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孟令建,韩爱民,王 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医院,江苏徐州 221002)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又名Bloch-Siemens综合征、Blochsulzberg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外胚层发育异常的X连锁显性遗传性皮肤疾病。该病呈特征性的皮肤改变,伴发眼、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等异常。目前已证实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Xq11(IP1)和Xq28(IP2)突变引起。近年研究表明,位于Xq28染色体的NF-kappa B essential modulator(NEMO)或称IKk基因突变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1],因此临床上多为女性患儿。作者将本院诊治的1例在母体胎膜早破情况下的新生儿IP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2 h,因“全身红斑伴水疱2 h”于2016年11月26日10:16入住本院新生儿科。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2 880 g,Apgar评分1 min 9分,5 min 10分,其母胎膜早破24 h,其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传染病接触史,否认疫区生活史,否认大疱病家族史。患儿自出生即有全身红斑伴水疱,发病以来无发热,水疱不易搓破,无尖叫、烦躁不安等,大小便未见异常。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反应尚可,全身红斑,并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黄豆-硬币大小薄壁水疱,疱液较浑浊偏脓性,余查体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患儿入院当日查白细胞为28×109/L,以中性为主,伴有嗜酸粒细胞增高;TORCH(T:弓形虫;R: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H:单纯疱疹病毒;O:其他病原体)、病毒全套、EB病毒、免疫系列及自身免疫系列检查均未见异常;疱液涂片、培养及血培养均未检出细菌、真菌。入院诊断为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上给予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支持。但治疗过程中患儿红斑及疱疹反复,且有加重倾向,请皮肤科会诊考虑感染引起可能性大,过敏亦需考虑,建议停用可疑药物哌拉西林,并予维生素E软膏及洁悠神外用对症治疗。调整抗生素为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复查血象呈进行性下降,并恢复正常,出院时患儿疱疹痂皮脱落,皮肤呈苔藓样改变,伴有色素沉着(图1),确诊为新生儿IP。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脑内多发损伤伴软化灶(图2)。床旁眼底筛查报告显示右眼底弥漫深层网膜下出血斑,左眼底少量出血斑。清醒脑电图示脑电功率δ功率增高改变。运动评估结果提示单调性全身运动(PR),考虑自发性全身运动轻度异常,臂、腿、颈和躯干的运动顺序单调。

图2 患儿脑MRI的T1WI (A)及T2WI(B)轴面

2 讨 论

IP是一种罕见的外胚层发育异常的X连锁显性遗传性皮肤疾病。该病呈特征性的皮肤改变,伴发眼、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等异常。该病例初期的临床表现与新生儿脓疱疮极为类似[1],最初被误诊为新生儿脓疱疮。

一般情况下,当女婴有红斑、水疱呈线状排列,或水疱与疣状皮损一起出现时,即可诊断为IP,若有特征性的色素沉着斑更易诊断。IP患者在新生儿期发病的占60%~85%,约50%以上病例在宫内或出生时就会出现皮肤损害。特征性皮疹是新生儿IP的主要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4期[2]:第1期即红斑水疱期,多发生于出出生时或生后2周内,红斑、丘疹、水疱呈不规则线状排列,最初在四肢,以后可累及躯干,历时数周至数月,疱液无细菌,有大量嗜酸粒细胞。第2期即疣状增生期,常发生于生后2~6周,约有2/3的患儿由水疱期转入此期,皮肤呈赘疣状或苔藓样改变,皮损一般在1岁左右消失,偶有持续数年者。第3期即色素沉着期,多发生于出生后12~26周,此期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可见有广泛播散,如涡轮状、泼墨样或大理石样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形成奇特图形是本病特征性改变,可持续多年,然后消退。第4期即色素脱失期,从16周到整个儿童期。皮肤的各期损害常交叉出现,尽管有些病例未必有水疱和疣状损害,但线状或涡轮状的色素沉着却必然会出现。特征性皮疹是新生儿IP主要的临床诊断依据,皮肤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和NEMO基因检测对诊断不典型的新生儿IP十分重要[2]。本例患儿出生时胎膜早破时间较长,皮肤红斑伴水疱,入院时查血象极高,这些病征指向新生儿脓疱疮,故入院时诊断为该病。在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发现临床上皮损并无明显好转。在确诊为新生儿IP后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得到好转,作者回顾该病例,本例患儿入院时即处于红斑水疱期,1~2周皮肤疱疹结痂、蜕皮,呈苔藓样,并伴有色素沉着,这表明皮损已进入第2期疣状增生期。

此外,本病常伴有皮肤外脏器损害(占50%以上),如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癫痫、痉挛性麻痹、智力低下等)、眼睛(失明、斜视、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剥离)、牙齿(缺齿、牙阻生、出牙迟缓、牙冠畸形等)、头发(不同程度脱发、瘢痕形成)和指甲(偶尔萎缩)等损害[3],极少数患儿伴有免疫缺陷、紊乱[4-5]。临床研究显示IP的远期预后取决于皮肤外其他系统受累情况,尤其是神经系统和眼部[6]。本例患儿头颅MRI显示颅脑损伤存在,且眼底筛查有出血斑,病程中有抽搐发作,预后较差。

目前,对于本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在炎性疱疹期强调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干燥,并长期随访、监测,如有其他器官异常及时治疗,阻断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本文这例新生儿IP患儿,由于其母体胎膜早破,最初被误诊为新生儿脓疱疮。因此,在具有围产期感染因素存在时,应尤其注意本病与新生儿脓疱疮的鉴别诊断,由此提高确诊率。

[1]王文岭.误诊为脓疱疮的新生儿色素失禁症1例[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393-394.

[2]郑侠,刘红.新生儿期色素失禁症1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0):1576-1578.

[3]BERLIN A L,PALLER A S,CHAN L S.Incontinentia pigmenti:a review and update on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athophysiology[J].J Am Acad Dermatol,2002,47(2):169-187.

[4]王红兵.新生儿色素失禁症2例[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4):349-350.

[5]ALIKHAN A,LEE A D,SWING D,et al.Vaccination as a probable cause of incontinentia pigmenti reactivation[J].Pediatr Dermatol,2010,27(1):62-64.

[6]陈茂琼,陈晓霞.新生儿色素失禁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2):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