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华(河北省沙河市北掌学区054100)

在《跳水》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郑卫华(河北省沙河市北掌学区054100)

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呢?对此'教师应根据语文的特点'有意、有机、有度、有序地渗透德育教育。

一、有意渗透

有意渗透要求教师应先熟悉全册教材的知识点'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对小学阶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找出渗透点'最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跳水》这篇课文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课文虽然在船长出现之前'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但目的还是为了体现船长的机智'他正确的思想方法'表现他的冷静、果断。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事件的全过程及当时的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为了体现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一个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孩子的危险'并让学生小组讨论解救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跳水。那幺'怎幺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走进文本'进入惊心动目的场面呢?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跳水》一课情节起伏跌宕'学生乐于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可边描述边画板书(简笔画)'引入《跳水》这节课的学习。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里面都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幺事?在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直奔重点'抓“三笑”扣联系

1.找一笑——故事的起因

学生在刚才的朗读中很快找到水手的第一次笑'也就是句子:“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做出鬼脸'模仿人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这个笑”点出猴子为什幺会放肆?然后'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猴子与水手的联系(取乐——放肆)是故事的起因。故事又是怎样发展的?猴子与孩子又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读二笑——故事的发展

教师出示句子:“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头上'很快地爬上桅杆'水手们都笑起来。”教师可让学生读后讨论、理解:孩子为什幺会生气'爬上桅杆追猴子。孩子爬上桅杆'又会发生什幺事呢?然后'教师让学生在理解“一笑、二笑”的基础上体会三笑。

3.议“三笑”晓得水手、孩子与猴子的联系——故事的高潮

教师出示句子:“水手们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这第三次笑'使孩子强烈的自尊心受到挫伤'而猴子更加肆无忌惮'继续作怪样。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更”字'从中理解。

(三)抓难点'巧设疑问'激活思维'鼓励创新

此时'教师可举行一个课堂活动(在课桌上放上凳子'凳子上再放上一行新华字典当横木)'并让学生实际演示站在高处的感觉'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当时孩子的危险处境。然后'教师应让学生联系实际分析:人在摇摇晃晃时转身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这样可使学生深入体会“险境”。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如火烧眉毛、十万火急、万分危急等。

在抓住难点后'教师应让学生议方法'练思维'明主题。此时'教师可提问:看到这里紧张吗?你想救他吗?你想用什幺办法救孩子?教师可启发学生想想还有更好的办法能救出孩子。有的学生说让水手爬上去救孩子'有的学生说在船上找救生圈、床垫等铺在地上'有的学生说让水手用手在下面接'等等。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探究'最后得出还是船长开枪逼孩子跳水最有把握'也最安全。因海水有缓冲作用'尚有生还希望'这个办法最好。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情境中任意驰骋'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弘扬。这样'学生便会明白在当时特定形势下'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他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这样'既激励求异'又重视求佳'有效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而且'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了语言的训练'又有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并且最大的亮点就是简笔画的板书'不仅让学生一目了然看到故事中的人物之间的联系'又加深了文章的主旨'即遇事该沉着果断'不冲动。

二、有度渗透

有度渗透的度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界限。做任何事'超过这个规定'都会违背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德育教育要掌握一定的度'渗透不到位不行'渗透过度也不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度虽然不能用尺子来衡量点'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可作为依据:一是语文教材'二是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只有当课文包含的思想内涵的那个面层恰好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吻合时'思想品德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住课文思想内涵的度与小学生接受的度的交会点。例如'在学习《跳水》这课时'在让学生自己想救孩子的办法时'教师还应该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而且在回答是否可行时'要让学生多围绕文本来答。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度'在允许学生有自己想法的同时'还应该要求学生以文本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三、有序渗透

渗透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小学生年龄小'思想不稳定'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制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讲课时更应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领会每篇文章的主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特征'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和创新能力。

四、有机渗透

思想渗透教育不能强行灌输'更不能强迫命令'只能通过我们的教育利用课堂这个“工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中求乐。这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语的最好办法。例如'在学习《跳水》这课时'学生懂得了课文以“跳水”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船长的沉着、机智、果断;了解了故事中人物之间的联系'又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从而知道遇事应该沉着果断'不冲动。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融会贯通'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