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龙 林云通

摘要在“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教育思想背景下,“健康消费”越来越被广大师生与社会人所关注与重视,高校体育场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开始逐渐走上了市场化社会化之路,但市场化运作下的体育场馆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显摆出一种普遍的纠纷——人员纠纷并针对纠纷谈一些简单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人员纠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高校“后扩招时期”带来的大量生源,一些规格齐全、设施齐备、档次较高的体育场馆陆续建起来。由于管理方式的参差不齐、管理经验的陈旧等造成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大量闲置。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场馆也开始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纠纷。

1 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必然让原本封闭的校园承受更多更杂的人员进出,人员管理难度加大,校园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受到一定的干扰。

(2)开放场馆将加速体育设施的损耗,从而增加维护维修管理成本。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校园安全和锻炼者的人身安全问题,这是一个掩盖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活动背后严峻的问题。

(3)在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旧的管理模式在不断地创新与改革中不断被打破。而另一方面,新的管理体制又尚不成熟,新旧管理体制并存的局面还将长期存在,由此产生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表现的相当突出。

(4)高校作为非专业机构管理面向社会开放的活动延伸了学校教育管理的职能,事实上容易削弱学校的主要职能的发挥。高校体育场馆不同于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它不是完全免费服务也不是单一的以盈利为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体育教学服务,既能满足学校广大师生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因此这迫切需要管理者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运营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求两者和谐统一的共赢点。

(5)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者文化素质难以适合社会管理需要。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者水平相对较低,面对先进的设备设施,在管理的规范性、效率、服务意识方面与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有较大差距。

2 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下的纠纷问题

目前,“健康消费”的概念越来越被社会所推崇,高校体育场馆走社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越来越被高校管理者所认同,但我们也不能看出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在这些问题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一些纠纷却不断地出现。本文只列举一些人员之间的纠纷问题:

2.1 校内人员之间的纠纷

(1)场馆使用上的纠纷:虽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性都相对较大,但当“健康消费”与“绿色生活”的概念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师生的运动热情空前高涨,这就使得体育场馆显得非常有限,一些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友谊赛均为师生自由组织,不通过审批途径,因此场馆使用上的纠纷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下午课余时间段,主要场馆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在使用占用场地时往往会发生一定的纠纷。

(2)运动中的纠纷: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与竞争性,尤其是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身体对抗比较强烈,身体接触比较频繁,加之人在疲劳和运动兴奋的情况下,情绪会烦躁激动一些,因此在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中比较容易产生纠纷。

2.2 校内人员与校外人员之间的纠纷

一般进行体育场馆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高校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校外人员进校运动锻炼比较频繁,由于大部分校外人员在年龄上、心态上较校内学生有一定的优越感,特别在足球场网球场等场地较少的地方,容易出现抢占运动场地之类的事情,同时在运动过程中有部分社会人不愿、不服场馆管理人员,对在校学生也容易出现以大欺小的情况,这样也就容易导致一些校内外的冲突事情的发生。

2.3 校外人员之间的纠纷

校外人员之间纠纷的原因同以上所述无大出入,但是发生的纠纷会相对频繁。虽然校外人员之间的纠纷与学校师生无关,但是也大大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秩序,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应尽可能预防制止。

3 解决体育场馆中人员纠纷的方法研究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走市场化之路,开放性强,管理难度大,又在新老体制的交替过程中,一系列的人员纠纷会在很长时间段内存在,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师生人身安全,笔者认为,在坚持 “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妥善处理、确保平安、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下转第108页)(上接第97页)原则下,应结合综合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做好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横幅、宣传橱窗、小册子、标语等加强对体育运动精神和本质的宣传,使参与者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素质,同时让参与者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真正目的。

(2)加强社会人员进入学校的管理。做好校外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的登记工作,以防范控制外来人员进校园从事违规违法活动。同时,学校保安队伍要加强巡逻,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对体育场馆进行治安巡逻。

(3)提高场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保安队员的自身素质。加强体育场馆工作人员的值班工作,通过巡检查尽可能的防止一些可避免的纠纷事件发生,特别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更要做到不离值守,随叫随到。

(4)规范体育场馆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说明,使体育场馆计划安排合理分割,充分合理的安排以及协调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课余活动的场馆使用问题。

当然,也可以通过体育管理部门管理模式、个人承包模式、集体承包模式、学校专门机构管理模式、租赁模式和全物业管理模式等来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一种合适于本校的管理模式对体育场馆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确保学校的稳定,达到体育运动学校与社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