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岩

摘 要: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小说中最富盛名的一篇,不同的读者对其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理论中的“空白”着手,分析其多种阐释的成因。

关键词: 爱伦·坡 《厄舍古屋的倒塌》 接受美学 读者反映理论 “空白”

1.引言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小说最富盛名的一篇。它那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巧妙布局的结构和阴森恐怖的气氛使读者无不为其所感染,仿佛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幽暗、阴森的古屋之中,与叙述者一起经历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一直以来,对于主人公罗德里克将妹妹玛德琳活埋的原因,读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对故事都有不同的阐释。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理论的角度探讨《厄舍古屋的倒塌》。

2.爱伦·坡《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几种不同阐述

历来,对《厄舍古屋的倒塌》的争议颇多,有人说它是哥特式的小说,有人认为它描写的是精神错乱,有人认为故事描述的是人的理智的丧失和肉体的毁灭,甚至还有人认为讲述的是兄妹的乱伦之爱。这篇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述者是整个故事的旁观者。这样读者可以随着故事的叙述者置身局外,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阅读,对所发生的事情作出个人的理解与评价。下文则列举了几种对《厄舍古屋的倒塌》的不同阐释。

2.1致命的亲情畸变

困扰主人公罗德里克的心理问题源自兄妹二人的亲情畸变。情爱的欲望与伦理道德的约束,使他的内心饱受煎熬。强烈的本能的欲望最终摧毁了他薄弱的意志,兄妹二人的乱伦行为,也给他们带来了毁灭的结局。

对于兄妹亲情的畸变,坡在作品中给予了多处暗示:家庭医生那“狡黠而困惑的神情,厄舍见到妹妹身影时那违悖常情的反应,以及昏死的玛德琳脸上和胸上那一层“淡淡的红晕”,等等,足证明兄妹关系已超出了伦理与道德所能允许的正常范畴(高玉卉,2001)。

2.2自恋人格与悲剧命运

厄舍古屋长期与世隔绝,家族中只剩孪生兄妹俩相依为命。“他们一生如同初生婴儿一般,无法区分自体和客体,无论是相对而望还是对镜相看,都只有一个结果: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自体。因而造就了不同寻常的兄妹关系”(彭婧,2008)。而正因为这种自恋心理,哥哥在妹妹病重时,感到异常恐惧,焦虑不安。“他害怕妹妹离他而去,便活埋了妹妹。妄想借以此种形式让妹妹获得永生”,“内心认定妹妹只是永远地睡着了,处于永眠中的妹妹将永远只属于他一人”(彭婧,2008)。这正如着名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拉康的“镜像理论”:“婴儿在6到18个月所经历的镜像阶段中形成对自我的初步认识。”婴儿在照镜子的时候分不清镜子中的影像和自己的关系,认为那是属于自己身体本身的一部分。在长期的与世隔绝中,哥哥的心理认知能力严重退化,就如同“镜像理论”中认知未成熟的婴儿,永远都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像,那幺对于他来说客体也是自体的,由此产生了一种非正常的爱,这种畸形的爱,让他们合为一体,不可分割。

2.3二元对立的人物性格

厄舍兄妹两人都是坡小说世界中人物的典型代表。哥哥罗德瑞克同时遭受到不明原因的生理疾病折磨和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困扰。他所承受的生理疾病也许并不会致命,真正危险的是其心理上的变态的倾向。“坡在处理这兄妹角色时,使他们外表相似,性格差异却极大:罗德瑞克虚弱、敏感,缺乏理性并且歇斯底里;玛德琳坚强、勇敢,富有理性和强烈的求生欲望。”(袁竹,2009)。

这二元对立的人物性格,可以说在小说中并没有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读者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得出了这样一种结论。

3.《厄舍古屋的倒塌》的不同阐述的成因

坡在心理分析方面的先见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提供了文本资料。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坡的作品中的心理分析的独到之处。但是,他的关于文本召唤和读者反应方面的先知更让人惊叹。“可以肯定地说,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关心读者反应的批评家”(盛宁,1994)。然而,既然提到了读者反映,我们就不得不联想到沃尔夫冈·伊瑟尔以及他的读者反映理论。他在英加登现象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召唤性,揭示出一个普遍性的事实:“作为依赖于读者的再创造才能实现的本文,具有许多‘空白和‘否定,即作为本文中开放未决的可连接性的空白,作为‘游移视点的参照域内部的非主题性部分的‘空白和‘否定。”(塞尔登,2004)

3.1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理论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虽是2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文学概念,但在坡的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创立者之一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文学文本中存在着“空缺”“空白”和不确定性。而这些可以构成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文本否定性结构。

3.1.1文本空白

“‘空白是表示存在于文本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是本文中悬而未决的可联系性。它的存在破坏了意义的可连接性,而文本零零碎碎的叙述增加了空白的数量”(塞尔登,2004)。所以不断消失的联系就成了持续不断的刺激读者建构意向的能力源泉。阅读应该由读者的观念化活动来完成文本必不可少的连贯性。“‘空白读者‘良好的缔造的期望失去以后,使得读者进步主要努力提供那种文本图式中正在消失的联系,并且努力去填补这些空白”(塞尔登,2004)。

3.1.2空白填补

读者的阅读过程,是一个融入理性、情理的过程,当读者将自己的体验,以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置于本文中,作品的未定性就得以确定,就会产生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审美接受和意义阐释。文学阐释没有对错之分,每种阐释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而每种阐述之所以合理的原因就在于,读者个人对“空白”的有效填补。正是在一部作品独具匠心的省略和它的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的独特魅力。

“文学文本是文学的一种动态化的存在形式。它作为一种接受前提的潜能的发挥取决于文本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其潜能就越大,读者阅读时想象补充的空间就越大”(塞尔登,2004)。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读者对本文空白解读创作的一种积极活动的结果。读者担当作品的共同创造者,一个文本的具体化就需要读者的思维发挥作用。每个读者都以各自的方式填补文本所未写出或者省略的部分。但这并不是说,这样展现出来的文本意义不过是读者的一种主观编造而已。恰恰相反,这就是文学张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3.2《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文本“空白”与阐释

小说的开篇就设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阴郁气氛。此情,此景,却未见交代任何原由。如“说不上是怎幺回事——可乍见那座府邸,心头顿时添上一阵愁。叫人受不了”,“到底是什幺原因,使得我在注目厄舍府时如此不能自控?这是个破解不了的谜”,“要分析这股感染力,即使费尽心机也是枉然”。叙述者认为厄舍先生的邀请“蹊跷透顶”,尽管问题重重,但还是如约而至。“空白”就是这样一步步铺设在我们眼前。

“我们虽然是童年时代的密友,可我对这位朋友确实知之甚少。他总是有所保留,这都成了他的习惯”。如同原文中叙述者的“无知”一样,由于作者的“有所保留”,我们对于厄舍古屋的背景、兄妹之间的爱恨情愁、哥哥活埋妹妹的原因都无所获知,这些“空白”留给读者许多的空间去想象去填补,让读者身不由己地去作出各种各样的设想,对作品中的一系列的谜题进行自己的解答。作者描写的恐怖是有限的,而读者心中想象的“恐怖”才是无限的。这则是爱伦·坡着名的“效果论”产生的神奇效果。

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为了能够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抓住了“恐惧”这一心理,开篇就设定了这样一种氛围。他精心地构思了这幅阴森的画面,而且用词考究精炼,通篇字句和段落节节相扣,让读者总忍不住往下看,一口气看完后又有一种几乎窒息的感觉。我们迷惑、我们不解,于是我们在一个个“空白”的引导下,在文中一步步地寻找线索,并进行推理。结果由于读者的个人差异,我们就有了各种不同的阐释与解读。

4.结语

爱伦·坡着名的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在“效果论”的创作原则下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篇恐怖、怪异、离奇的故事。在文中作者精心设置的“空白”的指引下,我们有了不同版本的意义阐释。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读者“穿越时空”,与作者共同缔造了只属于各自的《厄舍古屋的倒塌》。

参考文献:

[1]高玉卉.无爱的悲剧——《厄台古屋的倒塌》主人公心理探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套科学版),2001.7.

[2]彭婧.自恋人格与悲剧命运——简析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3]塞尔登.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

[4]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袁竹,林玉鹏.《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罗德瑞克的变态性格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6]张中载,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