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彦



深入落实标准化改革政策 稳步推进标准修订工作
——全国电动自行车分标委年会在广州增城召开

文/林 彦

2016年5月20日,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自行车分技术委员会2015-2016年度工作会议在广州增城召开。本次会议由分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EVT主办,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协办。中轻联处长王旭华、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主任余世光、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晓东、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孙巍、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黄镇泽、广东省电动车商会蓝世有秘书长、分标委委员、观察员及企业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分标委委员和委员代表24人,占全体委员人数的77%(委员总数31人)。年会由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晓东主持。

年会上,中轻联处长王旭华介绍了国家标准化体系改革最新政策以及轻工业联合会2015年标准化工作情况,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主任余世光介绍了2016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149/SC1“自行车及主要配件”分标委年会情况,介绍了中国方面在本次年会上做的工作。同时指出,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在以后标准讨论和审查时,在提出意见建议的同时,要有充分的依据,严谨对待标准制修订工作。

王旭华副主任则介绍了国家标准化体系改革最新政策以及轻工业联合会2015年标准化工作情况。截至2015年,轻工业行业标准数量达到了5368项,2015年完成标准327项,特别提到2015年立项标准数量262项,远低于2014年的300多项,说明随着国家标准化改革工作的展开,标准立项难度不断加大。

王旭华副主任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的相关政策:介绍了强制性及推荐性标准的整合精简工作,特别提到了目前为做好行业标准的维护工作,及时更新和淘汰落后标准,提高行业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正开展标龄5年以上2990项行业标准复审工作;详细讲解了国标委2016年4月刚发布的《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方案》;介绍了国标立项答辩的一些要求,指出国标立项答辩中,标准在标准体系的位置、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要求、标委会标准化工作完成情况都成为了评判的重要依据,标准管理工作将越来越严格,标准立项难度将加大。

大会随后讨论并通过了分标委2015年工作报告及2016年工作计划。接着参会全体委员一致通过了标委会观察员的调整提案,解聘了宁波兴隆车业有限公司卢柏民、深圳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雷裕东、浙江省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杭州)杨乾慧、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谢理兵、宁波中威机电有限公司朱勇、捷奥比电动车有限公司曾宪胜、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戴乃贤,增聘广东省电动车商会蓝世有、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黄镇泽、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翁文祥、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姚若亚、四川川奇机电有限公司陈宏、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朱萍为观察员。

大会还对2015-2016年度分标委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表彰了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先进单位,表彰了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的陈校校、青岛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单文超、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姚若亚为先进个人。

最后,为了更好的指导分标委十三五期间的标准化工作,年会就十三五期间电动自行车标准体系进行了研讨,新日、绿源、圣邦微电子、CEVT等企事业单位代表分别做了精彩演讲。新日以“抓好标准化建设促企业品牌提升”为题,认为标准化工作对企业帮助非常大。绿源的演讲题目为“锂电快速健康发展亟待解决两个问题——安全与环保”,认为锂电发展中安全与环保是两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演讲题目为“锂电池BMS应用、发展及几点思考”,对锂电池BMS的应用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最后CEVT的叶震涛高工介绍了CEVT在电动自行车十三五标准体系的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了ISOTC149/ SC1WG15讨论的ISO4210-10标准草案,并希望相关企业在2016年5月26日前提供意见建议,作为中国意见依据。

年会前审定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管理系统》两项行业标准,分标委委员和委员代表24人参加了审定。参会委员听取了起草组有关起草过程及主要技术内容等情况的报告,本着科学求实、认真负责的原则,对标准送审稿的内容进行了充分、认真细致的讨论和审查,对标准起草组起草的标准给予了高度认可,并一致通过了两项标准的审查。会后起草组将会按照审定会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标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

十三五期间,全国电动自行车分标委将深入研究并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政策,结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优化标准体系,培养优秀标准化人才,稳步推进各项标准修订工作。通过标准化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产业利益,改善民生。

(编辑:季晨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