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兵,刘 娟,李 硕,高晓峰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临床电生理科 053000)

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 000万患者因心源性猝死而死亡,约占所有猝死患者的8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多数病因是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所致的心室颤动[1-2]。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干或分支的突然闭塞或痉挛,易引起心室颤动而猝死[3]。虽然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在短时间内对心肌造成严重损伤,但仍然处于可逆阶段,因此,早期诊断对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其将门诊、病房、分院、急诊室、救护车及联网社区的心电图集中传送至会诊医院统一的信息化心电图处理平台,对心电图进行分析、传送、共享及数字化储存,是提高心电图诊断能力的理想方法[4]。自2014年12月起,本院通过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对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化早期诊断,解决传统心电图检出率低和检测不及时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疑似超早期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30~82岁,平均(60.42±9.86)岁,患病时间0~8 h,平均时间(4.70±1.50)h。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均需经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具体标准为[5]:(1)有胸闷气短的临床表现;(2)T波显着高尖;(3)ST段抬高与T波融合;(4)对应面ST-T压低;(5)心肌酶、肌钙蛋白阳性。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除心肌梗死外其他类型心脏疾病者;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常规床旁心电图(A法) 单道心电图机FX-7000购自北京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心电图采集盒及配套系统购自上海华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患者取平卧位,采用国际标准放置心电图各导联的位置,心电图机记录的基本参数为走纸速度25 mm/s,增益0.1 mm/mV。

1.2.2心电网络信息系统(B法) 系统由以下5部分组成,(1)信息服务器部分:储存、传输与发布所有心电数据,该服务器长期存储心电数据,并与医院的放射学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响信息系统(PACS)、电子病历(EMR)、体检等系统连接,实现全院医生调阅和共享资料;(2)医生工作站:医生出心电图医嘱并通过HIS自动传输到护士工作站,医生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取患者的心电信息,实时打印心电报告,并可与以往检测结果进行对比;(3)护士工作站:医生出心电图检查医嘱后,护士工作站自动生成心电图申请单,护士确认收费后自动生成检查列表,系统会根据所有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状态分为待检、已检查和已完成;(4)心电图检查工作站:数字式心电图机自带有检查软件,具备心电图采集、存储、回放与传输功能;(5)报告工作站:报告工作站具备专业的心电图自动处理分析功能,并支持数据到达即时提醒功能。每一个连接入网络系统的心电设备,检测的心电数据均会直接显示在报告工作站上,一旦有未经报告的新患者心电图数据上传,报告工作站自动弹出提示窗口并发出声音,心电图室医生对所有上传的心电图数据进行诊断、审核,系统自动发送图文一体的电子诊断报告,送检的临床医师可在本科室的医生工作站直接调阅报告。具体流程见图1。

1.2.3心肌酶检测 采集肘静脉血5 mL,采用雅培i1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及肌红蛋白。

图1 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检查流程

2 结 果

2.1两种方式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检查报告时间和就诊收费的比较 经心电图结合心肌酶检查证实114例疑似患者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100例,发生率为87.71%(100/114)。B法诊断检查报告时间和就诊收费均低于A法(均P=0.000),见表1。

2.2两种方式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效能比较 B法诊断为超急性期心肌梗死者101例,其中95例与最终诊断相符,A法诊断为超急性期心肌梗死者86例,其中81例与最终诊断相符,B法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法(P<0.05或P<0.01)。进一步绘制ROC曲线计算AUC发现,B法AUC高于A法,见表2、图2。

2.3两种方式诊断2 h内ST段抬高的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效能比较 在100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中,2 h内ST段抬高患者占44.00%(44/100)。B法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法(P<0.05或P<0.01),且AUC亦高于A法。见表3、图3。

表1 两种方式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检查报告时间和就诊收费的比较±s)

表2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效能比较(%)

表3 两种方式诊断2 h内ST段抬高的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效能比较(%)

A:A法,AUC=0.706;B:B法,AUC=0.761

图2两种检测方式AUC最大面积的比较

A:A法,AUC=0.719;B:B法,AUC=0.827

图3两种检测方式AUC最大面积的比较

3 讨 论

在我国,心电检查作为医院最常规的检查之一,已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及技术的更新应用日趋广泛,其不仅可用来做常规的诊断,还可以发现患者早期的不良反应,为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救治提供帮助。站在互联网+时代的十字路口,原有的心电图检查信息模式已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影响了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来实现数字化和临床移动网络化心电图检查信息系统势在必行[6]。心脏疾病发病时多具有较大的突发性,早期快速诊断,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对患者的救治及预后影响较大。研究显示,与传统心电检查流程相比,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检查流程进行了优化,可节省约83%的时间,报告输出周期从15~49 min降至4~7 min[7]。本研究发现,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检查报告时间和就诊收费均低于传统床旁心电图(均P=0.000),提示与传统床旁心电图检查相比,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可以降低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检测报告时间和就诊费用。心电网络信息系统通过流程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工作模式,只需点击传输,通过网络快速将心电图传输到心电图室,心电图医生几秒内接收后,快速诊断并发回报告,不必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临床医生可在科内电脑上实时浏览图文一体的心电诊断结果,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更加及时,为患者争得了宝贵的抢救和治疗时间[8-9]。

临床上超急性期心肌梗死通常在冠状动脉闭塞后的10 min之内表现,因为持续时间短,缺少典型的临床特征而容易被忽视,心电图检出率低[10-11]。本研究发现,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传统床旁心电图(χ2=9.280、5.004、17.351,P=0.004、0.033、0.000),且AUC高于传统床旁心电图。谢金玉等[12]研究发现,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多见于急性心梗发生的2 h以内,特征性改变为T波宽大、高耸及ST段抬高。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两种诊断方式对2 h内ST段抬高的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发现,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灵敏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传统床旁心电图(χ2=10.159、5.944、6.152,P=0.002、0.020、0.018),且AUC高于传统床旁心电图,提示与传统床旁心电图检查相比,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可以提高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和2 h内ST段抬高的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多数心肌梗死患者既往都做过心电方面的检测,心电网络信息能永久保存心电图数据,建立心电数据库,对于相同患者的心电数据,该系统可以自动与既往心电图进行分析比对,可同屏显示患者当前、前一份和最早的心电图,并在报告中显示出波形的变化和结论。另外,该系统中测量值均由仪器直接测量,避免了手动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精确率。

综上所述,与传统床旁心电图检查相比,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简化了心电检查流程,降低了检测报告时间和就诊费用,为患者的诊治提供更多的时间,并且提高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和2 h内ST段抬高的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较好地解决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检出率低的问题,并快速实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