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农政全书》谚语释疑

肖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谚语一般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在一些古代产生的谚语中,由于方言字词的存在,通假字、异体字的隔阂,造成了理解全句的障碍。文章选取《农政全书》中四条具有代表性的谚语,具体探讨了其中的方言成分“”、“”,以及通假字“恰”、异体字“义”,进而对谚语的意义进行比较完整的阐释。

《农政全书》谚语方言词通假字异体字

谚语是熟语中典型的一类,一般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多流传于口头,是总结了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定型化语句。通俗易懂是谚语的一般特点,但有些古代产生的谚语到如今却不甚明白,有两种情况比较容易造成困惑:一是方言字词。有些方言字词比较生僻,包括字形和意义两方面,成了理解整句谚语的难点,这也说明有些谚语的“通俗”是具有地域局限性的。一是通假字、异体字。因为谚语一般是首先流传于口头而后记载于书面的,在人们将听觉语音转换成视觉文字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将其中的某个词语用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词记录下来,另外,异体字的字形常常不同于对应的通用字,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字形隔阂而使人们难解其意。因此,要真正理解谚语,就需要探求其中古今方言词的意义,识破通假字,找到通用字,还原其本来的“面貌”。就以上两种情况,我们从《农政全书》中分别选取了两个典型例子进行探讨。

一、考察方言字词

方言具有地域性,其中有些方言词语是某一方言所特有的,十分少见,故常因字面晦涩而义难通,这就需要结合与之有关的方言材料来考察其意义。

综上,整句俗语便可以阐释为“立冬日晴天预示着到大寒的整个冬天都以晴暖天气为主,所以不需要掩盖柴堆。”不需要掩盖柴堆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天气晴好,不担心雨雪淋湿柴堆;二是天气不够寒冷,不需要储备很多柴草,或言无柴堆可盖。当然,谚语的后一句只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前一句的预测,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实际情况可能并非整个冬季绝无雨下,人们在这样的暖冬一定不需要盖柴堆或者无柴堆可盖,毕竟储备柴草过冬对古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揭示通假字与异体字

有些词语若从文字本身记录的词来解释谚语,似乎不通,此时可以从语音或字形上进行探讨,拨开文字字形造成的迷障。

(一)破解通假字

通假是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里指本有其字的假借。

喫井,水禽也。在夏至前叫,主旱。谚云:“夏前喫井叫,有车个,恰喫;无车个,啸。”(《农事·占候》)

这句农谚在古代文献中比较少见,出现时代较晚,其完整形式首见于《农政全书》。谚语中的“个”是方言中的助词,相当于一般常用助词“的”[3]35,用在“有车”、“无车”这两个动词词组后面,组成“的”字词组,表示某一类人,即“有车的人”和“无车的人”。这里的“车”不是指一般的陆地运输工具,而是古代用来灌溉的水车,如“龙骨车”、“牛转翻车”等。“恰喫”与“啸”是相对的,分别是“有车”、“无车”造成的结果,“啸”表示人发出声音,马宗申解释为“叫苦不迭”[2]46,有旱情却没有水车汲水灌溉的农人当然十分焦急,呼喊叫苦,此种解释也符合该谚语的语境。“恰喫”一词似乎不太好理解,马先生释作“车水声”,言有水车可以灌溉的人家“车水之声不绝”[2]46,但他对这一说法还不十分确定,因此还有必要进行一番考察。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清楚“恰喫”的意义时,我们暂时不将“喫”直接转换为“吃”。

除《农政全书》外,明代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21也收录了此条谚语:“又喫井禽。谚云:‘夏至前喫井叫,有车吃,无车啸。’言旱也。”这与《农政全书》中的稍有不同,整体上更为精简,“有车个,恰喫;无车个,啸”紧缩成了“有车吃,无车啸”。徐应秋与徐光启基本上是同时期的人,徐应秋为衢州(今浙江西安)人,徐光启为上海人,二者生活的地域也很接近,因此,这两种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若如马注所说,“恰喫”是“车水声”,为拟声词,那幺“有车个,恰喫”与“有车吃”有何联系呢?当“吃”读“qī”,且重叠后才是一个形容笑声的拟声词,若说“吃”对应“恰喫”,都是拟声词,便说不通。此外,再从文献中查找一些古人形容水车运转声音的象声词,一般是“伊伊轧轧”、“咿轧”、“呷呀”、“轧轧”等,例如,宋章甫《悯农》诗:“前村后村水车声,伊伊轧轧终夜鸣。”宋王之道《相山集》卷25:“牛涔、蔬畦、麦垅、转水车之咿轧,蔼炊烟之郁葱。”南宋刘一止《水车》诗:“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泥声呷呀。”清乾隆《听水车声》诗:“驱牛转水车,水车鸣轧轧。”“恰喫”与这些常见的拟声词相差较远。

其实,“恰喫”不是模拟水车运转之声的象声词,而均为实义动词,“恰”通“呷”。《广韵·洽韵》:“恰,苦洽切。”为溪母洽韵字;《广韵·狎韵》:“呷,呼甲切。”为晓母狎韵字。“恰”、“洽”均从“合”得声,“合”古为匣母字,清化后即为晓母字,且“洽”、“狎”二韵同用,故“恰”、“呷”二字双声叠韵,符合通假的语音条件。古人形容同一类动物的叫声,既用“呷呷”,也用“恰恰”,例如,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364之“方氏”杂诗:“营巢燕声呷呷,莫使青年空岁月。”清尤侗《无题八首》其一:“残月杏花堤,晓莺恰恰啼。”“呷呷”、“恰恰”都是形容鸟的叫声。若说这一燕一莺还有区别,那幺同一种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这两个词描绘,例如,唐韩愈《食虾蟇诗》:“天阴雨湿得快意,鸣声呷呷何嚣喧。”清彭孙遹《金蕉叶·新月》:“新蟾恰恰转花梢,照人半霎,谁将明镜,弹破纤纤小指甲。”同样是形容蛤蟆、蟾蜍的叫声,“呷呷”、“恰恰”都可用;宋喻良能《雨后闻蛙》诗:“休论公地兼私地,且听萝根呷呷声。”宋岳珂《蛙》诗:“鸣蛙恰恰地底鸣,池泉深彻池草青。”同样是模拟蛙鸣声,也是“呷呷”、“恰恰”都可用,这些实例说明,古人也认为“呷”和“恰”二字语音相近可通用。另外,“呷喫”连用亦见于古代文献之中,明朱橚《普济方》中有三例:卷64“误吞钱”之方:“用生凫茈取汁呷喫,钱自然消化,即荸荠也。”卷197“草菓饮”之“治疟”方:“右为粗末,以水三大碗煎碗半,去滓,当发日五更初服……令尽,再将滓以水碗半煎七分,慢呷喫。”卷200“七宝剉散”之方:“右等分为粗末,每服药三钱,入桃枝、柳枝各七寸,乌梅三枚,水二盏,煎至一盏……服药时须是放温冷,细细呷喫。”这三例都是指服用汤药,“呷”、“喫”当为“喝”之义。其实,“呷”还有“吃”的意思,如“呷蛇龟”,是一种能吃蛇的龟,宋罗愿《尔雅翼·摄龟》:“十龟,三曰摄龟。郭氏曰:‘小龟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张闭,好食蛇,江东呼为陵龟’,盖今之呷蛇龟是也。小狭长尾,腹下横折,见蛇则呷而食之,多在陆地,亦能登木,甚腥臭,乃言疗蛇毒,以其食蛇故也。”这里的“呷”与其一般的“吸饮”、“喝”之义有一定的区别,有“食”、“吃”的意思,即“把食物放入嘴中经咀嚼咽下”之义。

综上,“恰”通“呷”,“喫”同“吃”,“恰”与“喫”、“吃”构成一对语义相关的词组,在农谚中表示“喝”与“吃”之义,也可认为笼统表“吃”之义。这样也与该谚语的另一形式“夏至前喫井叫,有车吃,无车啸”相合了。这条谚语可以阐释为“夏至前喫井鸟鸣叫预示着有旱情,有水车的人家可以取水灌溉,还能够收获粮食,有粮食吃(或有吃有喝);没有水车的人家,面对干旱则焦急地叫苦不迭。”

(二)识别异体字

古人在书写时,有时可能将某字的字形加以改造,造成与常见字形的差异,这种异体字或俗字也会成为理解全句的障碍。

“夏至端午前,义手种年田。”(《农事·占候》)

这句谚语大概产生于明代,产生时代虽比较晚,但其异文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集中在后一句中。《农政全书》作“义手种年田”,《玉芝堂谈荟》作“抄手种田年”,《授时通考》、《广群芳谱》引《田家五行》作“坐了种田年”。《农政全书》言“种年田”似不通,当为“种田年”之讹。“义手”成了理解整句农谚的关键点。《中国气象谚语》收录了9条关于“夏至端午”的谚语:1.“夏至端午前,庄稼闻半年;夏至端午后,庄稼吃酒肉(晋、皖、赣、湘)”;2.“夏至连端阳,大水洋洋(赣)”;3.“夏至端午近,麦子满仓囤;夏至端午远,年景必有闪(鲁)”;4.“夏至日在端午前,无水车稻田(苏)”;5.“夏至端午前,处处有荒田;夏至端午后,荒田哪里有(浙)”;6.“夏至端午前主涝,夏至端午后主旱(鲁)”;7.“夏至端午连,处处是荒年(浙)”;8.“夏至加端阳,田里不打粮(陕)”;9.“夏至端午同一日,麦贵一千天(皖)”。[4]671以上是流传至今的谚语,意义表达更显豁,大多是说夏至日若在端午节之前到来,预示着荒年,因为会有水旱灾害。由此可知,古人所言“夏至端午前,义手种年田”之“年”是歉年。何谓“义手”?其实,此处“义”乃“叉”字的异体形式,黄征《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叉”的三个异体字[5]38,第一个便是“”①。“叉手”与“抄手”的意义相同相近,本是施礼、表恭敬的一种动作,这里泛指两手臂交叉相抱放在胸前的动作状态,因为“夏至端午前”预示着有水涝或旱灾,大水淹没农田或无水灌溉,农民无事可做,在此表现了农民的一种无奈状态。“坐了种田年”,表达的意义与“叉手”、“抄手”之句相通,都是指农民无法种田,只好闲坐度过本应耕种的时节,这是在不改变意义的基础上换用了另外的一种说法。当然,“叉手”、“抄手”、“坐了”只是为了突出人们在荒年不像在丰年那样不停忙碌于田间,并非什幺也不干。

注释:

[1]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马宗申校注,姜义安参校.授时通考校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吴连生等编着.吴方言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4]熊第恕主编.中国气象谚语[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5]黄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