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伟 李丹

[摘要]鉴于大学生创业现状,文章依据区域产业与创业之间相互促进的理论,从产业对接视角指出当前校地协同在机制、路径、平台、地域及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产业创业协同工作机制、健全产业创业协同路径、拓展产业创业协同平台、打造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构建产业创业协同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对策,以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质量“双低”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产业;校地协同;大学生创业

[作者简介]刘士伟(1978- ),男,辽宁辽中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讲师,硕士;李丹(1984- ),女,吉林德惠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辽宁  葫芦岛  125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高校毕业生流向与五大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协同演化机”(项目编号:L19CRK001)、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培育研究”(项目编号:L19BSZ073)和2018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L18ASZD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2-0054-06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我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对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地方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各方对大学生创业工作一直进行着有益的尝试,但地方政府和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创业在产业集群中发生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孤立地区,企业集群也对创业具有正向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注重教育与产业结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率先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在引领区域创新创业方面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形成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范“硅谷”。因此,从产业对接视角研究我国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1.能够推动大学生创业质量及创业率双提高。麦可思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22.7%),高职高专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12.3%)。数据表明,大学生更愿意在自身所熟悉的教育、零售等产业内创业,包括现在农村大学生、退役士兵等热衷的返乡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及农业服务等方面的创业也是此种体现。因此,基于产业对接视角把区域产业发展贯穿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学习实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思想教育等方面,实现学生培养与区域产业融合,推动大学生由其所熟悉的教育产业、零售商业、餐饮行业等领域创业向专业相关的区域产业领域创业转变,创业方式由当前“小打小闹”的作坊式创业向“知识科技”的产业式创业转变,推动大学生创业质量提升,孵化出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区域产业高质量创业还能形成“羊群效应”及区域大学生产业创业文化,推动更多大学生在区域产业内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率。

2.能够推动高校所在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有效地把区域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创业绑定在一起,大学生创业与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融合,能够推动区域现有产业进一步集聚和发展。做好大学生创业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还能培育区域新兴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斯坦福大学形成的硅谷为例,斯坦佛大学从20世纪中期在校园及周边区域不断培育出世界领先的微电子、IT及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全面推动硅谷地区的经济发展。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由斯坦福大学企业家创办的企业每年收入为2.7万亿美元。自建校以来,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和校友已经创建了39900家企业,如果这些企业按照一个独立的国家进行统计,将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因此,把区域产业发展和大学生创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更强、特色产业发展更好、新兴产业发展更快,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能够推动高校自身快速发展。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是提升高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能够推动高校各学科专业对区域相关产业的支撑服务,是高校自身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能够将区域产业创业教育融入学生的课程教学、就业创业、科技创新、实习实践、思想教育等维度,促进高校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同时,也对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招生就业等工作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助推我国高校自身向创新创业型方向快速发展,提升我国高校在世界的地位。基于产业对接推动大学生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的提升,还能为高校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为地方高校自身办学资金的社会募集创造社会基础。美国斯坦福大学1951年在校内成立斯坦福工业园区,推动校地产业融合后,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由一所普通大学发到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的第二位。因此,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对促进我国高校自身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能够推动校地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和高校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校地协同发展的尝试,但校地协同发展的效果不理想。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既能满足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高校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符合校地双方的核心诉求,是推动校地协同发展的有力措施。特别是能够改变当前因大学生创业多为技术含量低项目,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有限,政府主导校地协同的意识弱化,校地协同形成趋向形式化的现状。产业对接推进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校地协同发展的路径和载体,有利于实现高校学科专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充分调动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各方的协同积极性。因此,做好大学生区域产业创业对推动我国校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1.协同机制不完善。因为地方政府和高校在管理体制与隶属关系方面的不同,它们之间价值、属性、功能等的差异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耦合问题,使得我国校地协同始终处于一种松散式协同,协同效果差,协同机制亟待完善。目前,众多学者提出的由政府主导建立校地协同大学生创业协同机制,仅仅覆盖显性的政府和高校涉及的大学生创业相关部门和工作,忽略了推动大学生创业所需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职业规划、实习实践、思想教育等众多隐性相关部门和工作。因此,从产业对接视角看现行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机制缺少层级和延展性,协同间隙过大,协同链条过短,导致协同的实效性差,甚至会阻碍校地协同开展。

2.协同平台不全面。地方政府及高校已经建立了众创空间、创业孵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科技园等众多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工作平台,对推动大学生创业起到积极作用。但因校地协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平台由于归口不同单位、目标不同、标准不一,存在资源共享性差、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在建设之初就先天不足,难以形成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合力。区域产业协会及企业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参与度低、存在感差,往往仅在融投资方面才涉及区域产业协会和产业企业。因此,现有平台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作用不明显,对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创业的作用也不突出,亟待对现有平台结构进行改造,加强管理,充分融入产业发展要素,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融合。市校企要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打造高校大学生创业与区域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大学生产业创业协同平台,建立大学生产业创业协同路径,充分运用大学生产业创业协同平台发挥区域产业与大学生创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3.协同地域不合理。多数地方政府建立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服务中心等机构,往往与区域内高校空间距离较远。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由于区域内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只能与异地发达地区名企建立校企发展联盟和创业基地。大学生在校学习任务重,在初始创业阶段,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因此地域上的距离弱化了大学生进入创业平台创业的积极性,学生更喜好在校内及学校周边进行创业活动。地域的距离也使高校缺少构建开放式商业气息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外部环境,制约大学生创业的自主性。高校自身建立的大学生科技园又因缺乏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对接,对推动大学生创业质量及创业率提升作用有限。因此,校地应贴近高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大学生创业协同工作,积极探索在高校周边构建区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培育区域新兴产业,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硅谷”,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4.协同教育不到位。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校内学习生活上,高校和地方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产业教育模式,高校学生教育与区域专业相关产业发展联系松散。因此,大学生对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认知不够深入,校地大学生产业创业教育协同工作亟待加强。校地产业创业协同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开展的创业课程缺少区域产业内容,创业课程没有围绕区域产业创业进行教学,缺少区域产业发展前景及创业案例。第二,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与区域产业脱节,缺少合作渠道。第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战,不能形成教育合力。第四,思想教育缺少产业教育背景,校地面向师生对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另外,原来部属院校行业特色弱化,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与其特色产业对接。因此,校地应协同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产业创业教育体系,有效引导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

三、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1.完善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大学生创业工作机制。目前,校地协同大学生创业工作机制主要局限在政府与高校创业相关部门的协同,而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大学生创业工作机制,则要求延长协同链条,扩大协同范围,建立基于产业对接的大协同工作体制,将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的众多政府部门与高校学生课程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思想教育等部门及二级学院共同纳入大学生创业协同之内,注重区域产业链与高校的专业链、教学链、科研链、创业链之间的协同。

建立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大协同工作机制。第一,政府、高校及行业协会在各自内部构建基于产业对接的大学生创业协同机制,分别捋顺各自内部众多部门机构之间的大学生创业工作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机构负责大学生产业创业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形成自身的一体化大学生产业创业工作机制。第二,建立政府、高校及行业协会之间推进大学生创业的顶层协同机制,制定基于区域产业对接的协同框架及总体目标、工作计划、各方任务职责及考核办法等,并设立协同常务组织机构,协调推进各方工作,不断查找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第三,建立政府各部门机构、高校各部门及院系、行业协会及企业之间的各类混合交错的中间分支协同机制,将制定的协同框架、总体目标、工作计划等细化分解给相应的协同部门机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自身的协同工作任务,促进区域的产业链与高校的专业链、教学链、科研链、创业链紧密协同对接。第四,围绕高校学生与区域产业企业建立大学生产业创业的微观协同机制,如建立国贸专业学生+兴城泳装电商企业家创业俱乐部,通过微观协同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和产业企业参与大学生区域产业创业的自主性。第五,建立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主导产业与大学生创业的校地核心协同机制,制定区域各类产业与对应的各专业大学生创业协同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操作方法,实现大学创业与区域产业有效对接,共同发展。综上,最终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紧密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产业创业机制。

2.健全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大学生创业工作路径。校地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协同路径一般存在于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及创业服务等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三个方面。而从产业对接视角构建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路径:第一,结合区域产业重构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协同路径,在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服务等方面的协同路径增加区域产业属性,在涉及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融投资、布局等方面融入大学生创业元素,使大学生创业路径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进行。以兴城泳装产业与大学生创业之间的政策协同路径为例,在校地协同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时要融入兴城泳装产业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促进政策;同时,政府在制定兴城泳装产业发展政策时要增加对大学生在泳装产业创业的支持政策,实现大学生创业与区域产业两者政策协同,推动大学生在兴城泳装产业创业。第二,构建推动大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的前期基础协同路径,主要是做好校地的学科建设链、教学实践链、产业创业教育链等链条与区域产业发展链之间的对接,在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布局、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用人要求、学生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企业技术需求、学生实习实践与区域产业企业生产管理销售、毕业生就业与区域产业人才引进、学生就业市场与区域产业企业招聘市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日常思想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维度构建大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的前期基础协同路径。第三,构建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与大学生创业的重点协同路径,以重点产业推动大学生创业,使大学生全面参与到区域重点产业进行创业,快速推动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通过上述校地产业对接路径,推动大学生在学习、实习、实践、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全面融入区域产业,实现大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

3.拓展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大学生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协同平台是推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及高校已经建立的众创空间、创业孵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科技园等平台对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产业对接视角完善产业平台,第一,建立大学生区域新兴产业创业孵化平台。运用产业与创业相互促进的科学理论,将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创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校地资源共享,不断孵化新产业,实现校地协同快速发展。第二,建立大学生区域特色产业创业平台,将大学生创业与区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区域特色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外部环境,带动大学生投身于区域特色产业创业,并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集聚与升级。第三,建立大学生区域主导产业创业平台。主导产业较为成熟,产业链长,适合众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创业。区域可能有多个主导产业,每个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大学生主导产业创业平台必须具备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能够将高校多个相关专业纳入各主导产业平台,适合每个产业。第四,构建产业专业学生联合培养平台。校地围绕产业链与专业链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发展与区域产业结合,实现区域产业贯穿高校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大学生对区域产业从认识,到熟悉,再到创业的良性过程,为大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奠定基础。此外,对现有的众创空间、创业孵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等大学生创业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建立其与区域各产业对接工作办法细则,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和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还可建立校地协同创赛平台,以创代赛,推进实创,充分改造之前“赛而不创”的大赛平台。大赛时间由现在的1~6个月延长至1~2年,赛程由一般的“初赛、复赛、决赛创业大赛”向产业企业设立项目或“学生自创项目+企业风投”的区域产业实创大赛转变,成功项目直接入驻高校大学生科技园或相关产业园区。

4.打造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硅谷”是校地协同打造区域新兴产业基地及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圈的典型代表。美国超过150个类似的科技工业园区极大地推动了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大学生创业工作,使得美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质量始终名列世界第一。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为了自身的发展将闲置的校舍或空地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工商业界,在校园逐渐形成工业园区即现在的“硅谷”,孵化了众多“独角兽”企业,使得区域产业与高校发展完美融合在一起。我国的中关村、武汉光谷、新竹、张江等成功模式也值得借鉴。特别是张江模式,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等高校为园区产业企业发展提供研究成果、技术支撑和人才输送,形成多产业集聚与高校学科建设共同发展,使得区域内高校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园区创业。因此,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第一,构建高校大学科技园与区域产业对接渠道,把高校大学科技园建成区域高科技产业孵化器,在高校内校地共同建立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推动高校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的形成,打造开放式商业气息浓厚的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文化,带动更多大学生进行知识经济产业创业。第二,紧紧围绕高校或高校周边区域,校地协同构建区域知识经济新兴产业创业孵化中心、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产业企业发展咨询服务中心、市校企协同发展中心、人才教育培训中心、金融融资服务中心等,为大学生提供近距离的产业创业平台,在高校周边逐渐集聚形成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第三,在高校周边建立区域新兴产业培育基地,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紧密结合,培育一大批新兴产业企业,推动高校周边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形成,提升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质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众多高校新建校区,校园及周边具有较大地理空间,为建立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提供了场地基础。

5.构建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地协同大学生区域产业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区域产业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在区域产业进行创业。区域产业创业教育:第一,做到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合。在创业课程和指导过程中融入区域产业创业知识,阐明大学生创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创业课程设置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创业发展模块,解读区域产业内的创业成功案例;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产业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在区域产业的创业意识。第二,做到专业教学与区域产业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融入区域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及现状;经常性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区域经济产业及社会发展报告会,学习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知识;鼓励引导专业教师积极投身到区域产业发展研究和服务中;教学部门组织教师收集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案例替换教科书内案例,增强教学和教材的区域产业性。第三,做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高校应提升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相关区域产业的创业能力,构建创业型大学,推动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第四,做到思想教育与区域产业结合。组织学生深入区域产业开展教育活动,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指导、职业规划中树立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做到以区域产业创业留人,使学生自觉提高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声誉。第五,做到高校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构建校地区域产业实习实践教育协同体系,创新实习实践形式,贴近区域产业,把实习实践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直观感知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寻找适合自身的区域产业创业项目。第六,构建大学生区域产业创业宣传教育体系。在校内建立地方区域产业发展的宣传渠道和平台,通过宣传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相关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的了解,特别是对区域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的认知。

四、结束语

本文从产业对接视角,在地方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层面提出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一些具体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质量“双低”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但因政府、高校在管理体制与隶属关系等方面不同,始终会存在耦合问题,制约协同效率。因此,还需在省级以及国家级政府层面制定推动大学生在区域产业创业的工作机制和具体政策法规,进一步理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好地解决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实现区域内产业经济、高等教育、大学生创业共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功网,罗余才.创业与产业集群的相互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202-204.

[2]许文.斯坦福大学发展模式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70-73.

[3]周志强,亓晶.行业院校战略行为与外部政策的耦合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6-43.

[4]祝东伟.国外产学研合作典型模式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科技产业,2006(12):78-81.

[5]刘士伟,李丹.新时代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0):115-116.

[6]雷文静,夏磊,张新鑫.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9(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