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巧

摘   要: 张謇接受的是封建社会传统儒家政治思想教育,但由于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其思想转变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本文分析张謇立宪政治思想的形成和为之努力的过程,发现他政治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在士大夫和资产阶级思想中寻求平衡点,立宪政治主张具有温和性和渐进性。

关键词: 张謇   宪政思想   江苏谘议局   国会请愿运动

张謇受传统士绅文化教育成长,成年于大变革时代,身份、思想、能力伴随着时代转变。因此,有必要了解他在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犹豫抉择、政治思想的不断转变及其意义。

一、儒者的大转变——立宪思想形成

张謇出生于晚清普通士绅家庭,由其父教习“四书五经”等书籍启蒙思想,深受儒家士绅上升仕途的固化阶层思想影响。甲午战前张謇的政治思想尚属传统士大夫思想范畴,那时他受到了不少磨难,四十二岁才中殿试第一名状元,对于清廷考试制度的腐败渐生不满。张謇高中后成为吴长庆的幕僚,结识袁世凯,从朝鲜回来之后,与清流派来往甚密,多次用传统意识方法批判清政府的腐败。张謇认为中国领土流失多为清政府官员一味求和的结果。对于涉世未深的张謇而言,政治思想和举措还是相对偏激的,对李鸿章的评论稍显偏颇,在弹劾的奏疏中称:“日之所欲,鸿章与之;日之所忌,鸿章去之。”完全将李鸿章与日交涉的退让归罪于李鸿章个人,认为李鸿章提出与日本议和签订条约是“李鸿章既自负善和,必且幸中国之败,以实其所言之中;必且冀中国之败,而仍须由其主和,以暴其所挟之尊”①(25-28)。他决定不成为任何人的幕僚,甚至多年困苦求学走上仕途也无法改变他对清廷腐败的认知。高中状元后,他无意于做官,1905年“辞农工商大臣见招答友函”更坚决地申明不做官,只关心自己创办的实业②。为寻求挽救民族危亡的方案,张謇选择回乡办厂,试图以实业的成功挽救贫弱中国日趋衰弱的现状。从士大夫到经商的民族资本家,他的政治思想开始适应现实,在办实业的过程中走上了一条与传统士大夫决然不同的道路,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农工商阶级观念,“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影响中国思想近两千年之久。当张謇以科举仕途的最高功名身份,走上“言商、言利”的道路,他的政治思想意识随着实业活动的进展产生了变化。

甲午战争爆发后,张謇因战事节节败退开始探索中国与日本的不同之处,虽然当时他已开办通州纱厂、大生纱厂及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实业公司,但仍在思考救亡中国的道路。1901年张謇得知清廷实行新政后撰写《变法平议》由督抚大吏上呈殿前,平议主张国家制度变法仿效日本制度,主要内容关于吏部改革方案,选官任官俸禄等意见强调各级互不干涉,户部多关于税收问题,还提出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变法意见及“地方自治”绅治的主张,是一套自上而下的全面系统的变法和改革中国的设想,认为“法久必弊,弊则变亦变,不变亦变,不变而变者亡其精,变而变者去其腐”①(76)。但基本上是延续维新变法运动提出的改革主张,体现的是一群温和儒者的政治取向。但有“置议政院”一项较体现张謇学习西方议会制的设想,设计“议政院”由“京外四五大臣”“自辟议员”组成①(52),形成类似于西方的咨询机构,却不会动摇清政府的统治。这些主张多是张謇结合中国历史变法经验及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思考出的中国未来的出路。张謇在《变法平议》中还指出“凡制定新法,改正旧章,上有所建,交院议行,下有所陈,由院议达”,“国有兴革,何以不疑?国有征敛,何以使民不怨?兴革视民之俗,何以杜其疑而使之和?征敛使民之力何以平其怨而使之服?权衡枢纽,必在议会”。认为设立“议会”和“议政院”可以解决清政府不得民心及社会动乱的问题。《变法平议》反映出张謇已经接受西方民主宪政思想,但改革方式仍体现出对清政府的妥协及改革的温和性和渐进性。

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让中国知识分子们将目光放到日本制度研究上,开始探索明治维新是如何改变日本国力的。1903年张謇远赴日本进行七十余天的考察之后,深受启发,认为不改变政体,只学习西方器物是于事无补的,并强调宪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从此公开赞成君主立宪。他把中、日两国进行对比:“日本全国略与两江总督辖地相等,若南洋则倍之矣。一则致力实业教育三十年而兴,遂抗大国而拒强国;一则昏若处瓮,瑟缩若被执,非必生人知觉之异也。一行专制,一行宪法,立法之宗旨不同耳。”③(522)认为中国之所以被列强侵略,是因为封建专制统治;日本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通过明治变法走上君主立宪道路。张謇此时的政治诉求主要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认为甲午战争中日本取胜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张謇的政治思想从此开始向立宪思想转变,在中国实行立宪政治的设想成型。

为了使宪政思想更具影响力,从日本归来后,张謇开始利用人脉关系宣传宪政思想。在好友帮助下译印《宪政义解》《日本宪法》《日本议会史》等着作向中国介绍各国如何实行君主立宪。在这些言谈和着作中,张謇多次强调宪政、议会对于改造中国的作用。他为了实现政治主张,利用多种渠道推动立宪的进行。首先,向亲近的官员友人劝讲。1904年7月12日,在给好友赵凤昌的信中提道:“《义解》印成否?应早成矣。直、粤有何消息,祈一询叔蕴(罗振玉)、杏成(杨士琦),断不可虚下。十七八日与松禅老人(翁同龢)谈两次,老人极赞,亦以非此不可救亡也。原动力须加火以热之。有何妙策见示?”④再而代好友张之洞、魏光焘拟写关于立宪奏稿,通过江浙地方总督将立宪奏折呈上清廷,直接提出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同时将《日本宪法》一书通过人脉关系送至内廷及朝廷重要大臣手中,希望保守派认识到宪政的优势之处。保守派铁良就曾收到张謇的《日本宪法义解》。还办社、利用报纸杂志等宣传立宪思想。张謇积极地利用自己在政商等方面的社会关系推动宪政立法,态度由最初的温和逐渐转变为激进。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正式进入预备立宪阶段,他几年来苦心经营、奔走呼号的立宪大计,有了初步结果。同年张謇与郑孝胥、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预备立宪公会在宣传宪政和催促清廷加快实现立宪步伐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二、儒者的小转变——立宪到共和

张謇响应清政府1907年筹设谘议局的谕旨,积极参与江苏谘议局筹建工作并在成立后担任议长。张謇想通过江苏谘议局实现自己的立宪主张,在管理江苏谘议局中多借鉴西方宪政中的思想和模式,但与清政府想把谘议局作为统筹控制舆论和地方治安的想法不尽相同。张謇通过江苏谘议局实行立宪主张的方法:第一,从地方立法上确保谘议局的法律地位,并用地方立法确定机构立法权力。张謇在谘议局第一届常会上提出《本省单行章程规则截清已行未行界限分别交存交议案》,要求“凡属本省之单行法,自应由督部,抚部院交议,或由议员自行提议,经本局议决后,呈请公布施行,始为有效”。从立法上肯定了江苏谘议局在江苏的立法机构地位。“行政命令权以外,凡含有法律性质之章程规则,应由本局议决之”⑤。第二,从地方监督上要求江苏谘议局与地方督抚成为相对独立又互相行使政治监督的机构。张謇作为江苏谘议局议长向宪政编查馆致电:“立宪政体,议政行政,互相维系,义无轩轾。查公牍往来,中则上达,札属御下。若督抚对于谘议局概用札行,是议局法团几等诸行政下级官厅……若督抚于谘议局用札,而于京堂翰林之议长则有用照会,是直重个人这资格而轻化共之法团。谘议局之地位从此尚能确定乎?”⑤为了让清政府放权让地方自治,通过谘议局实现“地方自治”的地方民主政治,更为了确定谘议局的行使权利,要使谘议局能够行使监督权和地方督抚的行政地位平等,张謇领导江苏谘议局与两江总督张人骏等地方官僚争夺谘议局地位,江苏谘议局就税收支出问题及筹设劝业共进会等问题与张人骏发生多次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出面调解后以谘议局表面胜利结束。在江苏谘议局存在的两年多时间内,张謇带领知识分子出身的资产阶级工商人士们为在中国走君主立宪方式救国道路进行多次探索实践,利用谘议局的地位权利实行“地方自治”,张謇及议员们既为民族资本家又为地方士绅,这是时代所赋予的双重身份,开启了近代地方民主政治的新局面。

张謇的宪政思想指导的最大诉求——请速开国会运动。作为这次请愿活动的主要策划者,早在1906年,他就先后成立“江苏立宪学会”“宪政研究会”“预备立宪公会”等宣传宪政,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张謇在为江苏谘议局争取地位时,也在上海与十六省谘议局代表商榷并为请愿运动拟写了《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陈述开国会的原因多为国情需要,国家的危难及建立责任内阁的需要和意义。张謇在意见书中“故救急之法,唯有请明降谕旨,声明国势艰危,朝廷亟欲与人民共图政事,同享治安,定以宣统三年召集国会”基本定下了采用和平方式请愿。1908年1月,张謇联合各省谘议局组织谘议局国会请愿联合会,派请愿代表团到北京向都察院呈递由张謇亲自修改的请开国会呈稿,最后第一次请开国会请愿运动由于未受到清政府的重视而结束。张謇在幕后指导了请愿活动的进行,联合中国绅商及立宪派、开明官员提出君主立宪的政治要求。

张謇继续坚持筹备二次请愿,联系各省立宪团体联名上书宪政编查馆,同时代表团继续留京请愿,安排江苏谘议局议员们到各地演说游说民众。两次请愿运动失败是在张謇的预料之中的:“得请则国家之福,设不得请,而至于三至于四至于无尽,诚不已,则请亦不已。”①(128-129)1910年8月,张謇幕后组织在北京正式成立各省谘议局联合会,使之成为领导全国立宪运动的统一机构。鉴于前两次请愿的结果,在“群望三请”呼声下,第三次请愿运动较前两次运动规模大、范围广、层次多。先是各省呼吁举行民众上街游行活动,再是带着数百万民众签名向各省督抚请愿,最后各省代表带着本地各个阶层人士签名到北京请愿,多方上书给摄政王、都察院和资政院等。江苏谘议局利用舆论压力:“务请贵局(直省谘议局)联合各团体各代表如期到京,以便联合资政院议员,于开院时续行陈请。”⑥(1271)清政府迫于形势,同意缩短预备立宪的期限。虽与请愿主张有所差距,但已是清政府的极大让步,就此结束开国会请愿运动。

张謇的儒家政治思想和西学东渐后的君主立宪思想在数十年对君主立宪的宣传奔走中找到了新的转折点。立宪主张在责任内阁被异化成皇族内阁后,张謇彻底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张謇顺应时代的潮流,响应民主共和,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职位。

三、结语

张謇的立宪观仍在改良主义的范畴之中,张謇的政治思想理论还保留对皇室的敬畏,虽然他看到了清廷的腐败没落,但是他所接受的传统思想中反对皇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张謇是状元,在发展实业方面受到过政府的支持。张謇虽不保守地学习西方立宪制度,但也不激进地选择革命道路。他了解现实必须改革,又知道改革的困难。他既要改革又要持重,既不背君恩又要照顾民族利益。但是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让张謇对于君主、清廷感到失望,让他在辛亥革命后转向共和。

在清政府统治时期,张謇持士大夫仕途上升的传统政治思想,保有对君主“君君臣臣”思想的信念。在实业教育的道路上,由于接触到日本君主立宪思想,张謇的改良立宪思想走向成熟,由传统政治思想走向立宪思想。辛亥革命前,张謇领导的江苏谘议局及三次开国会请愿运动让民众对清政府彻底失望,也为张謇等立宪派转向革命派的共和思想奠定基础。张謇的政治思想转变并没有脱离时代的影响,是近代大变革下政治思想走向的缩影。

注释:

①张謇.张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②张謇.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35.

③张謇.张謇全集·日记第六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④张謇.致赵凤昌函.张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⑤江苏谘议局.江苏谘议局第一年度报告[R].清宣统三年铅印本.

⑥章开沅,等主编.苏州市档案馆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张謇.张謇日记[A].张謇全集:第6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张謇.日本议会史·序[A].张謇全集:第5卷[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4.

[3]张謇.变法平议[A].张謇全集:第1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4]张謇.致赵凤昌函[A].张謇全集:第1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5]张謇.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A].张謇全集:第1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6]章开沅.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