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员志,张红梅,赵 培,李俊玲

(1.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郑州 450000;2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郑州 450000;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郑州 450000)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1],且患者术后化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现象较为普遍[2- 3]。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辅助化疗期间,未绝经的妇女有85.6%出现体质量增加,绝经后的妇女有72.6%出现体质量增加[4]。体质量的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形象,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与术后转移、复发、死亡的风险呈正相关,给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带来不良影响[5- 7]。在健康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血糖血脂异常[8- 9],而血脂、血糖的改变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但是受化疗药物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与血脂、血糖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并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收集了化疗期间患者的血脂、血糖及体质量,旨在探讨化疗期间体质量、血脂、血糖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体质量增加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康复期的临床干预和指导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在河南省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外科选取接受手术治疗和辅助化疗的患者237例。纳入标准:(1)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10]诊断为乳腺癌,并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切除术的患者;(2)术后进行8个疗程辅助化疗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2)化疗期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所有调查资料的获取均取得患者同意,且所有资料仅用于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方法 数据来源于两家三甲医院乳腺科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姓名、年龄、身高、结婚年龄、流产史等;(2)疾病相关资料: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式、化疗期间体质量、血脂、血糖等。其中体质量测量方法为患者于清晨空腹测量,血脂、血糖水平均为晨起空腹采血的送检结果。

2 结 果

2.1患者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237例患者年龄29~67岁,平均(47.69±18.36)岁;身高150~170 cm,平均(160.00±5.87)cm;结婚年龄17~30岁,平均(23.62±3.53)岁;化疗周期均为8个周期,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n=237,n(%)]

A:阿霉素;C:环磷酰胺;E:表阿霉素;F:氟尿嘧啶;T:多西他赛

表2 化疗前后体质量、血脂及血糖水平比较

续表2 化疗前后体质量、血脂及血糖水平比较

表3 各体质量变化组化疗前后血脂、血糖水平比较

a:P<0.05,与体质量维持组比较;b:P<0.05,与体质量增加组比较

表4 体质量变化与血脂血糖变化的相关分析

a:置信度(双侧)为0.01

2.2化疗前后体质量、血脂及血糖水平比较 化疗后,患者体质量、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均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化疗期间体质量变化分类 化疗期间体质量变化范围为-3~13 kg。基于化疗期间体质量变化占基础体质量的百分比,将体质量变化划分为4类:(1)体质量减少组,体质量降低大于化疗前体质量的5%;(2)体质量维持组,体质量变化占化疗前体质量的-5%~5%;(3)体质量增加组,体质量增加占化疗前体质量的5%~10%;(4)体质量显着增加组,体质量增加大于基础体质量的10%。本研究共调查患者237例,无一例患者体质量减少,体质量维持组95例(40.1%),体质量增加组94例(39.7%),体质量显着增加组48例(20.2%),体质量增加的患者共占59.9%(142/237)。

2.4各体质量变化组化疗前后血脂、血糖水平比较 根据化疗后患者体质量变化分类进行分层分析,观察各分组化疗前后血脂、血糖水平。在方差齐性检验后,方差齐的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使用LSD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的指标采用K- W秩和检验,进行个案排序后使用Bonferroni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化疗前,各体质量变化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各体质量变化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60,P=0.049;F=4.911,P=0.027;F=29.458,P<0.001),见表3。

2.5体质量变化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经正态分布检验,化疗前后体质量变化、血糖变化、血脂变化均不符合正态分布,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变化与血糖变化呈正相关(r=0.445,P<0.001),与总胆固醇变化、三酰甘油变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4。

3 讨 论

体质量增加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期间潜在的问题,本研究纳入的237例患者,体质量变化范围为-3~13 kg,体质量增加的患者占59.9%,其中显着增加占20.2%,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类似[4- 5,11]。化疗期间出现体质量增加的原因主要为肿瘤相关的治疗、体力活动减少、膳食摄入量过多等。来自妇女健康饮食与生活研究组织(WHEL)针对1 116例乳腺癌患者的调查显示,体力活动不足和能量摄入过高是乳腺癌患者术后体质量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1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10]也指出,饮食过剩是乳腺癌患者康复期体质量增加的原因之一[10]。分析原因,由于乳腺癌为非消化道肿瘤,与消化道肿瘤患者相比,抗癌药物对患者消化道的影响较小;同时,由于担心术后营养不良和化疗期白细胞的维持,患者经常会营养补充过多,造成饮食过剩;此外,由于癌因性疲乏、心理压力及术后肢体活动受限等原因导致康复期体力活动减少。

在本研究中,患者化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水平均高于化疗前,这与DIELI- CONWRIGHT等[13]的研究结果类似。研究证明,血脂代谢异常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胆固醇代谢产生的类雌激素分子会促进乳腺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4]。而高脂血症是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15- 16]。本研究进行分层分析后得出,不同体质量变化分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明显差异,但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变化与体质量变化并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化疗后,体质量显着增加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体质量增加组与体质量维持组,且血糖变化与体质量变化呈正相关(r=0.445,P<0.001)。在以往关于乳腺癌辅助治疗期间血糖水平的研究中,化疗药物会对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影响[17]。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体质量增加或许是影响化疗期间血糖水平的原因之一。血糖监测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血糖的异常会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18- 19],糖耐量受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可以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20]。这可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目前,在乳腺癌术后的化疗中,临床观测患者体质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工作人员在观测术后化疗期体质量变化的同时要注意其血糖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体质量增加的患者,应着重观察血糖的变化。

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医院的病例资料只记录了患者化疗期间的体质量,并未获取其体成分的变化,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增加该部分数据的测量和收集,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探寻影响预后的因素,并经过干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