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摘要】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坚持四个自信与思政课进行深度融合,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树立良好的观念,培养优秀的品质。四个自信指的是,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初中思政教师应当把这四个自信与思政课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的同时也能增强自信,成为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出色人才。

【关键词】四个自信  初中思政课  现状  问题  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040-02

思政课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只有当初中思政教学把教学内容与四个自信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思政课的教学意义才能体现出来,教师应当针对现在思政课堂的教学现状去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发现思政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创新优化思政课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政知识,提高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

一、初中阶段思政课的实际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初中思政课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用更加适合现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思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更能投入到思政知识学习之中,提高初中思政课堂的教学效率。可是在实际的初中阶段思政课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在思政课中融入坚持四个自信的教学重要性,这些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讲课本上的知识,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没有把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这样的教学会失去教学的效用,也更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厌学心理,导致学生的思想与品质不能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对学生之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的思政课中都有运用到多媒体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这样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学生状态之中,可是教师也需要把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程度,不能完全依赖于网络或者多媒体,要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学习,愿意主动配合教师进行思政教学。现在仍然有许多的学校与教师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地位上,教师更是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辅助教学作用,这样不仅不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还会让学生更加厌恶学习,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还要重要,只有当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才是初中思政课真正提升教学效率的时候,才能让课堂更具有质量。

二、初中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教学能力不够专业

在初中思政课堂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决定了学生学习进度与掌握知识程度。只是有许多的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教学能力,因为这些教师不仅没有意识到思政课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而且也没有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学校、教师、家长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学校方面对思政课的安排本来就少,再加上不重视思政课就会被忽略,导致本来就不多的思政课程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师方面应为教师素质的不统一,许多教师只能讲解思政理论知识,无法带领学生深入地进行道德法治实践,这样就会让思政课的教学效率有所下降。

(二)无法为学生营造舒适学习氛围

思政课的教学需要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感悟学习,可是许多的初中思政课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也没有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环境,更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状态进行教学计划安排,这就会导致思政课的教学课堂比较枯燥,学生无法提高学习的兴趣,更不愿意培养教师进行思政学习。教师没有能力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无法从教师这里获得成长与帮助,这样的思政课教学是没有实际效用的。

三、坚持四个自信与初中思政课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坚持道路自信

初中阶段的思政课,其内容中的理论性知识较多,这些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教师要创新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愿意把精力放在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坚持道路自信,更好地学习提升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因为那样的教学课堂是极其枯燥的,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知识点,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失去学习知识的欲望。所以,初中思政教师需要创新现阶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趣味性的内容与互动情节,以此来增强课堂的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师布置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学习思政知识,才能深层地理解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一,教师在讲解思政教材的时候,可以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的接受度就能提高,也会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学生把自己代入到了案例之中,就能真情实感地进行分析理解,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记忆。第二,教师要把课本中的内容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白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培养意义,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成长发展。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少年的担当》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懂得少年人的担当与责任,让学生明白道德品质是做人的基本,法治意识是能让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少年逐渐全面地成长起来,才能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起来。第三,教师可以把教学与多媒体设备结合起来,把课本中的知识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知识,用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多地学习掌握思政知识。

(二)强化教学设计,坚持制度自信

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要融入新的教学思路,这样才能完善教学体系,坚持制度自信,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的学习。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找到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趣味性资料,用这些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对思政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教师还要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本身思政课的安排就不多,教师一定要把课堂中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多地提升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教学辅助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政知识,把坚持四个自信与思政课紧密地结合起来,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例如,在学生学习《踏上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设计故事环节,用一些祖国发展过程中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逐渐进入教学主题,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之中,也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之上,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意义,才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从而喜欢上思政学习。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因此,思政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提升教师素质,坚持理论自信

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的思政教学中,教师应当具有专业的素质与能力,能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坚持理论自信,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师要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还要多关注国家与社会的时事新闻,这些都能成为教学的内容,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够让给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样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与成长都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能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四)营造学习氛围,坚持文化自信

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不论是从道德思想上还是品质性格上,都能体现出文化素养,因此,初中思政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融入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让学生坚持文化自信,更好地完成思政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常会忽略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没有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讨论,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无法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积极地讨论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还能让课堂的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学生更愿意主动进行学习。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初中思政教师要把坚持四个自信与思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晓芳.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学,2021(12):4-8.

[2]文克志.提高初中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策略[J].新教育,2019(1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