构意义,“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建构主义最鲜明的特征[4]。在实训基地的设计中,建设小组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学习者的特点与学习需要。进入校内护理实训中心学习的护生主要为二年级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对护理工作的基本认识;那些学习目标明确、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自主性强,有协商意识;大多数护生对借助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进行的学习更感兴趣;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中她们对实践操作更加积极,更注重实践技能的获得。

2.2 “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设计是关键 教室是护生开展协作交流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何顺应学生特点,提高学习积极性,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驾齐驱,使师生间交流协作更为有效方便,教室设计是关键。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护理实训基地全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使老师教的、学生学的与临床护理工作一致,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实际任务,将理论学习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并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协作、技能展示与成果汇报等活动。

一体化教室设计包括三部分:(1)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引入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除了有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投影仪、电动屏幕、视频展示台、音响设备等传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外,结合护理技能学习的需要,增加了摄像头与视频监视处理系统,师生可进行视频实时采集回放保存,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记录,帮助师生深入分析讨论学习过程;(2)可移动式的教室桌椅。能把教室按需要排列成“论坛模式”或“会议室模式”等各种模式,满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方便地进行讨论;(3)技能演示区。位置在投影屏幕侧前方,表演区摆放有完整的护理床单元,空间比较大,学生可充分进行展示。

2.3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支持 确保学习某一主题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是进行内部协商与外部协商的重要支持。护理实训基地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建立信息资源库:(1)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高仿真模拟患者配备的计算机存储有与护理情境有关的各种案例、操作评分标准等,护生在护理模拟患者时可产生相对应的护理效果;实训室按照学习任务配备有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网络交互式综合护理技能训练教学系统,图文、声像、动画、视频形象逼真,以触摸屏作为学习的终端,全天候向学生开放;网络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资源查找、协作交流的平台,培养获取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2)通过纸质资料。提供护理专业各学科及相关学科图书、声像资料、光盘、杂志资料、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

3 护生进行意义建构的策略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1]。护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过程中完成建构意义是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护理实践的性质、规律以及护理实践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3.1 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有助于意义建构 护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深切的爱人之心,所以护理实训学习环境给予学习者的不仅仅是生动形象的知识,更需将护理文化、护理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环境中去。利用实训基地走廊条件,建设“护理人文走廊”,采用灯具、壁画、壁橱和板报等形式,展示南丁格尔誓言、优秀护士先进事迹、护理礼仪图片、护理服务规范等,向学生传播“爱”的理念,使其体会到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认识到护理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从而产生成为白衣天使的信念。

3.2 学生参与基地设计改进工作促进主动地建构意义 在基地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充分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并组织学生代表与行业专家、护理教育专家一起商讨改进方案,使学生参与基地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材料的交互作用,让他们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有价值的,使学生理解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意义,以积极、建构、合作和反思的方式使用这些实训资源,完成学生基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对护理实训的理解和建构的过程,达成师生视界融合,推动护理工作意义的产生和学生个体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护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效果已得到专家的肯定[5]。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学习环境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建设与完善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观念的更新,不仅是硬件环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优化教育资源和改革教学过程,推进护理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果。本校将建设校内护理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实训的学习软件与网络资源还需不断更新完善,应能最新地、及时地、方便地帮助学生;实训室的共享性与开放性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与临床专家、教师、学生、行政部门等多方沟通协作需形成常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良性运转的护理实训学习环境。

[1]王祝华.工作情景导向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6):27-29.

[2]刘艳丽,林翠霞.建构主义理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15):17-19.

[3]黄海华.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互动解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3:100.

[4]任友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建构[J],教育科学,2002,18(4):40-42.

[5]刘蕾,郭宏,李青文,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12-414.

10.3969/j.issn.1671-8348.2011.24.036

B

1671-8348(2011)24-2474-03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职业教育专项规划课题(2008-ZJ-061)。△通迅作者,Tel:13635343331;E-mail:zfl001668@163.com。

2010-12-10

20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