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 胡碧月

“三优化”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做法及体会

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 胡碧月

我园活动场地小,班生额大,人均只有将近一平米的户外活动场地。以前老师们都担心带幼儿到户外体育活动不好组织容易出安全事故,所以,觉得还是少开展甚至不要开展为宜。结果户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或者只停留在计划上,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及质量得不到保证。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二十三条提出:“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将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规程》《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的指导精神,近几年来,我园克服困难,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笔者从优化时间安排、优化空间利用、优化材料投放三个方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优化时间安排

运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位幼儿在园的户外活动时间应有保证。我想:当狭小的空间无法改变时,那就改变思路创造条件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于是,在时间安排上做了一次次的尝试和调整。

第一次尝试:将幼儿园11个教学班分成五拨,每天早上7∶50~8∶30这一时间段安排一拨开展,每位幼儿每周能轮到一次户外体育活动。如:星期一为大一、大二班;星期二为大三、大四班;星期三为中一、中二班。

初见成效:整个校园活了,每天早晨一进幼儿园能看到孩子们开心、自由活动的身影,由当初只停留在计划上的户外体育活动到这样的尝试,幼儿真正有了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但不足之处是没有真正落实《规程》所提出的:“每位幼儿每天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的要求。

第二次调整:将相同的11个教学班分为五拨,每天分五个时间段,即:上午三个时间段(7∶50~8∶50;8∶50~9∶50;9∶50~10∶50),下午两个时间段,这种安排已将早操与户外体育活动整合在一起。

调整后:初步摸索出一条相对适宜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安排;保证每位幼儿每天有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

不足之处是虽然操场上每天有五个小时都有幼儿活动的身影,但时间安排过渡比较紧,有一个环节稍微疏忽下一环节就受到影响。

第三次调整:将原来的五个时间段缩成四个时间段,上午分三个时间段,下午一个时间段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第四次调整:即调整为每天三个时间段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每个时间段有3~4个班活动。

由当初只停留在计划上的户外体育活动到真正落实纳入课程管理这一过程走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从管理角度来看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二、优化空间设置

《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让幼儿开心、自主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我们充分拓展和利用幼儿园窄小的场地和空间。

1.拓展空间

想方设法改善办园条件,尽量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如:将升旗台、围墙底下的花圃以及后操场(沙、水池旁边)的小型滑滑梯移开、整平,然后铺上悬浮地板;将一楼办公室外墙墙面安装上篮球框并进行布置,设为投掷区;利用围墙与滑滑梯之间不宽的空间,种上百香果,密密的棚架下面是孩子们中场休息的好地方。

为保证户外体育活动安全开展,材料摆放区的设置是关键,为便于幼儿取、放材料,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每一个边角地摆放活动材料,比如:车棚与大树连接的地方、教室后方的走廊、办公室与围墙之间不到五平米的空间、橱窗底下、围墙墙根下、屋檐下等都成为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摆放的好地方。

2.规划空间

我们根据场地的特点设计攀爬区、平衡区、跨跳区和综合区等。如:操场中间较宽,设为综合运动区,在综合运动区周围设一些项目空间相对较小的活动区,如踩高跷、梅花桩、跳绳、陀螺、木马、跳圈、踢毽子等;滑滑梯周围设为轮胎滑轮区;后操场是扁长型的,设为赛道、滑板车、足球射门等。

各活动区之间的组合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季节将幼儿运动内容的需要、兴趣及运动能力随机组合,使幼儿获得更多自主锻炼的机会。尽量拓展户外体育活动空间,实现幼儿园体育活动空间的多元利用,促进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优化材料投放

体育器械材料是支撑孩子发展基本运动的载体。为了充分调动教师自制体育器械材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还开展了相应的评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利用废旧材料创造性地制作了一些可供幼儿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的小型体育器械和玩具,如:利用食用油油桶装上调有颜料的水让幼儿挑、抬;利用油桶、海绵纸制作成“舞龙”;零头布缝制的沙袋等。饮料罐、废旧报纸、纸盒子、毛线、奶粉罐、纸箱等都是自制器械的好原料。经常变换这些材料,不仅节能又环保,而且大大地激发了运动的兴趣。充分挖掘体育器械材料的潜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玩,有效促进了材料投放最优化。

另外,结合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投放相应材料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如主题“好玩的纸箱”,收集大小、形状不一的废旧纸箱进行整改或装饰,供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等。

在我园,废旧轮胎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运动材料,关于轮胎的玩法层出不穷。我们开始有将自行车轮胎交叉摆放,幼儿绕着轮胎呈“S”形跑动;有将轮胎不规则或平行摆放,幼儿单、双脚跳;有将小车轮胎逐个挨在一起摆成一条直线,孩子会踩在上面走过或跨走;有将轮胎与梯子配合使用,又变成了练习平衡的器械;有将轮胎成金字塔形堆砌,又变成幼儿攀爬的好器械。总之,一种材料使用方法的改变,让幼儿时时保持新鲜感,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兴趣,在兴趣中发展能力。

“三个优化”的实践使我园的户外体育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轨,现在已纳入到课程管理中。户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增强了幼儿体质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每天一进幼儿园就能看到一群欢蹦乱跳、生龙活虎的孩子们在操场上蹦、跳、跑、投,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被激发出来,也培养了自觉饮水、运动后洗手等良好习惯。与此同时,幼儿运动能力得到提升,体质增强,饭量也增加了,感冒等患病率下降了,获得了体能、智能、交往及情感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2.完善了评价方式。

户外体育活动能打破年龄、班级的界限,自由、自主地选择运动器械和材料,自由结伴,扩大了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教师能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幼儿,是观察、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很好途径。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以评促研,以研促教师的自我反思、调整等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几年来,我们通过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有几点体会:

1.转变观念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尤其是管理者一定要摒弃认为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小事,可有可无的观念;另外要克服唯条件论,如认为场地小、困难多、难开展的思想,只要转变了观念,思想重视了,办法总比困难多,“小空间”里也能做出 “大文章”。

2.合理规划是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保证。要因地、因人、因材料制宜,合理安排时间、空间、人员及活动内容,把户外体育活动列入课程管理,使活动正常、持久、有序、安全地开展。

3.调动教师积极性是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关键。要组织教师学习《纲要》《指南》等文件,提高她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她们的创造性,自制更多的活动器械材料。老师努力做了,孩子们会玩得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