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数学教案(优质8篇)

4上数学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2、理解移项的概念;

3、学会移项。

教学重点:

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及移项法则;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性质1来解释方程的变形。

教学准备:

1、投影仪、投影片。

2、天平称、若干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物体质量相同的若干个砝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上节课的想一想引入新课: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方程是等式,但必须含有未知数;

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它不一定是方程。

2、下面的一些式子是否为方程?这些方程又有何特点?

① 5x+6=9x

②3x+5

③7+5×3=22

④4x+3y=2

由学生小议后回答:①、④是方程。

分析这些方程得:

①等式两边都是一次式或等式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

②这些方程中有的含一个未知数,也有的含两个未知数。

我们先来研究最简单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一次方程:我们把等号两边是一次式、或等号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的方程叫做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方程可以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如上例的④。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口答)

① 2x+3=11②y2=16③x+y=2④3y-1=4y

6、什么叫方程的解?怎样解方程?

关键是把方程进行变形为x=?即求得方程的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点出课题)利用等式性质1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讲解新课:

1、 等式性质1:

出示天平称,在天平平衡的两边同时都添上或拿去质量相同的物体,天平仍保持平衡,指出:等式也有类似的情形。

强调关键词:"两边"、"都"、"同"、"等式"。

2、 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变形成x=?只要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即可。

注意: 解题格式。

例1 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两边都有含x的项,要解这个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项集中到一边,即可把方程变形成x=?

(解略)

解完后提问:如何检验方程时的计算有没有错误?(由学生回答)

只要把求得的解代替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检查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由一学生口头检验)

观察前面两个方程的求解过程:

x+2=5 5x=7+4x

x=5-2 5x-4x=7

思考:⑴把+2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把+4x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符号改变)

3、 移项:

从变形前后的两个方程可以看到,这种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我们把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注意:

①移项要变号;

②移项的实质: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

例2 解方程:3x+4=2x+7

解:移项,得3x-2x=7-4,

合并同类项,得x=3。

∴x=3是原方程的解。

归纳:

①格式:解方程时一般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以便合并同类项;

②解方程与计算不同:解方程不能写成连等式;计算可以写成连等式;

③一个方程只写一行,每个方程只有一个等号(理由: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前后两个方程之间没有相等关系)。

练习:书本105页 1(口答),2(板演),想一想。

(三)、课堂小结:

①什么是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性质1(找关键词);

③移项法则;

④应用等式性质1的注意点(例2归纳的三条)。

(四)、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4上数学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b=c与a(x±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方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4。

师:(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3盒铅笔和4只铅笔,一盒铅笔盒中有x支铅笔。

师:你能根据图列一个方程吗?

生:3x+4=4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盒铅笔盒有x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支铅笔。据此,可列出方程。

师:说得好,你能解这个方程吗?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师: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生: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2.教学例5。

师:(出示教材第69页例5)你能够解这个方程吗?

生1:我们可以参照例4的方法,先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解方程得x=20。

生2:我们也可以用运算定律来解。

师:2x-32=8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把2x

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解方程得x=20。

师:你的解法正确吗?你如何检验方程是否正确?

生: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的形式、内容都与例4基本相同。第2题的4个方程在两道例题的基础上略有变化,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这两道练习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提醒学生解一题,代入检验一题,以促进检验习惯的养成。

四、课堂小结

1.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

2.在解方程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第6、8、9.题。

4上数学教案 第3篇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1-47]上下

2.课件-照片:苹果树

3.乐趣练习:寻找隐藏的画

教学具图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课件演示,教幼儿辨别上、下。

说一说。

(1)小桌子的上边有什么?

(小桌子上边有小熊,有钟表)

(2)小桌子的下边有什么?

(小桌子的下边有小汽车,有照相机)

二、摆一摆

1. 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

(1)请你把雪花片放在桌子上边。

(2)请你把积木放在桌子下边

(3)请你把小动物玩具放在桌子下边

(4)请你找一个水果玩具放在桌子上边

2.幼儿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三、游戏法辨别上下

1.照片演示:苹果树

(1)苹果树上长了很多的'苹果,我们摘下一个好吗?

(教师右手演示动作从树上往下摘,左手出示苹果。)

瞧!摘下来了。

(2)我们再摘一个好吗?

(调动幼儿的兴趣)

2. 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树上摘下来了,谁想尝一尝呀?

教师把苹果切开,请幼儿品尝。

四、知识拓展

图片-寻找隐藏的画

大树山藏着5个小动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4上数学教案 第4篇

教学内容:

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

4上数学教案 第5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一端要种、两端不种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今天来这里上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老师挺高兴的,这么多人,正好做一个公益宣传,请看--

春天,是植树的最佳时间,在座各位朋友,同学,为了我们地球生命,给这些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环境,请爱护树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多种树!支持的,鼓鼓掌!谢谢!

一、创设情境,出示问题(2分钟)

1、揭示课题(2分钟)

师:你们觉得种树与数学有联系吗?

生:间隔,米数等等问题。

师:种树与数学之间确实有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种树问题上研究数学。(课件出示课题:植树问题)

2、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二、化繁为简,解决问题(26分钟)

1、理解信息(2分钟)

师:能看懂吗?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全长100米,每隔5米等等

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师:“间隔”这个词听过吗?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同学之间,手指之间......都可以看作是间隔。

师:两端要种什么意思?

生:头和尾各要种一棵。

2、形成猜想(1分钟)

师:如果,把这条路的一旁看成一条线段的话,猜猜看,需要几棵树?看谁想得快!

生1:200

生2:201

生3:202

师:三个猜想答案,到底哪个答案才是对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验证。

3、化繁为简(4分钟)

师:是的,可以画图,模拟种一种,数一数,就能知道正确的答案了。

师:(课件演示)请看,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路。“两端要种”,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每隔5米种一棵......大家看,种了多少米了?生:35米

师:才种了3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

生:1000米。

师:这样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英雄所见略同,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方法是对的,但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课件出示:研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3、举例验证(5分钟)

师: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一点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找到规律了我们再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课件出示:100米--

师:你认为取多少长的路,画图种树,比较好验证呢。

生:5米,10米,15米,20米,25米。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长短不同的“路”,把它想象成“路”,行吗?你可以把它看作是10米,15米等等,现在请你用笔,独立在这些“路边”种树,并列出算式,把你的发现也写在纸上,开始。(学生独立活动,2分钟后,)

师:把自己的发现,轻轻地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做好向全班同学汇报。

4、反馈交流(如何操作还是一个问题)(5分钟)

请一个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师:请你代表这组同学,把研究的过程,和得到的规律,向全班同学解释一下。

师生互动

师:这空在这里是怎么回事?

生:间隔5米;

师:为什么是空了4个间隔?

生:20米里正好有4个5米;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20除以5等于4

师:4个间隔数,空了4次

师:这样种(板书:两端种),可以吗?)

5、揭示规律(0.5分)

师:运用化繁为简的解决策略,同学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板书:两端要种:棵树=间隔数+1)

6、解决问题(3分钟)

师:现在你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刚才复杂的问题吗?请独立列出算式。然后向同座说一说解决思路。(请一位学生板演,并说解题思路,老师追问:这里的200指什么,为什么要减1。)

师:(指着猜想答案)当时你是怎么猜想到200棵的。

师:虽然你猜测的答案是错的,但你敢猜想,证明你有学数学的胆量,正因为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才让我们走上探索之路,所以,我们得谢谢你!

7、巩固练习(6分)

(1)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8根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三、再度猜想,打通联系(10)

1、过渡设疑

2、形成猜想

3、验证猜想

4、得出结论

5、打通联系

四、拓展选择,辨别类型(3分钟)

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

(1)同学们排队跑步,队伍长4米,每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米,这队学生有多少人?

1)4÷1+1=5(人)2)4÷1-1=3(人)3)4÷1=4(人)

(2)一根10米长的木条,工人叔叔按每段2米长的标准来锯开它,需要锯几次才能完成任务?

1)10÷2+1=6(次)2)10÷2-1=4(次)3)10÷2=5(次)

(3)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街道一边一共有几个车站?

1)12÷1+1=22(个)2)12÷1=20(个)3)12÷1-1=9(个)

五、丰富背景,遗留问题。(1.5分钟)

师:其实,同学们的收获才刚刚开始。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条直的线,点的数量与间隔数之间有一定规律;如果,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个方阵;如果,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个圈,或等距离排列成其它形状,这里面蕴含着更深奥的数学,期待同学们去发现!

4上数学教案 第6篇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乘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交流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关键: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4上数学教案 第7篇

一、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往采用小数表示。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认识小数

例3: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4上数学教案 第8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7—1l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8题。

(1)提问:竖着比,每组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结合提问:

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

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

(4)提问:这两组题里减去的或加上的都是接近整百的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

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

(2)集体订正。

提问: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是不是相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在加、减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先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

指出:在加、减混合运算里,把数和符号同时调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

3、练习十四第10题。

让学生直接看题口答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思考题。

(1)读题。

(2)提问: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时,老师结合画出线段图。并说明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就减少)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到的?

指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