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连菊,蔡 乐△,赵 一,2,崔文龙,左春梅,刘 岚,李锦波,莫 怡

(1.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650500;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650032)

高血压是心脏病、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据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9.2%的成年人患高血压[2]。我国平均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 000万[3],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我国肥胖问题凸显,已成为肥胖患者最多的国家,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通过监控人群中肥胖流行状况进行肥胖和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是经济、有效的方法。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不同民族的遗传背景、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有很大的不同,其肥胖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分别以云南省永胜县、玉龙县、德宏州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的独有少数民族傈僳族、纳西族和傣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少数民族居民肥胖、中心性肥胖和高血压的流行现状,探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旨在为今后少数民族慢性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云南省永胜县、玉龙县、德宏州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常住傈僳族、纳西族和傣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昆明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2036),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首先从云南省傈僳族、纳西族和傣族3个独有少数民族居民典型居住区域各抽取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分别为永胜县、玉龙县和德宏州;然后将抽取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县)按经济水平划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从3个等级中分别抽取1个乡镇,共抽取9个乡镇;再采用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在抽中的每个乡中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最后在抽中的行政村中随机抽取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的常住少数民族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1.3 现场调查

1.3.1问卷调查

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一对一的面访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饮食习惯(包括是否高盐、高脂饮食及吃腌制品,一日三餐是否按时吃)、吸烟、饮酒、高血压患病情况、既往史等。共发出问卷4 350份,回收有效问卷4 189份,问卷有效率为96.3%。

1.3.2体格检查

由经严格培训的调查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

1.4 诊断标准

1.4.1高血压

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 mm Hg或既往确诊为高血压或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血压已低于上述标准者[4]。

1.4.2肥胖和中心性肥胖

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8.0 kg/m2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0 cm、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0.0 cm为中心性肥胖。

1.4.3吸烟

到调查进行前吸烟超过100支,且过去30 d内有吸烟行为者[5]。

1.4.4饮酒

1年中有12 d以上饮酒者。

1.4.5高盐饮食

每天钠盐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6 g/d。

1.4.6高脂饮食

进食油腻或脂肪高食物每周大于或等于3次。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4 189名研究对象中男 2 018人(48.2%),女2 171人(51.8%);年龄34~95岁,平均(53.1±12.5)岁。永胜县傈僳族1 366人,其中男675人(49.4%),女691人(50.6%);玉龙县纳西族1 426人,其中男657人(46.1%),女769人(53.9%);德宏州傣族1 397人,其中男686人(49.1%),女711人(50.9%)。3个民族研究对象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少数民族居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

居民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以德宏州傣族最高,永胜县傈僳族居民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傣族女性居民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3个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是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少数民族居民肥胖与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比较(%)

2.3 不同少数民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

德宏州傣族和玉龙县纳西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永胜县傈僳族,傣族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傈僳族、纳西族和傣族肥胖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肥胖居民,中心性肥胖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中心性肥胖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云南省不同少数民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2.4 独有少数民族居民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均为不同少数民族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即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见表3。

表3 独有少数民族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续表3 独有少数民族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玉龙县纳西族和德宏州傣族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2012年我国平均水平(肥胖率为11.8%、中心性肥胖率为25.7%)[6],提示应加强对这2个民族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本研究3个独有少数民族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以德宏州傣族最高、永胜县傈僳族最低,原因可能是傣族居民的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较高[7],而高脂饮食是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8]。此外,本研究纳入的傈僳族主要集中在永胜县贫困偏远山区,可能也是傈僳族肥胖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傈僳族、纳西族、傣族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远高于肥胖率,与李晶等[9]研究结果一致。而相关研究表明,与普通肥胖患者比较,中心性肥胖者具有更高的中风或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10-11]。提示应重点关注中心性肥胖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本研究还发现,傈僳族、纳西族、傣族女性居民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男性,与曹丰等[12]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可能是少数居民聚集地常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男性需从事大部分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而女性主要承担家务劳动,劳动量及体力活动量均较小;另一方面可能是女性自身的性激素分泌变化导致体内脂肪较男性更易于堆积[13]。提示应根据不同少数民族性别差异采取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同时减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德宏州傣族高血压患病率(53.2%)明显高于2018年我国成人高血压平均水平(27.9%)[14]和西双版纳州傣族高血压平均水平(41.7%)[15],且本研究德宏州傣族和玉龙县纳西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永胜县傈僳族,与黄永寿等[16]研究结果相似,与本研究不同民族间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布一致。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相同民族或同一地区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各地居民不同居住环境、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有关[17]。提示应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特点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傣族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男性,而肥胖率高于男性,具体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少数民族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均较高,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18-19]。可能是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者分泌了更多的瘦素和血管紧张素Ⅱ,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血管内皮系统的相关细胞因子过度表达等[20],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应加强人群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预防和管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