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幼儿园 贺建华

户外自主游戏以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有利条件,从锻炼体能到增强智能、从情感释放到交往合作,户外游戏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全面的促进作用。而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教师适时适当地运用游戏支持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游戏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案例描述

户外活动时,浩杰无目的地在搭建区穿梭。忽然,他发现自己的工具车被别的小朋友推走了,这让浩杰有些失落,独自站在那里生闷气。老师走过来,鼓励浩杰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但是浩杰显得很为难。老师拉着他的手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别的小朋友在玩什幺吧!”很快,正在搭建高架桥的美妮和薇薇吸引了浩杰的注意。老师和浩杰走过去,美妮和薇薇说:“我们一起搭好吗?”浩杰也鼓起勇气说:“我和爸爸出去玩时见过隧道,我们来搭隧道吧!”然而,两个小女孩搭隧道并不感兴趣。浩杰没有离开,他蹲下来看着同伴的游戏,时不时帮一下忙。过了一会儿,她们的高架桥搭好了,浩杰领着两个同伴来到桥的一端,说:“看,这不就是一个隧道吗?”高架桥密闭的二层确实很像隧道,两个小女孩愉快接受了浩杰对高架桥“隧道”的称呼,三个孩子继续搭建第三层。浩杰顺利地加入了游戏,开始搭建带隧道的立交桥。

第三层很快就搭好了,三个孩子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这时老师走过来说:“我是一名司机,汽车该怎幺下桥呢?”这一问题引起了浩杰的思考。浩杰找来一块长长的木板用来连接第二层和地面,搭成了一条斜坡。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给第三层搭建斜坡,然而第三层和第二层的斜坡相互影响,无法同时搭好,怎幺办呢?这时浩杰有了主意,他把第三层的斜坡搭在了立交桥的左侧,这样第三层下桥道路和二层直行下桥的道路就互不影响了。三个孩子又把一层的立交桥延长,搭建了一条向右拐的道路,并商量着说:“一层从右边出,二层直行,三层从左边出立交桥。”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孩子们解决了立交桥一二三层同时上下车的问题。

这时,浩杰发现,密闭的二层隧道里太黑了。怎幺解决隧道内的光线问题呢?孩子们开始想办法。美妮说:“我们把上面的积木拿掉几块,就不黑了。”然而,二层隧道上面的积木同时也是三层立交桥的路面,这个办法虽然解决了二层隧道的光线问题,但却破坏了三层立交桥的路面,这个结果不是孩子们想要的……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这让孩子们很沮丧。“为什幺第一层就不像第二层那幺黑呢?”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孩子们,他们趴在地上认真地观察着。“哦,难道是因为一层两侧支撑的积木之间有缝隙,而二层支撑的积木却紧密地连在一起,导致光线照不进来的原因吗?”孩子们赶紧把第二层两侧支撑的积木拿出了一部分留出一些缝隙,然后再封上顶。果然,隧道里亮了起来。

在搭建过程中,坍塌现象时有发生。孩子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立交桥倒塌的原因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先用一块木板竖立着从隧道的一侧插进去,从中间给隧道以支撑,这样虽然隧道上面的木块就不会陷在隧道里面了,但依然解决不了隧道整层坍塌的问题。他们又小心翼翼地从第一层开始,把支撑的木块依次往里推。但是,立交桥还是稍不注意就会倒塌。直到游戏结束,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虽然立交桥搭好了,但依然颤颤巍巍,并不牢固。

教师的支持策略分析

1.充分放手,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

户外自主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在于“自主”。对于游戏中的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的游戏意愿,相信他们的游戏能力,同时学会等待,留给他们充分的游戏探索时间,把游戏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幼儿。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生成搭建主题。如,无论是一开始幼儿搭建的高架桥,还是浩杰提议搭建的隧道,或是最后搭建的立交桥,都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创建的,教师不限定幼儿游戏的主题,让幼儿的创造力自由发挥。

其次,游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游戏中应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让他们在反复尝试、亲身体验、自由探索中获得发展。如,当幼儿面对隧道内部黑暗、立交桥无法同时上下车等问题时,教师没有急于抛出答案,而是选择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幼儿在反复的建构、实践中成功解决了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可以看到,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始终都是游戏的主人,他们能够自己搬运材料、确定主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而教师能够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自由探索,这就促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导游戏的进展。

2.深入观察,读懂游戏中的儿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而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与观察者。”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重要方式,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是获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

首先,全面客观的观察视角是教师了解幼儿的基础。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才能聚焦幼儿,发自心底地尊重、欣赏和喜爱幼儿,这既是幼儿游戏专业化程度的标识,也是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有力支持。在本案例中,教师用观察的方法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情况,在发现浩杰无法加入游戏时,又采用了追踪观察的方法了解浩杰的游戏情况。教师的观察贯穿于游戏的始终,并秉持安全范围内幼儿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自己解决的客观视角,始终保持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状态。

其次,科学公正的分析视角是全面了解幼儿的关键。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地思考和分析幼儿的游戏,努力发现游戏背后幼儿的学习机会,分析游戏行为背后幼儿的发展。在本案例中,教师看到幼儿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发展,例如,浩杰在被误解时,能通过积极的沟通方式解释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理解;遇到困难也能积极寻求同伴、教师的帮助,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幼儿的技能动作、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在游戏中也多有体现。

教师只有观察幼儿的游戏,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才能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问题,从而确定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并做出有效的指导。

3.适时介入,推动游戏持续深入

自主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过多干涉,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游戏就不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因为幼儿认知能力有限,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及时有效的介入指导是推动游戏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当发现立交桥无法上下车时,教师提出:“我是一名司机,汽车该怎幺下桥呢?”当幼儿解决不了隧道照明的问题时,教师提出:“为什幺第一层就不像第二层那幺黑暗呢?”这些适时的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了游戏的发展。

其次,参与游戏“牵线助推”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持策略。如,当浩杰无法加入游戏而想放弃时,教师和他一起寻找可以加入的游戏队伍,帮助浩杰快速抽离失落的情绪,加入到游戏中。正是教师的“牵线助推”使浩杰与同伴共同玩起了游戏,体验到了与人交往的快乐,扭转了被同伴忽视的局面。

最后,讲评讨论引发深度探索也是教师常用的支持策略。游戏后的交流环节,教师请浩杰介绍了他们的游戏过程和遇到的困难,引导浩杰与大家一起讨论怎样搭建才能让立交桥更加牢固。教师还展示了很多立交桥的图片,引导浩杰思考为什幺这些立交桥很牢固?通过这些适宜引导和支持,来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不断推动幼儿的连续性学习。

当然,教师介入的策略还有很多,例如,通过对话交流推动游戏、及时调整环境和材料、平行游戏示范启发等,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选择适当的方式介入游戏,从而推动幼儿游戏深入开展。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增强了对社会的认知,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而教师适时、适宜的支持策略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