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摘 要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指出:“应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增强训练工作。在严格选材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后备人才规划建设,制定青少年运动员体能素质选材测试标准,促进首都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拥有超强的竞争力,一座城市才能在世界城市之林屹立,才能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提高北京市的竞技体育水平,就需要关注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发掘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为竞技体育输送优秀的运动员,有助于提高竞技体育项目的成绩,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的人才,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所以本文将从北京市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现阶段北京市后备人才的现状并分析。

关键词 后备人才 体育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1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 1996-2011 年有关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文章和硕、博士论文,共找到相关文章 1164 篇,其中硕士论文 166 篇,博士论文 7 篇。为促进北京市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使北京市竞技体育出现后继有人的局面,对北京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1.1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概念界定

人才在《辞海》中解释为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体育人才是指从事体育事业,具有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的专门人才。培养在《辞海》中指“教育造就人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就是指为造就具有体育运动的天赋,可能对竞技体育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与其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事物构成的整体。

1.2关于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杨再淮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指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具有潜在性、时效性、稀缺性的特点;我国竞技体育青少年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收益边际递减律;经过市场政府部门的调控和自身的调节,各级业余体校专业教练员队伍稳定,但有 40%未达到大专学历,60%没有接受过等级基础培训;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分别实施“政府管理模式”“社会管理模式”,再逐步过渡到“融合型模式”是比较稳妥的。

1.3关于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我国竞技运动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从 50 年代形成的,我们称之为“举国体制”。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用较少的投资,培养出较高水平的运动员的方法,即以体委负责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为中心来培养不同水平的和不同年龄运动员。

2北京市传统体校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

(1)学校系统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学校。传统学校在运动的师资、设备场地、经费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校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已形成传统而兴办的,是校园训练的常规形式。

(2)北京市传统体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现状。在北京市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后备人才的培养由原来的单一的体委独办培养模式,逐渐转向了由体委和教委联合培养的“体教结合”模式,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也有所扩展。

3北京市传统体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学校分布现状

目前,北京市现共有体育传统学校27所,然而在16个行政区区县中分布却不均衡,大多数的国家级传统校聚集在北京城内区,尤其是东城区和西城区仅在北京市占地面积0.35%的土地上,聚集了北京市48.57%的市级传统校。区县级传统校较密集的分布在北京市的西南部,东北方向的区县级传统校较少。

4北京市传统体校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直接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训练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说,教练员的执教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着运动成绩的高低。北京市传统校师生比接近1:100,教练员和教师数量不足。

5北京市传统体校项目开展现状

学校开设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项目主要有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棒球、垒球、手球等31项。各项目培训情况不均衡,跆拳道、柔道、举重等几个项目开展学校较多,其他项目,尤其是篮球、足球、排球等团体项目开展学校较少。

6结论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北京市后备人才体系虽形成以传统校为代表的学校培养体系、以业余体校和竞技体校为代表的体校系统、以俱乐部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培养体系,初步形成了当前多渠道、多途径的后备人才培养格局。

(2)北京市体校系统,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受现在家长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把文化课学好,训练只作为一个兴趣爱好培养。因此,在生源方面,大部分条件好的学生都被重点中学选走,生源缺乏是体校系统的面临的较大问题;在竞赛制度上,比赛安排比学校系统少,球员得到锻炼的机会不是很多,竞赛制度不完善;在师资力量方面,体校系统相对学校系统也是比较差的,尤其是业余体校。

7建议

北京市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具有现实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涉及到的范围方方面面,受研究时间、掌握知识的水平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和见识视野面限制,文中必然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希望专家批评指正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再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05(04):115-117.

[2] 谭晓缨.我国中学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3] 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武汉体育学报,2010(01):66-71.

[4] 杨烨.我国中学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04).

[5] 余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与宏观调控机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4.

[6] 沈建华.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