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璐

摘    要: 本文针对“揖”、“拱”、“撎”、“拜”四个字的字义以及行礼时行为的不同作出辨析,探究四者间的异同,以求了解揖礼的行礼方式。同时,不同时期揖礼的发展也对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文对此也略作分析。另外,本文还粗浅地谈论该方面可行的其他研究角度。

关键词: 揖礼    文化    拱    撎    拜

揖礼具体的行礼方式,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刘永波、徐传武两位先生已做了具体的论述,探究了手形、身形等方面。文中通过辨析相似的手形:抱拳、捧手、插手,整理出揖礼的手形。本文则通过比较“揖”、“拱”、“撎”、“拜”这四种相似的见面礼来探寻揖礼与其它三者的异同,并综述揖礼的发展史,试图理清变化的脉络,思考揖礼对于文化不同角度的影响。

一、“揖”、“拱”、“撎”、“拜”字义小考

(一)“揖”字义小考

“揖”,小篆为 ,《说文解字·手部》“揖:攘也。从手咠声。一曰手着胸曰揖。”《广韵·入声·缉·揖》揖:揖逊又进也。《康熙字典》记载:“《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引手曰厌。《诗诂》上手当曰厌,谓手厌于胷,引手当曰揖,下手曰拜。《周礼·秋官·司仪》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注》土揖,推手小下之也。时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举之也……《注》长揖者,手自上而极下。又《说文》攘也。按攘同让。增韵,逊也……《礼·玉藻》进则揖之,退则扬之。”《辞海》则为“拱手礼也”。

由此,笔者可以先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根据“揖:攘也”。可以了解到揖表示谦逊,此与行礼者的态度有关;根据“推手曰揖,引手曰厌”可以了解到,揖是从内向外推,而“厌”则与“揖”相对,是从外向内引;根据“引手当曰揖,下手曰拜。”可以了解到,“揖”与“拜”有所不同,此时,“揖”更偏向于手作平行位移,而“拜”则将手作垂直位移;根据“《周礼·秋官·司仪》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可以了解到,揖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朝,由来已久,另一方面,揖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分不同种,而此处则分为三种;根据“进则揖之,退则扬之。”,可以了解到“揖”与“扬”相对,故应是向下;根据“《辞海》则为‘拱手礼也。”则可以了解到现代已将“揖”与“拱手”混为一谈。

(二)“拱”字义小考

“拱”,小篆为 ,《说文解字·手部》“拱:敛手也。从手共声。”《广韵·上声·肿·拱》拱:手抱也,又敛手也。《康熙字典》记载:“《徐曰》两手大指相拄也。《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注》垂衣拱手也。《礼·玉藻》凡侍于君垂拱。《疏》沓手也。身俯则宜手沓而下垂也。又《尔雅·释诂》执也。《注》两手合持为拱。”

由此,笔者可以先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根据《说文解字》和《广韵》,可以了解到,“拱”使两手聚拢或抱在一起;根据“《徐曰》两手大指相拄也。”可以了解到,拱的手势与两手大拇指相关;根据“垂拱”,可以了解到“垂衣”与“拱手”常常一同出现,并逐渐发展为一个词。

(三)“撎”字义小考

“撎”,《说文解字·手部》“撎:举手下手也。从手壹声。”《广韵·去声·至·懿》撎:拜举手左传注云若今之揖。《康熙字典》记载:“《周礼·春官·大祝九曰肃拜注》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释文》撎,于至反。卽今之揖。《左传·成十六年三肃使者注》肃手至地,若今之撎……又《正字通》与揖同。按举手下手卽揖也。虽转去声,而义不变,六书故以孙愐切为误,是也。”

由此,笔者可以先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根据《说文解字》,可以了解到“撎”有两个动作组成——举手、下手。唐颜师古注“郦生不拜,长揖”作注“长揖者,手自上而下极下”。上文提及《左传》中“肃手至地,若今之撎”,可见撎与长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向前追溯,土揖的行礼方式为“推手小下之也”,可以认为是长揖、撎的前身了。另外,肃拜指直身肃容而微下手,其又与土揖相似。故肃拜、土揖、长揖、撎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四)“拜”字义小考

“拜”,小篆为 。《广韵·去声·怪· 》 :“《周礼》云:‘大祝辩九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 ,六曰凶 ,七曰奇 ,八曰襃 ,九曰肃 。”《康熙字典》记载:“《礼·郊特牲》:‘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疏:‘拜者,是服顺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 注:‘稽首,头至地也。顿首,头叩地也。空首,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稽颡而后拜。奇读为奇偶之奇,谓一拜也。褒读为报,再拜是也。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振动,战栗变动之拜也。《诗诂》:‘一,稽首,谓下首至地稽留乃起。二,顿首,谓下手置首于地卽起。三,空首,谓下手首不至地。四,振动,谓恐悚迫蹙而下手。五,吉拜,谓雍容而下手。七,奇拜,谓礼 不再拜也。八,褒拜,谓答拜也。九,肃拜,谓直身肃容而微下手,如今妇人拜也。又膜拜,举两手伏地而拜也……又《荀子·大略篇》:‘平衡曰拜。注:‘谓磬折,头与腰平。又朝廷授官曰拜。”

由此,笔者可以先初步总结出几点:根据《周礼》记载,可以了解到,“拜”有九种,每种要求的动作不一样。

二、“揖”与“撎”、“拱”、“拜”的区别

《揖礼考论》中所论断的古代揖礼的姿势为:先保持正立,站定,然后在不弯曲膝部的前提下低头,并且以腰为分界点,身体上半部分向下折叠,同时,双手合抱、前伸、向上翻腕拱起,接着,双手合抱,顺其自然做从上到下的弧线,当身体弯曲幅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停顿再仰身,最终保持站定姿势。具体考证不赘述。

“撎”在上文已经提到,很可能是长揖,不赘述。

目前主流认为“拱手礼”就是揖礼,另一种观点是认为两种不同,并且两者有天然的、紧密的变化。《尔雅·释诂》郭璞注“两手合持为拱”。

“拜”则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与“揖”大不相同。但是“拜”中的“肃拜”最初指穿着铠甲的战士无法轻盈下跪拜礼,故而“直身肃容而微下手”,与“揖”极为相似。

三、“揖”的发展史

史料中关于“揖”的记载中,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周代,但是文字记录在《周礼》、《史记》中,《周礼》记载“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史记》记载“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而这些书则成于两汉期间。故“揖”可能早已出现,并一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礼仪,但是一直到两汉时期才有正式的记录。

先秦时期,揖礼分多钟,多为特殊人物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在这一时期,揖礼分土揖、时揖、天揖、特揖、三揖等多种,孙诒让《周礼正义》中载有“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郑玄注:“土揖,推手小下之也……时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举之。”土揖是推手前伸而稍向下,主要用于无亲戚关系的众姓;时揖是推手向前平伸,主要用于有姻亲关系的外姓;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主要用于同族同姓,这三者主要是从比较细节的动作介绍作揖的形式。

至汉朝,揖礼与周朝有所区别,一方面它被简化,厌礼消失,揖礼分成的多种礼也不再被采用;另一方面,“揖礼”也逐渐被赋予了不附权贵的文化内涵,追寻其源头,很可能是《史记》中所记载的,高阳酒徒郦食其对沛公不拜,仅“长揖”。

郦食其这份不卑不亢、不趋炎附势的礼节,使后人争相模仿。如东汉灵帝光和元年的赵壹,明朝海瑞不跪御史。

“郦生不拜,长揖”,唐颜师古注曰:“长揖者,手自上而下极下”。此处虽说是“极下”,却未道明“极下”的具体位置。同时代的吴道子所作《先师孔子行教图》,现藏山东曲阜孔庙中,石刻板中孔子双手稍微高举过胸,应为天揖之礼。但是天揖在秦后已较少使用,唐朝吴道子所作石刻板未必能够准确反映先秦时代的天揖,但是其手势、身形等为研究唐朝时的揖礼提供了宝贵材料。

宋代蒙童读物《训蒙法》记录了“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美,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内,则手随时起,而叉于胸前。揖时须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亦以手随身起,叉手于胸前也”。这里的记录详细记录了作揖的动作:略微分开双足,稳稳地站住,行揖礼时曲身,不弯曲膝盖,低头,手向下垂至膝盖内侧,不进入两腿间,礼毕,收手交叉于胸前。

直至清朝,叶名沣《桥西杂记·揖》载:“三十年前,见诸先辈宾主相揖,举手必至额及地……曩有一后进,见莱阳初公颐园于广坐中,揖甫及半而止,初公答礼尚未毕也,同坐皆斥新进者礼节之疏。”又有《笑林广记·殊禀部·作揖》曰:两亲家相遇于途,一性急,一性缓。性缓者,长揖至地,口中谢曰:“新年拜节奉扰,元宵观灯又奉扰,端午看龙舟,中秋玩月,重阳赏菊,节节奉扰,未曾报答,愧不可言。”及说毕而起,已半晌矣。性急者觉其太烦,早先避去。性缓者视之不见,问人曰:“敝亲家是几时去的?”人曰:“看灯之后就不见了,已去大半年矣!”此时,长揖明确“举手必至额及地”或“长揖至地”。

满族人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其行礼的形式则在民间发生了转变,如“打千儿”。其入关后,礼仪逐步汉化,抱拳礼又成了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同时,《宁古塔纪略》中记录着“作揖打恭之礼,相见惟执手,送容垂手,略曲腰。如久别乍晤,彼此相抱,复执手问安。如幼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而已……”此处虽名为作揖,但是实际上与作揖的形式内容不相同。

四、揖礼对文化的影响

揖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礼仪的部分。揖礼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揖礼对礼制的影响、揖礼礼节的形式、揖礼被施行时作揖者的心理活动等,这些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的物态、制度、行为、心态产生了影响。

(一)揖礼对制度文化的影响

礼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揖礼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仪,逐渐从统治者延伸至普通百姓,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之中。在《周礼·秋官·司仪》中,我们了解到,面对与天子或诸侯国君异姓且无亲属关系者时,对其行土揖,面对异姓氏亲属时,对其行时揖,面对同姓亲属时,对其行天揖。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揖礼,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并且被记录下来,流传至今。而后,随着揖礼的使用面愈发广泛,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制度,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礼节,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

(二)揖礼对行为文化的影响

特定的行为是由当时达成共识的文化要求形成的,但是正是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在行使揖礼,也使揖礼成为一种行为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公众平台。随着时代潮流的推进,在西方握手礼风行后,揖礼这种行为对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人们更加愿意行简单握手礼。但是当人们谈起传统的见面礼时,出于对繁文缛节的反感,相对简单的揖礼仍然会成为人们最亲近的礼仪。可惜,当代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美国街头的视频仿吴道子所作《先师孔子行教图》中孔子所行,行揖礼,殊不知此行当是天揖,究竟是在向何同姓亲属行礼呢?然而,“礼贵时变”,时人不解其中奥秘,不妨,仍知礼即可,不必过分强求。揖礼仍然是中国人见面行礼时的一种行为文化,只是揖礼不断被简化,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三)揖礼对心态文化的影响

作揖者在面对不同对象时,地位的不同使得其内心的心态有所不同。最初先秦时期的天揖等行为是上位者向自然界祭拜时所行之礼,上位者受天,也就是自然的力量,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因此其内心的心态必然是怀有敬畏之情的。当然,除却统治者的下对上,亦有普通民众下对上时的作揖。此时的揖礼往往是“下极下”,很有可能触地。这种过分的礼节也反映出施礼者内心的谄媚之情,此时,揖礼已经不再是作为一种“礼”存在,而是代表着施礼者愿意从属于受礼者的信号。而在刘半农的《作揖主义》中,作揖却成为了不同他人争论的心理特征,成为了一种敷衍的手段。

五、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现有的论文中,以陈效师先生为代表,认为唐代以后女子不应行揖礼,尤其是当代女子不应效仿古代揖礼,她们应当行万福礼,其支撑材料为唐宋民间白话小说。据陈效师所言,万福礼的动作为右手覆左手,半握拳,在胸前右下侧小幅度垂直运动,并作鞠躬状。右手覆左手因其性别为女,通过《揖礼考论》中对于揖礼手形的论证,可以了解到半握拳也符合揖礼的手形。因此,有问题的地方仅在于“胸前右下侧”。笔者大胆猜测,万福礼也是揖礼的一种,只是它适用于女子,与揖礼的差别并不很大。在男女平等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代社会,揖礼也同时慢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一种象征,而且人们不再深究揖礼的具体形式,那幺何不让本身差别不大的揖礼与万福礼挣脱糟粕的窠臼,融合成现代揖礼呢?

当然,学者可更进一步探究万福礼的具体行为方式,与揖礼作比较,探究其异同。另外,本文仅是针对普遍的揖礼进行论证,揖礼下设类别中仅粗浅谈论了天揖等,尚有其他具体分类不曾提及,如让揖等,仍需要进一步细致地剖析,整理其内部的异同点。

参考文献:

[1][宋]王虚中.训蒙法[A].张伯行.养正类编[C].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田小娟,张维慎.“长揖”礼小考[J].文博,2015(03).

[4]张丽娟.中国传统拱手礼及其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作用[J].甘肃高师学报,2016(05).

[5]吉恩煦.中国明代士民揖礼习俗小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S1).

[6]刘勇波,徐传武.揖礼考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

[7]郑艳.闲话“作揖”[J].文史知识,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