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陈良

鸡蛋从外部打开是食物,从内部打开是生命,这就是外力和内驱力的区别。教育亦是如此,只有激发学生从内部打开的动力,才能使教育变得轻松而有效。

一次自习课,我发现几名学生鬼鬼祟祟地传递纸条,收上来一看,竟是描写班中A同学上课打瞌睡的情况,文字下方还配有一幅漫画。就这几行文字一幅图,引得前后桌的同学纷纷在纸条上点赞留言。我本想揪出始作俑者,但看到纸条上的内容时,内心已经佩服起创作者了,眼前这一番景象像极了成人的微信朋友圈。

当初,我们每个人都热衷过朋友圈,分享每天的经历,开心的、难过的、幽默的、新鲜的等等。我想,既然学生也热衷于这样的事件,既然发朋友圈更能贴近现代学生成长的环境,何不放手让“纸上朋友圈”成为班级的一种特色呢?

于是,我开始以纸上朋友圈为中心做了一系列的配套安排:统一朋友圈用纸,学生记录的内容自定,形式不限;班级文化墙中开辟出一块自留地,张贴班级中点赞量高的朋友圈记录;选定每天专门负责收集整理朋友圈的小帮手。几个月下来,满墙的贴纸浸润着每个学生生命成长中真实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所见所闻,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班级的现状。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被唤醒,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主动阅读、留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也蔚然成风。

一、纸上朋友圈,让爱更具生长力

朋友圈的实时记录,不仅是班集体中每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写真,同时也是班集体成长的年轮。个体生命对自由的渴盼打破了秩序控制、话语霸权、思维剥夺和关怀缺失,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通过朋友圈释放成长中的烦恼与不快,平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评论国家大事与身边小事。朋友圈成为学生述说生命经历的一种方式,它能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战胜自己,养成自我完善的良好习惯;更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再是师道尊严或者校规至上等权威话语的顺从者,而成为心灵自由的诉说者,成为与教师在生命际遇平等交流的对话者。

1.朋友圈,正向激励的“聚光灯”

《素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对于朋友圈的内容,我也是遵从这样的道理。刚开始学生的朋友圈如潜伏在教室里的千里眼,大事小事,好的坏的,都能从学生的朋友圈中浮现,但我更多的是从正向的角度关注积极内容。在一个班级内问题永远是存在的,而且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所以,对于学生点赞量大而充满负面能量的现象,我既不会张贴于文化墙,更不会大张旗鼓地去处理,我只专注于他们做得好的那部分,或是给他们提出能做得更好的建议。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成了最鲜活的教育资源。一桩桩一件件浸润着学生微小成长的事件,在朋友圈的点滴记录中,慢慢形成了学生正向发展的聚光灯。因为关注正向部分内容多了,正向的强化在同学们心中有了真善美的价值引领。班级中不文明的行为举止逐渐减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也逐渐增强。久而久之,良好的班风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曾记得刚接手一个班没多久,我的两支“凌美”钢笔不翼而飞,于是我发圈:“亲爱的笔,别藏太久哦,我需要你!”没想到当我收取一天的纸上朋友圈时,发现了一张特别的纸,上面写着:“仅刘老师可见。”出于好奇,我端详着这份纸上朋友圈,没想到下面还黏着一层,撕开第一层封面,下面出现了一段文字:“老师,我是小汪,你的笔在我这儿修仙,因为我觉得它太漂亮,而且我看你用这笔写出来的字也漂亮,所以……”后来,这条朋友圈下边都是我们的互动。之后,我对她一再进行鼓励,她也跟我熟络许多,练字热情、学习热情日益高涨。现在,小汪有事会直接找我谈话,而且让我欣慰的是,她逐渐变得开朗,还不时和班级的同学开玩笑。渐渐地,我发现她的朋友圈的内容更多元化了,有时,她会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并@我回复探讨。纸上朋友圈变成了小汪放松心情、与我真切交谈的纽带。

对于个体同学的正向激励如此,而对于整个班级集体的价值观的引导,我也是遵偱着这样的原则。

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品德等各方面的量化评比虽然有一定的作用,可学生只是被动管理,不能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去,评比结束,学生就会有所松懈。纸上朋友圈不失为打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途径,从内部激发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上进努力的意识与愿望。

2.朋友圈,融合师生关系的“双面胶”

学生每发出一个朋友圈,我都会浏览,对班级现象进行适当的点评,对于学生袒露的困难给予开导,对于良好的言行给予点赞。如此,朋友圈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产生了联结。

每次带领学生排好队一起去食堂就餐,等所有学生拿到餐盘,都有座位的情况下,班主任才能去窗口打饭。常常学生早就吃完,而老师才扒了几口饭。所以,老师们经常会让学生吃完后在食堂走廊整队等待一会儿,然后一起进教室。有好几次,我吃完饭抬头一看,哪里还有班级学生的踪影,大家吃完饭都各自回教室了。想着他们一路上可能会出现的队伍懒懒散散、声音此起彼伏的模样,就怒从心来。但在回教室的路上,我想:就此去批评一番,效果有多大?于是回到教室便发了一个“纸上朋友圈”贴在园地:“出发的时候我陪你们一起,回教室却留我孤单一人……”这样一发,朋友圈的回复逐渐热闹起来。小韩:“随大流的我,突然感觉到忽略你的愧疚在野蛮生长。”小张:“原来我今天也做了回‘不够朋友’的人。”小郑:“‘陪伴’和‘等待’的爱就在身边,细小而真实。”小杜:“所有的爱,都渴望不

辜负。”

在回复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双向奔赴,唯有如此,这样的关系才具有生长力。当我与他们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它便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把老师看成自己的朋友,一旦形成这种关系,教育管理也就变得简单而有效。朋友圈改变了班级管理原有的状态,师生之间的关系如获生长力般,融合融洽。

二、纸上朋友圈,让智慧更具渗透力

学生的学习,其实就像是一棵树的成长,学校就应该是树木生长的环境,提供土壤、养料之类的东西,让每一棵树在阳光和雨露中自然地生长。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树木本身有一种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我看来就应该是来自生命最深处、最底层的那种对于智慧的热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纸上朋友圈对学生智慧的提升渗透在了各个方面。

1.朋友圈,阅读兴趣的原动力

真实多样的朋友圈,有时候恰似学生书本和生活的连接通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时阅读、随时表达的平台,深受学生的喜爱。阅读中,创造各种语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如书中人物心声我来说、书中人物我来评、书中情节我来呈现、书中观点我来谈。朋友圈让书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学生在朋友圈的互相点赞和评论中,不仅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激发了在理解的基础上二次创作的能力,也锻炼了表现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当课外阅读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主动阅读的“原动力”便从此生发,从而真正实现从内部激发出“我要读”的理想状态。

在读《西游记》这本名着时,我让同学们化身孙悟空,为自己发圈。在阅读的那段时间内,悟空的朋友圈与时俱进,实时发布自己的动态,晒取经线路图,晒各类妖魔鬼怪的头像,晒通关文牒,晒取经途中所遇到的各国的国君形象,甚至还晒起了师徒四人做核酸的图。有的同学甚至不过瘾,反复看西游记,反复斟酌发圈内容,就这样,学生在当初的浅层次的阅读——只关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看到细节与结构,学会比对与分析,看到力透文字的感情,真正实现了自我需要层次的深度阅读。

2.朋友圈,写作素材的“万花筒”

小学生的作文应充分尊重我手写我心,让儿童发自内心地想写、愿意写、乐意写,写自己所追求的、欣赏的、感动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纸上朋友圈不限制内容体裁,与生活实际相连接,校园趣事、生活趣事,开心的、委屈的,熟悉的、陌生的,课内的、课外的,身边的、道听途说的……字数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从最初写一些生活中、身边发生的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慢慢地,逐渐融进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曾经的无话可说、无素材可写,在“朋友圈”的带动下,思维被慢慢打开。学校的海棠花,飞进教室的一只蜜蜂,校门口那不戴口罩接孩子的家长……都成了学生笔下鲜活的素材。大家把写好的文案分享到朋友圈里,会得到很多同学的点赞或者留言。同伴的认可和欣赏,给学生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力量。

每天我都会安排一定时间全班刷圈,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不但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留心观察的习惯。朋友圈中的一件件事也成了同学们写作文的鲜活的素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写作之路,从发圈开始。记录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只要记录的时间足够长,在某个单点记录的内容足够多,就很容易形成体系。假以时日,学生的朋友圈文化墙就成了一个写作素材的万花筒。每一个文字,每一张照片,都在闪闪发光。

阅读写作得到纸上朋友圈的助力,真正实现了1+1>2的理想。纸上朋友圈,打开的是学生内在的动力,阅读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写作也不是无本之木般的“应付差事”。纸上朋友圈似有一股“渗透力”,激活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

3.朋友圈,思维启迪的“好途径”

生本理念下,我们的课堂应立足服务学生的将来而教。在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时代,学生如何才能不被动接受信息、人云亦云?我建议利用纸上朋友圈,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比如,从身边的小事家事起,再慢慢把关心的视角延伸至国家大事。刚开始,学生只关注对事件本身的陈述,但几个月下来,留言板块逐渐开始出现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大家慢慢地从不同角度学会分析事件。学生渐渐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不再是唯师、唯书的“乖”孩子,不再是带着空空的脑袋跟着老师走,而是有自己的思想。朋友圈,真正成了促发孩子的思考,激发表达愿望,点亮思维之光,唤起智慧、理性、包容性的较好的途径。

纸上朋友圈相遇班级管理,成就了一番自主的模样;纸上朋友圈相遇师生之间情感,铺就了一条绿色的通道;纸上朋友圈相遇课外阅读,激发了主动阅读的内驱力;纸上朋友圈相遇习作,灵感不请自来。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生命之间的对话,我选择将纸上朋友圈作为我们与学生对话的路径,在这条路上我们一路研究、一路实践,逐渐收获爱与智慧的力量。

刘 琴   江苏靖江滨江学校,高级教师,靖江市优秀班主任。

陈 良   江苏靖江渡江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市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