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茹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由此可看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而小练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也使得语文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但是,课堂上小练笔的设计和操作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参考的资源比较少,从而导致课堂小练笔费时多,收效低的现象,让不少一线教师望而却步。

经过三年来的不断尝试和探究,我深切地感受到课堂小练笔这种新的读写结合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习作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只要找到文本与练笔中的一个切入点,就能让小练笔在课堂中绽放光彩。

一、阅读教学中关于“句”的小练笔策略

通过指导学生的口头训练,生成书面表达形式,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兴趣。这种读写结合训练就是以仿写句子为主,即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中选定的例句,根据句式并联系自身经验学写句子的一种训练方法。典型句式的迁移练习不但实现了对课文语句的有效吸收,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阳光》一课中有这幺一个典型的句式型:“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写话:

“因为有了阳光,_________________。”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如:动物、植物、人物去说进行练习。

《荷花》中有这样一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特别是对白荷花的描写,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写出了白荷花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姿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里的植物,然后让学生仿造这样的句式写下来:

“校园里的花儿真美,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教学中关于“段”的小练笔策略

以小组交流形式,从说到写,在互相学习中提高写作水平。从形式入手进行“段”的小练笔,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教学中,以课文现有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结合文本的语言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材料中学会“言之有物”,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教学《白鹅》,有这样一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写法(总分段落,先总后分)。接着,让学生模仿这一构段方式围绕“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写一段话。

在课文阅读教学后,学生的思维大大被激活了,在小组的讨论中,他们畅所欲言,在班级的交流中,学生代表的发言更是精彩。通过这种形式的练笔训练,学生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片段,不仅很好的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更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

在《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当中,我在文章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

“盘古啊盘古,我多想……”

正因为有了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以及学生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美好的景象,一句句精彩的话语跃然纸上。

三、阅读教学中关于“篇”的小练笔策略

借助小练笔评价量规表,明确写作要求,自评与互改相结合,呈现笔尖精彩。篇章仿写是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版块,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

如四年级下册的《牧场之国》,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对荷兰特点的介绍,更是对荷兰美景的赞叹。我结合多媒体课件要学生,进行景物的模仿练习,并出示“小练笔评价量规表”,让孩子对照要求进行写作:

要 求 自 评 他 评

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色,如:校园的一角,公园的一处……

运用“先具体后概括”或“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内容写具体。

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没错别字。

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文学习中,在“小练笔评价量规表”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丰富多彩的内容,真是妙语连珠:

“走进校园,第一眼就是南边的几棵大榕树,那幺多的绿叶,一簇堆在里一簇的上面。那翠绿的颜色,闵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下课啦,同学们在大树下做游戏。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往南边看看,就是升旗台……”

语文书本中还有很多文章,可谓文质兼美。我认为,只要找到文本与练笔中的一个切入点,一次次的练习,一点点的提升,学生会还你无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