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对文化教育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广大教育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许多创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运用到教学当中,中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当前对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引发广大教师热议,本文将通过自主创新以及引导式培养的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经过对学生展开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展成独立个体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从而为综合素质高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基本素养。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在中学阶段更是成为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

一、自主创新,探究知识新点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建立在兴趣爱好上面的学习,学生更有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有显着的增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有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限性,因此,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兴奋区之内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对学习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此时鼓励学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说明是在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触及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或者对某个知识点的解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接下来分析问题的过程是结合现有资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发现挖掘到知识点背后的潜在价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总结概念,通过不断的掌握课程难点及重点,加强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传统的程序化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明确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打破常规、发挥想象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新知识,提升自主思考的主动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独特个性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个性,比如常常会有不附众议、违反惯例、独具一格的生活作风,这些都与创新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多变的特点相吻合,因此,在学校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倡这样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会在预定的教学方案上突破常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继而挖掘出自身的自我创造潜能。

二、引导式培养巩固知识吸收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抓准数学概念以及定理的核心,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掌握概念的内涵和使用条件,站在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准重点,在理解数学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学习几何体三棱锥相关知识时,直接拿定义向学生解释,三棱锥由四个三角形组成,固定底面时有一个顶点,不固定地面时有四个顶点,且正三棱锥不等同于正四面体。学生很难根据字面意思,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几何形体,这时,数学教师应该联系实际生活,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三棱锥例子,如端午节时吃的粽子、弓箭头、三棱刮刀等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长方体的物品,如橡皮擦、面包等,引导学生用小刀将长方体物品的角切下,得到的就是三棱锥。还可以通过手工折纸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来对三棱锥的各项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三棱锥集合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另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全面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克服思维定势,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数学结论进行推广,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尝试新的解题思路,从固有的思维框架中跳出来,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扩充思维领域,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一题多思、与一反三,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案例分析

人的思维具有创造性,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会逐渐产生一些新的思想观念,进而用新思路来看待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创新,使其更简洁高效,这其中,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起发散性知识和问题的作用,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对问题的积极探索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起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例如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出这两个数。

解法一: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一个就是x+2,则x(x+2)=323,解方程得:x1=17,x2=-19,所以,这两个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

解法二:设较大的奇数为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则有x-323/x=2,解方程得:x1=19,x2=-17,同样的,可以得出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

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不断发掘新的解题方法,通过实践探究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发现之中,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东菊,牛晶. 简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 中华少年, 2019(13)

[2]刘杰.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 2019(01)

[3]王传起.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浅谈[J].中华少年,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