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凡

摘 要 教师职业倦怠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几年前就被人们提及,曾多次被研究。可见教师职业倦怠早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和社会现象。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对于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等。教师职业倦怠给教师学生和学校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本文通过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情绪工作

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处在发展变化中的青少年儿童,并且承担着学科教学任务、考试升学压力及来自学生家长的期盼的重担。此外,教师还面临着来自社会给予的过高期望与工作的多重角色转换等问题。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现象,虽然问题不太严重,但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薪资不够高。

对于几乎所有的教师来说,月薪过低,工作量过多,心里面自然很不平衡。自古以来,教师这个职业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这种形象的种子。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也需要物质生活,也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月薪并没有因为日益上涨的物价而提升,故而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教育事业也就失去了信心。

(2)教师多重角色,心力交瘁。

教师这一职业不仅需要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还需要照顾与教育学生而付出大量的体力,情感,还需要在工作结束时面对各种家务事,这样让很多教师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这些情绪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影响家庭和睦。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很多教师身心疲惫,教学质量下降的同时,教师生活质量也在下降。

(3)应试教育导致的精神压力。

虽然一直说实行素质教育,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一如从前。考试分数仍然是重中之重。很多学校学生的分数与教师的很多权益联系在一起,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优表模等。毕业班中,各种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

(4)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如今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教书育人这幺单纯,受到相关行政部门的安排,教育教学以外的事务。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

(5)教育不均衡,挫伤工作积极性。

我国地域辽阔,想要达到全国的教育均衡需要很长时间。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工资待遇,教学制度,地方教育政策等,公私立学校教师薪资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社会资源丰富导致教师工作惰性。

当今,信息时代的网络资源相当丰富,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用从网上直接拷贝来代替自己编写教案,这导致教师在工作中产生了严重的惰性,直接影响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使用“职业倦怠”一词来描述和界定职业倦怠现,该词用来描述那些处于服务于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大和工作强度超负荷从而导致疲惫不堪的状态。冯勒诗等学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从而提出职业倦怠的具体三种表现,即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与低成就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没有激情,工作失去创新,精神萎靡,乃至对待任务敷衍了事,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1)国家要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近几年虽然有所提高,然而,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教师工资的增长显得过于缓慢。现如今物价水平增长过快,教师无经济之忧,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实现教育均衡。

(2)校方要提高教师幸福感。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投入一部分资源给予教师外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机会,增强适应教改的能力,从而消除教师工作的枯竭感。给予教师表现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3)社会要通过舆论导向、政策倾斜等多种途径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求社会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教师非古之圣贤,而非无所不能。因此,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应对教师的期望值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为教师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人文环境。

(4)自身要及时调整心态。有许多政策不是我们能左右的,现实的教育体系也是不可脱离的,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的心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每做成一件事,每得到一次领导的赏识,也就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启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师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或克服,防止职业倦怠在教师行业中蔓延。教师个人应加强个人心理调节,要正确地认识到倦怠心理产生的原因。要做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学会肯定自己,调节心里压力。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学校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绩效的评价要转向学生成长前后的比较。同时要创建中小学教师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政府部门应该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相关部门还应不断促进教师地位的提高,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Donhan.J.&V.Varma.Stressinteacher;:past,presentandfuture[M].Whurr,Publishers. Ltd,1998:61-63.

[2]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 张欣.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4] 蒲早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J].教育科学论坛,2013(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