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义 宋莹

[摘要]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和规格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到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调查显示,不同院校、年(工)龄、学历、职称的教师职业技能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对待到企业实践的态度不一,且对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养现状并不乐观。存在校企双方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目的和方式未达成一致,企业对教师来企业实践缺少积极性,学校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从管理体制、政策宣传、激励措施、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师到企业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现状

[作者简介]张俊义(1983- ),男,山西繁峙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宋莹(1964- ),女,山西芮城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宁夏  银川  750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立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项目编号:教职成函〔2019〕14号)和2020年宁夏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十四五”专项规划研究课题“宁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现状、存在问题、管理机制及政策支持研究”(项目编号:NXZJKY2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4-0071-06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由规模发展向优质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在推进高质量内涵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教育质量不尽人意,专业和课程建设同质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区域内行业、产业发展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等问题。究其原因,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是关键因素之一。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双重特征,其决定了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既要具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能力和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也要具备培育学生从事生产、管理等一线工作的专业实践能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政策背景

到企业实践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有效途径。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出《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明确“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①。同年年底,《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指出,“采取考察观摩、技能培训、跟岗实习、顶岗实践、在企业兼职或任职、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等形式,组织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的企业实践”②。为确保该计划取得实际成效,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又进一步印发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就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提出了管理要求。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着力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以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③。显然,近年来的政策推行都为高职院校教师对接产业、对接1+X职业能力标准、开展企业实践锻炼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现状调查

(一)调研设计

1.研究方法。以宁夏高职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共发放问卷638份,回收问卷638份,有效率100%。

2.问卷说明。调查问卷共设计25题,1~24题为单选题,第25题为多选题。其中1~6题为教师的基本情况,7~8题为教师的职业技能情况,9~17题为教师企业实践现状,18~22题为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养现状,23~25题为教师企业实践问题调查。

3.调研对象。宁夏共有高职院校12所,其中8所高职院校和1所三本院校(高职层次仍为该校办学主体)参与本次调查,覆盖了当地65%以上的高职院校,受访教师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结果分析

1.教师职业技能情况。从总体来看,各院校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有关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能否满足相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这一问题时,受访的9所院校中,最高有85.96%的教师、最低有45.24%的教师做出了肯定回答;关于成为一名教师前,是否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一线工作是指从事与所学专业、所授课程直接相关的有一定技术技能水平的实践性工作)这一问题时,受访的9所院校中,最高有73.33%的教师、最低有42.86%的教师做出了肯定回答。

第一,就年龄而言,31~39岁的教师对自身职业技能情况认可度最低,此年龄段的教师中仅有53.94%认为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能满足相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51.97%的教师表示在高职院校工作前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此外,在其他年龄段的教师中,也有20%~40%的教师认为自身职业技能情况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各年龄段的教师对于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就工龄而言,工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对于自身职业技能水平认可度是逐年上升的,但在企业一线实践经验方面基本保持不变。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并未对教师是否具有企业实践技能经验提出刚性要求,而教师对职业技能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技能层面。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的入职门槛虽然在不断提高,但针对教师职业实践方面提出的要求并未很好落实,导致教师职业实践技能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见表2)。

第二,就学历而言,调查的638名教师中98.7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53.29%是本科学历教师,45.14%是硕士学历教师。76.47%本科学历和58.68%硕士学历的教师认为自身目前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能够满足相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62.65%本科学历和55.21%硕士学历的教师表示在成为教师前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但总体来看,教师学历与职业技能水平并不成正比,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反而弱于本科学历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第三,就主讲课程而言,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幅度相对较高,但专业基础课、实训课和其他类型课程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幅度明显偏低,原因在于主讲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技能专业性相对较弱,提升途径相对宽泛。就职业技能储备和职业成长而言,入职年限较短的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分别提升了7.17%和6.16%,入职年限较长的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分别提升了13.74%和22.59%,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在入职后职业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年均提升幅度较小,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2.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情况。从总体来看,共有436名教师近三年参加过企业实践,占受访对象的68.34%,其中74.61%的教师表示到企业实践是为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84.95%的教师认为在企业的实践锻炼对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提升有实质性作用,61.29%的教师表示企业欢迎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94.83%的教师表示愿意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但其中有36.36%的教师认为企业不欢迎教师来企业实践锻炼,67.55%的教师认为在企业的时间锻炼安排很充实,有59.72%的教师表示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能直接参与到企业具体工作里。

第一,从年龄来看,处于31~39岁年龄段的教师,近三年参加过企业实践的人数最多,占近三年参加企业实践教师总人数的41.28%。39岁以下教师中,299人认同到企业实践是为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占持相同观点教师人数的40.60%,260名教师认为能直接参与到企业具体工作里,占可以参与企业具体工作教师人数的68.24%。此年龄段的教师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成熟期,专业能力强、精力充沛及职业成长与发展期望大,调研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从工龄来看,不同入职年限的教师近三年参加过企业实践的比例相对比较均衡,比较突出的是入职年限在10年以下的教师中,264人认同到企业实践是为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占持相同观点教师人数的55.46%,231人认为能直接参与到企业具体工作里,占可以参与企业具体工作教师人数的60.63%。主要由于院校毕业生仍是高职院校聘用教师的主要来源,新教师在入职后教学技能、职业实践能力偏弱,职称偏低;同时,入职年限在10年以下的教师正处于职业适应和成长期,从技能提升和职业晋升角度考虑,两者都对到企业实践锻炼有刚性需求。

第二,从职称结构来看,近三年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中,329人具有初、中级职称的教师,占具有初、中级职称教师总人数的69.12%。初、中级职称的教师中,350人认为到企业实践是为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299人能直接参与到企业具体工作里。一是因为这些教师有职称晋升的刚性需求,二是因为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职业成长需求,高职教育要实现其职业性与教育性的高水平融合,必然会对教师的复合型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职业成长规划中,到企业实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

从主讲课程来看,主讲专业基础课的教师近三年参加过企业实践的人数最多,共308人,占近三年参加过企业实践教师总人数的70.64%。主讲专业基础课的教师中,313人认为到企业实践是为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257人能直接参与到企业具体工作里。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专业课程紧密对接产业,贴合生产实际,既要求教师具有专业实践性,又要求其具有职业体验性,使得主讲专业课程的教师对企业实践主观能动性以及需求最强。

3.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养情况。第一,在校企合作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51.88%的教师认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愿意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教师中,也有50.41%的教师认为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不同院校对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评价也有较大差距,在认同企业积极性方面,有的院校达71.49%,有的院校却只有14.29%。近三年参加过企业实践的教师对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认可度仅为52.75%。究其原因,校企合作建设实施不能单纯依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能否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是影响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

第二,在校企合作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方面,73.67%的教师认为目前开展的校企合作工作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了便利,近三年参加过企业实践的教师对此持认可态度的比例为78.67%。在不同的院校中,最高有87.23%、最低有42.86%的受访教师认为校企合作工作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了便利。79.31%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的校企合作企业愿意接纳教师定期来企业实践锻炼,68.03%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的校企合作企业会定期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来校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或参与指导校内实训教学。不同的院校中,最高有86.38%、最低有35.71%的教师认为校企共建的教师流动中心在教师培养上发挥了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师资队伍,既简捷又高效,校企合作也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在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保障下,各高职院校均制定了相应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

1.校企双方对教师企业实践目的认同不一致。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目的是使教师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生产组织过程、职业能力要求、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工艺与技术等,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实践教学搜集素材,并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晋级等硬性指标要求。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接受教师来企业实践是希望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能参与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获得更多政策优惠,甚至是带来新技术,或者能为工人开展技能培训,使企业获得额外发展与盈利。

教师希望在企业实践期间能融入企业生产过程中,并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平。如果教师的企业实践目的并未得到企业的理解和认同,则会偏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目的,导致实践形式单一,考察观摩居多,与企业生产融入程度较浅。在本次调查中,多达72.41%的教师表示校企双方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式和需求不一致。

2.企业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缺少积极性。第一,企业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够且落实难,缺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识与责任认知。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政策,但在本次调查中,仍有62.54%的教师表示企业接受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国家配套政策难以落实或欠缺。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发展的重心在于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对于国家政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产业规划、税收改革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重视,导致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政策难以贯彻落实。二是学校和企业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之间围绕职业教育发展本身缺少协调和工作机制,故而难以同频共振,不能形成促进企业积极接受教师来企业实践的合力。

第二,地方在落实国家关于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关政策上,对接受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企业主体缺少可实施的利惠政策。从宏观上来看,国家在推动相关政策落实方面,从强制性命令转变为利益诱导性机制,紧跟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实现与时俱进。但是,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政策上,缺少相应配套和细化措施,没有明确界定企业的责权利,导致接受教师实践培训的企业缺乏可操作的机制和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渠道不顺畅。在本次调查中,61.60%的教师表示企业接受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意愿低;31.19%的教师表示在企业实践锻炼时,没有合适的企业可以选择。

3.学校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粗放。第一,作为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组织者,学校虽然重视这项工作,但缺乏长期规划设计和定位不清晰。学校推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更多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号召,而教师往往出于职称评定、晋级及考核等目的参与短期企业实践,学校和教师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存在诸多误区。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到企业实践具有极强的自我导向性,只有教师明确自身需求,才能找到专业发展与企业实践的结合点。如果教师不是主动接受企业实践,那幺企业实践目的就会偏离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需求,企业实践对于教师而言反而是一种负担。

第二,学校缺少独立管理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部门,学校较少统一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大部分教师需要自己联系实践锻炼企业,而且学校对于教师到企业实践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考核管理没有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第三,高职院校师资紧张,为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长期实践存在困难,只能安排教师在假期到企业实践。同时,学校缺少保障和激励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专项经费,使得教师对企业实践表现出了疲于应付的现象。

(二)建议

1.优化管理体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出台地方激励政策,制定可操作性的制度。第一,教师到企业实践需要校企双方深入合作,密切配合,而校企分属不同的上级主管部门,需要政府在管理层面制定关于校企双方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协调体制,成立能够协调解决跨部门管理难题的组织机构,从源头上实现校企统一管理。

第二,以国家实施“双高计划”为契机,加大面向企业的政策宣传力度。相关部门要不断促进企业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出台相应的激励举措,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师培养的积极性;对相关行业、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且明确企业在支持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责任与义务。

第三,完善和强化学校关于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度,学校可以成立教师可持续发展中心,做好教师实践培训和职业成长管理工作。发展中心负责制定教师职业发展长远规划,细化教师年度企业实践个性化安排与设计,科学合理编制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安排表。同时,从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工资福利、津贴发放等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制定差异化、具体化和可操作的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考核制度,激励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实践。

2.依托主管部门,加大专项经费保障,制定监督考核机制。设置专项经费既有助于明确校企双方在教师企业实践中的共同主体责任意识,督促校企合力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工作;也有助于教师在企业实践时,明确校企双方对教师的培训、监督权力和义务。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组织,企业为教师实践提供必需的办公、生活条件和人力支持,相关政府部门也应按照实际情况给予企业专项经费支持或者荣誉奖励。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也应有专项经费确保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工资待遇不变,并按照工作成绩给予奖励和表彰。企业应将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学校应将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校企双方主管部门可对学校和企业参与教师实践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以保障教师企业实践的成效。

[注释]

①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教师〔2016〕3号)[Z].2016-05-13.

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Z].2016-11-03.

③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9〕6号)[Z].2019-09-23.

[参考文献]

[1]王成福,邵建东,陈海荣,等.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46-151.

[2]吴芳,郝理想,吴建娈.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79-83.

[3]李天航,王屹.突破转化阻力: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J].成人教育,2020(6):53-57.

[4]徐春妹,方健华.理念制度方法: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式的系统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8(26):50-54.

[5]谭宏,李守林.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63-66.

[6]冯旭芳.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8(3):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