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摘 要:目前校园欺凌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且危害严重,“校园欺凌”是指由学生实施的对其他学生的暴力行为,并造成心理上、精神上或身体上的巨大伤害及痛苦,以老师和学生为受害人的财产与人身伤害行为。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且特征明.校园欺凌与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家庭的教育方式、大众传媒的不良示范同、伴团体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缺失密切相关。欺凌行为不独对受欺凌学生有害,对于欺凌者本身也有害。

关键词:校园欺凌;欺凌行为

一、校园欺凌的界定

狭义的“校园欺凌”是指由学生实施的对其他学生的暴力行为,并造成心理上、精神上或身体上的巨大伤害及痛苦。广义的“校园欺凌”,是指所有发生在校园及其辐射区域内的,以老师和学生为受害人的财产与人身伤害行为。校园欺凌属于社会欺凌的一种,校园欺凌与一般社会欺凌有明显区别。校园欺凌的行为人是未成年人,不能用处罚成年人的手段来治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受害人是未成年人,需要采取有别于以成年人为受害人的社会欺凌的防治措施。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是师生,而不能是校外人员;校园欺凌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偶发性侵害不属于欺凌,校园欺凌受害人长期不敢声张,也不易被发现。校园欺凌更多地是羞辱、孤立、嘲笑、起绰号等“软暴力”,而校园欺凌对受害人心理的影响很大,甚至会持续到几十年之后。校园欺凌的受害人一般是缺乏反抗能力、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因此最典型的校园欺凌现象应该是发生在幼儿园、中小学,而不包括高校。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

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面前。在我们的认知中,校园本应该是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仅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在冲击着社会道德,法律的底线。校园欺凌事件或许就在你我身上发生,或许就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住宿期间自己的东西被偷多次不敢言语,鼓足勇气找老师反映得到的是变本加厉的报复、每天生活在恐吓之下、遭受着施暴者的讥笑讽刺、被施暴者恶意压制……每每想到这里家长心里都伤心欲绝,担心害怕,我们不禁要问,如此的“校园欺凌”—谁来为孩子们的安全负责。2016年全国批捕校园欺凌犯罪1180人校园欺凌数量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现状调查如下:

(一)校园欺凌现状调查

(1)在是否发生过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中,你欺凌他人占45%,他人欺凌你占43%,其他占12%。(2)参与校园欺凌的同学学习成绩水平调查中,中上占10%,中下占65%,和成绩无关占25%。(3)主动发动校园欺凌情况调查中,身体强壮的学生占30%,脾气暴躁蛮横的学生占65%,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占5%。(4)成为受害者的调查中,人际关系不融洽的学生占比重最大,表明人际关系不融洽的学生容易成为受害者。(5)欺凌原因调查中,别人先惹我,要还击的占42%;要报复的占28%;引起大家关注的占10%;打发时间,找别人发泄的占20%。

(二)学生之间欺凌现状调查分析

(1)女生、男生选择的欺凌对象:成绩比自己差的,女生占15%,男生占18%;张扬、爱表现自己的,女生占40%,男生占38%;不受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女生占20%,男生占14%;闹过矛盾产生报复的,女生占25%,男生占30%。(2)欺凌方式:言语欺凌、网络欺凌、肢体欺凌、间接欺凌,分别占40%、10%、35%、15%。(3)认为校园欺凌会造成后果的调查中,被欺凌者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占55%,欺凌者会更加嚣张占25%,校园风气日益恶化占20%。

三、校园欺凌的特征

第一、发生空间是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区域。虽然高校中也会发生欺凌行为,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成年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欺凌暴露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从发生频度上比幼儿园、中小学要低得多。同时,相比较而言,欺凌行为对于未成年学生的伤害较之对于成年大学生的伤害要大得多。在幼儿园、中小学中基于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而产生的校园欺凌为害更甚,故最狭义的校园欺凌应该限定于幼儿园、中小学。所谓幼儿园、中小学的合理辐射区域,是指与学生学习、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区域,比如说在校园周围200米以内的超市、网吧、影院、书店等属于辐射区域。学校组织学生外出观看演出、春游、参观等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场所也应为合理辐射区域。孩子在门口被家长接到,乘公共交通工具回家过程中,已经与学校脱离管理关系,则不再属于合理辐射区域。

第二、欺凌者应该是与受害人具有一定交往关系的人。对于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学生来说,在校园中交往最密切的当属老师和同学。而正是这种特殊的亲密交往关系,才使得欺凌行为具有反复性、隐蔽性,并且对受害人的危害较为深远。而校外人员入侵,具有偶发性、易识别等特征。对两种行为应采取不同的对策,不应混为一谈。

第三、受害人不包括教师。网络上曾经报道过,几名男生因为拒绝交卷而殴打老师,这种行为也不应该归于狭义的校园欺凌之中。首先,这种行为非常少,也不普遍;其次,此种行为即使发生,也不会是反复性的行为;再次,教师遇到该行为会立即进行自我保护或者请求学校或警察帮助;最后,教师已经成年,此种行为对他的心理伤害,与此类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的伤害有明显区别。因此,此类行为也不应该包含于狭义“校园欺凌”概念之中。

第四、校园欺凌具有长期反复性和对象固定性等特征。欺凌行为一般是反复出现的伤害行为,学生之间在嬉戏时偶然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欺凌。受欺凌对象固定,是指一个学生长期被他人(老师或学生)进行欺凌,而不能互换角色;如果被开玩笑者可以是随机的而非固定的同学,则开玩笑的行为不属于欺凌。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在特殊情况下,单独一次行为如果符合其他标准,也可以构成校园欺凌(此种情况比例非常小,绝大多数校园欺凌具有长期性、反复性)。

第五、双方权力、地位不平等,且受欺凌者不得自由选择处于被支配地位。如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退出则不是欺凌,如果学生并非处于被支配地位也不是欺凌。比如,教师与学生相比较处于优势地位(专家权、强制权、酬赏权等),因此学生偶然的辱骂、殴打、反抗行为只能属于暴力行为。

四、中小学常见欺凌行为

首先,欺凌行为可以是人身财产伤害(殴打、霸占财物等),也可以是精神伤害(谩骂、嘲笑、取绰号或者进行孤立),还可以是性侵害(如取笑其性别、性取向等);其次,欺凌行为可以当面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如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网站等散布图像或者侮辱语言等)来进行。从各国经验来看,必须成立“校园欺凌处理委员会”(由心理学、医学、教育学、法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这样的专门组织,对行为性质进行权威认定。否则就会像2016年12月份发生的“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一样,由于缺乏权威机构的认定,各方对于行为性质的认定严重对立。这里也折射出我国社会对于校园欺凌治理的无力与无效。欺凌行为的形式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凡是持续地对学生人身财产或者精神上进行侵害的行为,都可以列入欺凌行为。

五、校园欺凌的危害

在2014年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该研究发现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可以一直持续到中年以后:经常受到欺凌的孩子在步入中年以后具有更大的抑郁、焦虑、自杀风险,在50岁时认知功能也会很差。同时这篇文章还介绍了英国学者做过的一组调查。研究者跟踪调查了一组在14岁时欺凌他人的学生,研究发现,等调查对象到了32岁时仍有18%的人会欺凌他人,有超过六成的人具有高度侵略性,他们暴躁、易怒、喜欢争论和有暴力倾向,20%的人走上了暴力犯罪的道路。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和欺凌者成年后的人格都有不良影响,政府对此既不能以加大处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等手段简单处理,更不可放任不管,必须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效。

欺凌行为不独对受欺凌学生有害,对于欺凌者本身也有害。父母出于自身的无知、溺爱而导致孩子产生欺凌他人的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若父母放任子女行为甚至是在欺凌发生后采取隐瞒、逃避措施,不仅伤害受欺凌孩子,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的子女。这类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设定“亲权”的价值目标,法律必须予以纠正。比如,法律可以做出规定,责令此类家长进入“父母学习班”进行学习,或者采取罚款和批评教育等措施。这类规定虽尚未出现于法律条文之中,但是未来应在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进行规定。

学生出现厌学现象;受害者让校园里的暴力现象吓怕了,因此不敢去上学,上课也不敢主动提问题,胆子更小,最后导致辍学。

学生人格扭曲;当学生受到无端欺辱时,其他同学由于害怕报复,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正义感被泯灭,周围都是冷漠的眼神。”同情心、团结协作精神都一刹那转变为倚强欺弱,人际关系淡漠,相互勾结、利用,一旦被坏人利用,将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爆发恶性事故;由于多次受到欺辱,受害者压力很大,等压抑达到不能承受时,就会产生报复心理,宁肯鱼死网破,铤而走险。小者找上更多的人打击对手,大者致人死命。这些事件的发动者,往往都是平时的受害者,由于一时的冲动,闯下了大祸。冲突中,如果双方的社会关系、家庭势力参与进来,将会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六、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1)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精力和体力都比较旺盛,有时需要对外发泄自己多余的能量,但心理上还不成熟,有时为了“面子”将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和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2)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很多家长没有办法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甚至会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致使青少年容易错误地宣泄情绪。(3)同伴团体的影响。人都有合群性,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在团体里的归属感非常重要,因此同伴的影响对青少年的行为影响也非常大。加强身份认同,也能对抗来自其他群体的排斥。(4)大众传媒的不良示范。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视、图书、网络等大众传媒对暴力行为的大肆渲染,会增强他们的攻击性。(5)学校道德教育缺失。当下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老师的重点关注一直在成绩上,因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也没有投入精力关注校园欺凌事件。

七、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对策

学校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发现欺凌的苗头,及时制止,处理妥善,及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

(1)家庭方面: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教育同样很重要,“家“是一个人素养养成的起点,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应该很好的教育孩子,从小事抓起,善于引导孩子,经常交流,不仅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应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引导,更加注意观察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选择性地给孩子讲一些校园暴力伤害的案例,让这些事件对孩子有一个警醒的作用。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霸凌者的目标往往是内向、羞涩、安静的孩子,自信开朗的孩子一般不会成为他们的对象。因此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带他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社团活动,会有助于他建立对此类问题的解决信心。教育的目的除了是让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会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而与人相处的技能唯有自己亲自去探索去经历才能获得。

(2)社会司法方面:国家要完善政策法规,针对校园欺凌推出更加合理的政策。开展一些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号召人们齐心协力抵制校园欺凌,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的这种现状。政府应将反校园欺凌作为法定职责。应对校园欺凌的具体措施:给欺凌者予以警告,并记录欺凌现象,有些欺凌可能构成犯罪,但多数欺凌并不构成犯罪。

(3)心理教育:在欺凌事件出现后,由教师和其他人员来对欺凌和被欺凌双方进行心理咨询,但最好学校配备专门的咨询专业人员。同伴咨询:一些中学委派高年级学生担任同伴咨询员,并对他们进行基本培训,主要工作是了解和处理轻微的校园欺凌事件。

(4)个人方面:同学间和睦要和同学们处理好关系,不打同学小报告,不道他人是非,和同学发生冲突了,要及时消除误会;

(5)谨慎交友:慎重交友,多交良友,融洽的同学缘也会让那些品行不好的学生畏惧。

总之,中小学校园欺凌虽然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现象,但它折射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健康心理,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慈幸.(2002).青少年法治教育与犯罪预防.台北: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陈小英.(2015).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大量个案被”内部消化处理”.法制日报,07-13-8.

[3]戴利尔.(2005).美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戴宜生译).青少年犯罪问题,(4),13.

[4]三联生活周刊.校园霸凌对孩子有哪些长远影响?20150720//2017-01-02.

[5]陶建国.(2015).瑞典校园欺凌立法及其启示.江苏教育研究(6),3.

[6]王楚婧.(2016).校园欺凌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理论导报(2),50.

[7]许明.(2008).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青年研究(1),44.

[8]李静.(2009).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

本文为湖南省邵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期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YGH1807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