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信息在给大学生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们的健康发展,甚至少数学生做出了让社会难以置信和无法接受的举措。大学生是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思想政治觉悟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为此,在无法避开网络带来负面影响情况下,积极探索出一条能够有效较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道路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负面影响;研究对策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上网成瘾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环境的超现实性和虚幻性,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反现实的叛逆行为。网络构造了一个超现实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学习和生存的压力,没有现实世界中的规则和约束。广阔无垠的网络空间,无拘无束的网络生活,精彩纷呈的网络游戏,令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释放了学业压力,忘却了现实生活的烦恼,满足了心理上的种种需求,也使其逐渐偏离了现实生活的轨道,生成了对网络的无限依赖,甚至染上网络成瘾综合症,使其个体的社会和心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5%~10%的互联网使用者患有网络成瘾症。当网络语言、网络思维、网络生活代替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时,人生目标和方向的迷失,社会责任的卸载便成为必然。唤醒沉湎于虚拟世界中的“网虫”,引领他们回归现实,端正人生态度,重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浏览不良网站带来的主要影响

网络信息的庞杂性和迷惑性涣散了某些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李春秋先生曾说:“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锤炼阶段,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再加上,大学生思想活跃,受约束较少,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包容性较强,对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能力较差,鉴别能力不强,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其主流意识形态的碎片化。特别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和政治理念,更是模糊了他们的视线,对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传统道德、民族精神形成冲击或潜移默化的侵蚀和消磨,造成大学生文化家园的迷失和文化根基的断裂,诱发严重的信仰危机。

3.网上“爱情”泛滥成灾带来的影响

爱情对于早已成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就像人生果,难以拒绝诱惑。再加上,高中时代对于爱情的渴望,都希望能在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的另一半。可能是由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还未真正剥离出那一份羞涩,也有可能是对自己心仪的对象难以启齿,而网络在这个时候便为这些渴望爱情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交往的平台,而且在网络世界里还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点击交往。因此,大批中学生因此对上网乐此不疲,在网上寻到浪漫情感。这也不排除一些学生也可能是觉得好玩,上网虚情假意一番。但无论何种动机,都影响学生思想健康及正常的学习。

4.过分依赖网络,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学业和身体健康

迷上网的学生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有时甚至表现出对同学和老师的不耐烦。与同学关系冷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爱进行体育运动,喜欢独来独往,有空就泡在网上,沉浸在网络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彻底地做了网络的俘虏。不仅耽误了大好的学业,由于抵抗不了诱惑,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在生理上,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是一个人身体的黄金时代。若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二.从高校自身出发,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领导,落实绩效考核制度

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挂钩。要为学生思想政治的教师深入学生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工作条件和环境。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

2、教育管理有机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思想教育必须与适当的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高校应当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订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把对学生的伦理劝戒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国内外高校都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通过制定、完善并执行如《校园计算机网络用户行为规范》、《大学生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制度化道德规范,将网络伦理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既有利于明确用户职责和权利,也有利于查证和追究用户责任,对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是非常有益的。

3、提高网络思想教育者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大多用“讲稿+成绩”的方法去衡量学生们的该科成绩,缺乏实际的考察调研。新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是“网盲”,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三.从社会参与出发,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学长以一种监督员的的身份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

不少的大学生家长只是学生的“取款机”,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基本上都是“钱够不够用”之类的,还有就是“叮嘱孩子努力学习多加保重”。不是家长不想多关心,而是因为我们的家长实在是太鞭长莫及了。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和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机制,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2、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全民参与到在网络的负面影响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栾雁雁.网络文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2):181-182.

[2]李颖.网络文化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07):61-62.

作者简介:

孟莎莎(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辅导员、学籍管理干事,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