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有着内在的协同性,通过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实践经验,探讨出高职文化育人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内容即是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输送大量拥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不仅是传承和发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生力量。如何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内化为学生主体的价值追求,同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方式,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1.价值主体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具有由过分注重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结合转移的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通过在自我认识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价值取向问题上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意识增强的趋势。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忘却社会主体,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是分不开的。

2.价值标准功利化倾向增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评价标准由过多强调内在精神型转向注重外在功利型。新世纪以来,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 变得较为功利,重实效的意识逐渐增强。在学校评优中很少有人因自己符合条件而再一味谦让;在用人单位面前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谈论自己的工资待遇。经过调查选择“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高于选择“服从国家需要”十几个百分点。当然,多数大学生仍然认为选择“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会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更大贡献。

3.价值取向多元化格局形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由一元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对一元的价值取向已不复存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学生中信奉“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大有人在,然而信奉“金钱至上”的也不乏其人。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据一少半的学生同意“无钱寸步难行”的观点。当然,多数大学生仍然认为金钱的获取,应该建立在奉献的基础之上。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育人实践方式

近年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育人工作,统筹设计、系统推进文化育人工程,将“意志如钢、纪律如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信息化思政课课堂主渠道教育、“德育讲堂”“孔子学堂”品牌建设、“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方式,形成了定位准确,思路清晰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体现出课堂、校园和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育人新思路,构建三全育人的文化育人新模式。

1.以信息化教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一责任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将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整个教学安排,为确保价值导向的引领有制度保障。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形成丰富的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是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创新思政课的讲授形式,完成“传统授课方式”与“现代课堂翻转”的融合。一是充分利用每节思政课的前 15 分钟,开展“时事讲评”。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社会敏感问题,增强学生对国家层面价值观体系的理解和体悟。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通过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拍摄微电影等活动,构建“启发引导,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3.适应文化育人新要求,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为主的第二课堂,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阵地在全校范围开设“工院论坛”,成立讲师团,邀请行业专家教授、社会知名人士到校讲座。论坛将精品地方艺术、红色文化、道德文化搬上讲台,弘扬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承优秀的各民族传统文化,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2.通过“德育讲堂”“孔子学堂”品牌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据学生思想阵地

“德育讲堂”是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牵头,找省级校级相关专家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定期培训讲座,旨在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而提高所有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讲堂”对学生骨干培训的内容有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感恩教育、爱国守法教育、奉献社会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孔子学堂”将在校党委领导下,以传家风、学茶艺、习礼仪、练书法、制陶艺、诵经典等活动为载体,定期开设国学讲座,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在校园中兴礼仪之风,祭先贤圣祖,倡民俗民风,立榜样信仰,让“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理念蔚然成风,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目前,孔子学堂组织活动及开展讲座百余次。

3.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校园内逐渐形成文化涵育、学思并重的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目的是让大学生逐渐形成学思并重的养成文化教育,每年的3月—5月,对所有青年团员进行“不忘初心 永远跟党走”大培训,进行涵盖所有大学生在内的“新时代  新使命”书画摄影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展现美好心灵 唱出青春梦想”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区志愿行活动,“大合唱展演”等活动,通过文化艺术方式,对学生进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建国.文化育人的哲学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4,(4):112.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

[3]张志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价值冲突的原因及其表现[J].学术交流,2005,(02):66.

作者简介:

田雪飞(1986-),女,硕士,辽宁辽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