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威佳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出道德心理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点,探析了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内在心理动因与外在方法手段的互动。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心理建设多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思想品德建设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了道德心理建设已经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1 道德心理建设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起点

在传统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灌输是传递知识的必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同样要以传播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渠道,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然而,高校育人的方法手段又绝非依赖单一的灌输实现其作用,尤其是不能忽略人的内在需要。在将“灌输”与“引导”结合的尝试中,我们能够寻找到的应当是一种既能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又符合学生学习利益需求的平衡点,这就是道德需求。

所谓道德心理建设,就是在长期的道德知识的获得、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道德修养的提升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升人们对更高道德水平和道德层次的心理认同感,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心理结构。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灌输”与“引导”的有效链接,而这一链接点恰恰就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在需求与变化过程,是其主动参与教育、体悟教育内涵的心理需求的满足过程。

“灌输”与“引导”的结合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帮助大学生找到心理基点。人的需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个人获得的需要;二是回报社会的需要,人必须将为自我和为他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并把为他人献身和为人类牺牲的需要作为更高级的需要,即道德需要,才能实现灵魂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社会也才能由此而得到发展。我们在灌输教育中帮助对象理解了这种内在关系,就等于帮助他们完成了道德需求的正确选择。

2 道德心理建设是“显性式”与“隐性式”教育方法的结合点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诸因素矛盾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通过“显性式”传播手段传递进步观念和正确信息,激活主体的自我图示结构,还要用“隐性式”启动认知过程,使主客体间的知识传递产生互动和联动效应。

主客体互动的关节点就是大学生的道德需求。道德需求作为心理积淀能减少学员在理论学习中产生的压力和抽象感,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员应当设置轻松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将“显性式”与“含蓄式”相结合,让学员在轻松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知识,提高素质。

道德需求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心理基点,要其必须设置适应对象心理要求的教学情景。如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和网上资源将教学需要的情境通过多媒体声像进行情境的模拟、演绎,要求学员通过自我观察做出判断;让学员充当情境演绎的主角,通过表演、叙述、演讲等方式再现生活场景,用生活事实来说明道理;通过生活道理潜移默化地使学员领悟生活价值和人生真谛。总之,道德的心理需求是一种无形力量,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独特手段。

3 “单向式”与“多向式”相结合——构建多向互动的模式

传统的教学理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沟通模式,这种简单模式经过多次教改之后已经发展为今天的师生双向互动模式,并且逐步开始向更高的模式发展,即由“单向式”——“双向式”——“多向式”的不断转化。

“多向式”教育模式是对现代教育模式的最新体悟和诠释。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这个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天,信息时代的发展让知识的传播更具多样性、广泛性、快捷性和开放性,在知识的占有和传播上没有固定的先后之分,全人类共享着他们所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打破传统模式就是打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固定身份,让知识传播得更自由、畅通。可以采取提问式、论辩式、讨论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和教员在开放的形式中都能获得和补充知识。

4 “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具备面向国际的视野

教育必须要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其他学科等开放性的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求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是封闭型的。从高校教学发展前景看,高校德育必须打破常规,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为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在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途径上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模式和人才的培养经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和合作意识,具备面向世界的观念。

5 “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启动心理契约的机制

所谓“心理契约”,即某一特定关系中的主观约定,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不成文的内隐协议。在高政治教学中引进心理契约概念,就是在学习中建立主客体之间的内在主观约定,达到相互约束、相互激励的最佳耦合。

教学实践表明,建立心理契约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热情。由于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契约关系,它不受行政关系、师生关系的制约,因此能够被大多数学员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强化契约意识,积极维护心理契约机制,保持彼此之间的期望相容,帮助对象在隐性机制中调整好学习心态,激发出学习动机,保持对契约伙伴的期望张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