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菊

摘要: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使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如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变得模糊。因此,应充分认识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使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显着效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和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

一、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得出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据调查:“大学生中,对党的十六大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表示认同的占97.9%。”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认同我国当前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大学校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教育。

二、现阶段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1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西方一些信仰共产党的人士说:只要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阵地不丢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有希望,社会主义就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尽管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但是,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尤其是把我国的各级干部和青年一代作为腐蚀渗透的重点对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确保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2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也会带来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多样化,进而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思想领域存在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会更多、更直接地反映到高校中来,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某些消极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错误思潮,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使一些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现象。在这种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样化的环境中,必须帮助大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和选择,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远大理想。

3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这将导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所以,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理论素养,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

4大学生的社会使命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大学生是青年中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成为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甚至是领导者。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他们有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青年就必须高举伟大旗帜,坚定科学信念。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的指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至关重要。

三、现阶段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对策

1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只建立在空洞的说教基础上。而是应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克服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的模式,让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在内化和升华中形成。

(1)组织大学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体验生活。组织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去考察,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激发他们为祖国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热情,进一步坚定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而坚定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决心。

(2)组织大学生到革命老区和展览馆参观。大学生通过参观革命老区和展览馆,会对中国革命先辈们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和感受,对中国革命的来之不易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保证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的各个方面,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证。加强思想教育工

作队伍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进和培养骨干。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需要的是懂政治、会指导、肯深入的人才,应是一支战斗力极强、作风正派的队伍。高等学校要在这方面充实骨干,引进和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勇于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奉献的人才。

(2)加强教师理论修养,提高理论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站在理论的高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题研讨和科研工作,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外部条件

加强和改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发挥名人的作用,吸引大学生的参与,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促进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

(2)抓好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优良的政治品质,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4传媒的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传媒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利用互联网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高校应该建立网络信息的管理机构来完善网上信息管理的工作,对大学生应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和舆论引导,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网站。积极唱响主旋律,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在大学生心中更坚定。

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也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媒体,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在这些媒体上多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节目,并使之与大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这样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避免空洞、枯燥、乏味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大学生在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总之,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各有关方面的全力配合下,长期学习和努力实践才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探索适合现阶段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措施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齐冰.河北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6,(1).

[2儿3]周永学.新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简明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