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觅秀街幼儿园 葛恒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含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幼儿在探究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实现着自我成长,而“跑班活动”恰恰可以让幼儿在园内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这里的“跑班活动”是指大班幼儿在年级组六个班之间自由选择班级进行游戏和学习。

为了让跑班活动更加有效,我们以大班主题活动“中国娃”为例,并对跑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审议,主要包括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以便对课程内容、实施策略等作出选择。实践证明,跑班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还可以为幼儿适应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注“前审议”,助推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与幼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幼儿对跑班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鼓励幼儿的这一想法,帮助幼儿克服对于新环境的恐惧心理,各班教师在跑班活动伊始,根据各自的经验和特长,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民族作为代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祖国大家庭”的集体活动。活动当天,教师身穿不同的民族服装,通过PPT向幼儿花样解说与展示了各民族特色,吸引幼儿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来做客,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对不同民族的探究兴趣。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进行民族选择活动。就这样,幼儿的跑班学习之旅开始了。

1.审议幼儿的前期经验

因不了解各班幼儿的前期经验以及跑班幼儿的性格特点等相关情况,于是在整个跑班名单出来之后,各班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份亲子调查表——通过家园互动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对相关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梳理自己的班本化活动内容。

2.审议班本活动内容

因每个班的民族特色不同,教师所预设的问题也就不同。为了帮助教师整体上把握班本课程走向,大班组一起进行了各班班本化课程线索的审议。通过审议,各班对自己的民族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除了集体审议,更重要的是各班教师的班本审议,如,当蒙古族的教师预设好自己的民族线索之后,第二轮的审议更倾向于思考“除了集体教学活动,如何将蒙古族的其他特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这一问题,而通过班本化审议,每个班的民族特色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聚焦“中审议”,助力教师转变观念

1.年级组“中审议”

跑班活动开展一周后,各班教师将跑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在年级组内进行分享与交流,教师代表和年级组长均当场给出指导意见——这些意见既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班本化内容,又能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如,在“满族”班本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对预设的服装内容并不感兴趣,而是对满族舞蹈感兴趣,这使得场面一度陷入僵局。这时候,其他班的教师便开始为“满族”班出谋划策——可以重新设计调查表,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了解满族的舞蹈,然后再设计一些歌曲、舞蹈欣赏等活动让幼儿从各个角度去了解满族舞蹈。

2.班本“中审议”

在每周二的集体课程审议中,几位教师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活动前,各班教师都对班本活动进行了预设,但各班幼儿的前期经验有所差异,他们发现预设的内容根本不是幼儿所需。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发现问题后立即组织了班本审议,审议的内容主要针对如何调整自己预设的活动,让活动真正解决幼儿的问题。而在实际活动过程中,班级教师一旦发现幼儿有新的兴趣,就会不定期地进行课程审议,努力让班本化活动更加生动、有效。这一举措,不仅让幼儿获得了新经验,还让班本化活动更加生动、具体。

3.班际“中审议”

在跑班活动中,除了年级组的集体审议和班本化审议之外,因民族线索走向比较相似,不同民族之间也会进行班际审议。两个民族的幼儿都想研究美食,那幺什幺样的实施流程才能让幼儿更加主动地习得知识?这成为两个班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如,在制作美食这一环节,朝鲜族邀请了有特长的家长参与班际审议,丰富课程资源。

在各种形式的课程中“审议”带来的不仅是教师课程观念的观念,还让教师从关注课程本身转向儿童需要,让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给予幼儿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也让幼儿从以前的墨守陈规转变为现在的大胆创新。

注重“后审议”,让园本课程更加丰富

主题活动结束后,大班年级组进行了跑班活动的分享与交流。幼儿与教师一起对跑班的班本化活动内容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反思。

1.形式新颖,受到幼儿青睐

跑班活动结束后,班级许多幼儿还会追问班级教师:“今天我们还跑班吗?”从幼儿的关切中,教师发现幼儿对跑班活动非常感兴趣,并期待着有更多的活动可以通过跑班的形式进行,这也促使后来的主题活动中继续保留并沿用这一形式。

2.准备充分,确保顺利开展

活动开展的前期、中期、后期,教师都进行了多次的课程审议,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跑班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跑班活动让教师更加关注幼儿,以儿童为本

这次跑班活动历经了三个星期,教师从以前的只会预设,到后面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需要生成活动,实现了教师将关注点慢慢地从书本教材转为“以儿童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为了儿童”“服务儿童”。

4.跑班活动让幼儿更加自信、独立

跑班前,幼儿有各种担忧,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幼儿一开始不愿意到别的班级去,担心面对新教师和新同伴……教师就安排性格活泼的幼儿陪伴性格内向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地去结交新朋友。一周后,“不愿意去别的班”的现象在幼儿群体中逐渐消失,幼儿在相互学习和交往中慢慢熟悉彼此,变得更加大胆、自信。

5.跑班活动让园本课程更加丰富

审议结束后,每位教师结合跑班活动存在的问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将修改后的教案、区角游戏等内容形成文档留存,为后面的年级组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反复验证,跑班活动变得更加有效。

跑班模式的大胆尝试给幼儿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在跑班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幼儿以及全新的班本化活动,这些都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课程审议,不断地改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跟上幼儿成长的步伐,让儿童本位成为教师的理念引领。今后,我们会将“跑班”的经历迁移到户外游戏、室内区域游戏等各类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