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霞 梁艳青

摘   要: 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实践育人在“三全育人”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是有效的育人理念。本文阐述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育人和“三全育人”的内在关联性,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并分析研究后,提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途径方法,对这些途径方法在“三全育人”中起到的作用进行表述。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校   实践育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主旨,“立德树人”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在育人方式中,实践育人能更有效地起到教育作用,学生更易于接受。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四十余载的历程,积累了许多管理经验和实践教育理念,也经历了无数次改革与创新,时至今日已具有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和管理理念,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为谁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幺样的人才”是三个重要的、主要的立足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管理的核心,“三全育人”是体现立德树人的有效教育途径[1](31-33)。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教师主导,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实施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全育人”是很早就提出的教育理念,目前更是倡导“三全育人”,“三全育人”顾名思义,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31-33)。“三全育人”无论从教育管理理念的本身,还是教育管理实践,都顺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育人在“三全育人”中重要性及内在关联性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实践育人,相继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和实践育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特有活动。实践是主客体相互发展进行的活动的有机统一。

实践育人是根据实践的含义形成的教育理念,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和方式上更多地将学生作为主体,专业教师和管理教师等作为客体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能力。实践育人由于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现有基础和需求,引导积极参与与自身健康发展和能力提升相适合的实践活动。当然,此活动不仅指课下活动,还包括课上创新课堂的实践活动等,这种认识与实践的良性循环,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够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于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实践育人和“三全育人”有内在的关联性,实践育人理念贯穿在“三全育人”的各个方面,“三全育人”为实践育人提供制度保障和途径方法。

一,在全员育人中,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管理服务人员为学生服务劳动、校友进校为学生做分享等都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这是全员在实践育人。

二,在学生在校整个大学期间,学校都运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实践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贯穿大学四年,也就是贯穿全过程育人。

实践育人模式中所用的途径和方法,例如翻转课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等都是“三全育人”中全方位育人的一部分,全方位育人无论是制度制定、具体执行还是宣传教育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为宗旨进行的育人工作,实际就是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素质提升很有意义。笔者于2019年对所在学校外国语学院的2016级、2017级、2018级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的调研,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践教育确实可以使学生从中收获很多,实践教育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思想文化素质。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实践育人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人才培养主要包括环境育人、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等三方面内容,其中环境育人为基础,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是措施[3](84-88)。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任一维度的缺位都将影响“立德树人”效果[4](88-94)。环境育人、理论育人、实践育人都是全方位育人的方式,这三种方式贯穿大学整个学习期间,即全过程育人,三种育人方式的参与者包含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服务人员、校友企业等,即全员育人。环境育人是由众多的管理服务人员以服务和劳动及广大教师以德立身因材施教营造的良好氛围造成的,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理论育人已经摈除了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由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新型模式,这也是一种实践;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等更是人们传统认识上早已熟知的实践育人。所以,实践育人贯穿始终。

1.全方位育人之环境育人,环境文化育人促和谐。

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美丽的校园环境、温暖的宿舍氛围、和谐的人文环境等会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习近平同志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强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开展美育和劳动教育,建造和谐校园。

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文化育人是一种有效的思政育人方式,主要以重要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三月五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或三月雷锋活动月,五四青年节开展重温入团誓词或其他团学活动,国庆节开展“我与祖国”主题征文等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实践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全方位育人之理论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夯实学识。

理论育人贯穿大学始终,专业教师、通识课教师、思政教师等全员参与。习近平同志曾强调学校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3](84-88)。为了切实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教师将“万卷书”和“万里路”结合起来,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吸收知识,高校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理工科课程配有相应的实验操作课,思政课教师除了讲授思政理论知识外,还组织学生去九一八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历史课教师除了讲授历史理论知识外,还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体验历史文化、走近古迹感受先祖文化,创业基础或经济学的教师带领学生做企业调研报告等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实践育人方式可以更好地夯实学识,大幅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应用理论”的综合能力。

3.全方位育人之实践育人,强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目前,全国各高校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采取第二课堂的完善和管理,通过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学企对接的社会实践、有意义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不断深化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5](172)。每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开展得丰富多彩,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6](56-58),这是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的高校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第二课堂范畴,给予学分制管理,结合大学生成才需求,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这种举措会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实现实践育人。

4.全方位育人之实践育人,以挑战杯等比赛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高校实践育人模式以挑战杯等比赛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育人方式,通过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数学类的各种综合比赛、外语类的演讲大赛、自动化的各种设计比赛、“互联网+”等多种比赛为抓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开题、做实验论证,在比赛进行过程中不断丰富自我,提高创造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低年级为启蒙阶段,高年级为实施运用阶段,专业科研老师指导引领。

5.全方位育人之实践育人,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增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更早地到企业实习实践,能够增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很多大型企业纷纷与高校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企业招揽了符合企业文化的、更快适应企业工作的人才,同时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一种很好的方式。

以上全方位育人措施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同时,学校的专业教师、通识课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管理服务人员、校友企业等全员参与,体现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

四、结语

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途径和方法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参与实践育人的涉及任课教师、思政教师、学生工作者、职能工作部门管理人员等,从全员、全方位各角度体现实践育人。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积极参与实践育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为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筑牢基础。

参考文献:

[1]苗青.“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8(4).

[2]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016-12-08). 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szzsyzt/sxzzgz/index.htm.

[3]寇光涛,岳敏,武镒.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8(4).

[4]文胜利,陈玲.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兼论西南联大的育人经验[J].大学教育科学,2017(5).

[5]孟国芳,张贝,尚冰聪,等.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2016(11).

[6]张金辉,梁博通,基于CIPP模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评价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8).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科研项目“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研究(WJ201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