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颖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此前,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英语移动学习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师范生英语移动学习的研究较少。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储备力量,其对移动学习的态度影响未来教学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双语型人才需求量增加,使得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提示。本研究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以曲阜师范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师范生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以期为促进师范生促进英语移动学习提供现实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师范生;英语;移动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以及5G网络在通信核心技术上突破了欧美垄断的局面,如今的网络更为便捷。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手机网民占总体网民比例逐年升高,截至2019年8月,比例已高达99.1%。网民职业结构中,在线教育用户占27.2%,较2018年底增长3122万。网络用户的增加,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一、移动学习

国内许多学者都对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这个“舶来品”有着自己的见解。严君(2006年)提出,“移动学习就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必须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同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学者对“移动学习”有了更将简明深刻的认识。王颖轶(2019年)指出;“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利用无限移动设备和互联网技术,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文中谈到的“多模态理论”也暗含在互联网背景下所产生的多元学习模式,课堂学习与课后任务相辅相成,课后任务也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了一体化教学。

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现状进行调研。张静等人(2018年)对师范生使用教育类APP体验满意度进行调研:师范生对于教育类APP各类要素尤其是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与情境性较期待值偏低。滕越等人对大学生移动终端英语APP“碎片化”学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英语APP学习存在碎片化现象,通过移动终端英语APP进行“碎片化”学习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并主要集中在“背单词、查单词”“听听力”等形式。另外,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教育”虽比移动学习的被了解程度高,但由于传统理念的影响,发展缓慢。杨伟红的研究对象认为英语APP学习存在成本高、质量低、缺乏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在朱倩的量表问卷描述性分析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可以在移动设备中获取学习资源但却缺乏筛选和有效学习与沟通的能力。在地方院校,有88.2%的师范生不采取利用移动设备系统地展开学习,而大多时候是在乘坐交通工具、排队等非正式场合中采取移动学习,由此看出,师范生采取移动学习仍停留在自发阶段。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储备力量,其对移动学习的态度关乎着未来的教学模式。在对师范生进行的移动学习态度与现状调研中,刘月月等人在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师范生移动学习状况调查中,指出在师范生移动学习外语学习方面主要是练听力和查词典较多,以零碎学习为主。师范生对于移动学习的态度比较乐观但不坚定。储开琦等人对师范生的移动学习偏好、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交互和对移动学习的预测进行分析探究,在对移动学习的态度中,大多数师范生呈现出乐观中存有观望的态度,这仍然需要各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在以山西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做的调查中,有71%的学生对手机移动学习的认同度抱有肯定但却需完善的态度。相较于非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方式则展现出更强的专业性。

在此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关注普通大学生移动学习情况,而对师范生进行的移动学习研究较少。研究者大多以“大学生”、“移动学习”为研究主题,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以及“移动学习”为关键词的文章有1054篇,以“师范生”“英语学习”为关键词的文章有739篇,以“师范生”“移动学习”为关键词的文章为40篇,研究较少。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准备者,对于未来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对于双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英语在高等教育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提升。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由于该研究主题选取切入点较小,有很强的对象限制,为使本次研究能够较为真实地调查出非英语专业师范生地英语移动学习现状与态度,笔者选择某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该师范大学师范类毕业生大部分的就业方向为中小学教师,其对未来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部分进修方向为考取硕士研究生,英语移动学习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学习的方式,并会在相关研究中涉及。因此本研究选取该师范大学在校非英语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使本次研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41份,问卷有效率89%,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持平,男生72人,占比48%,女生78人,占比52%;在学科分布方面,文科69人,占比46%,理科81人,占比54%,文理专业分布均匀。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非英语专业师范生对英语移动学习地现状和态度进行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讨,并将数据输入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1.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师范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语言清晰”、“化繁为简”、“保持问题中立性”等教育类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笔者自编了《非英语专业师范生英语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为调查问卷的可行性合条理的准确性,笔者通过预调查,征求教育类专家和10位在校非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意见,最终形成该调查问卷。

(2)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调查问卷是从《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能力调查问卷》\与《师范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中选取部分问题作为本调查问卷的核心问题,该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测量在很大程度以上依赖两个问卷。经调查,《师范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数据整体的克朗巴赫α系数大于0.7,《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能力调查问卷》整体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22,远高于0.7,说明以上两个问卷具有相当高的信度。根据以上两个问卷可以推测出笔者自编问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数大于0.7,信度较高。

基于《师范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和《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的效度可靠,推测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问卷结构。

2.访谈法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笔者随机抽取有效问卷中的五张问卷进行相关问题的深度访谈,对问卷中问题的相关结果进行原因的分析。在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录音资料进行整理,并应用Nvivo11.0进行采访数据的三级编码对整理的文本资料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解释调查问卷相关结果的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英语移动学习现状

问卷从六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对象该维度的平均分为3.12,英语移动学习现状呈现出较一般偏上的水平。此外,通过访谈发现,师范生的学习经历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对移动学习进行较为系统明确的介绍,致使师范生对于英语移动学习抱有一定的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二)英语移动学习的认识情况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都对“移动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研究,但“移动学习”作为一个新生名词,很少有师范生了解。但通过访谈得知,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英语移动学习的经历,只是没有把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对英语移动学习做了介绍之后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师范生对英语移动学习了解程度不高。此外,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师范生在一定程度上看好英语移动学习的发展,通过访谈得知,由于对英语移动学习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所以未对英语移动学习的发展表现出特别肯定的态度。

(三)对移动学习的评价

在对英语移动学习的评价方面,师范生的总体平均的得分为4.03分,得分相对较高,这说明大部分师范生认为英语移动学习的好处主要是:学习方便、灵活;学习目的明确,驱动性强;学习更加自主,可选择性强;学习方式新颖等。但通过访谈得知,师范生认为英语移动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符合个人传统学习习惯;对自我监控性差;广告植入多,影响学习体验;设备流畅性差等。可以看出,大部分师范生都能够接受并看好英语移动学习。

四、讨论

上述数据反映出英语移动学习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仍然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仍然有所欠缺,师范生对移动学习仅仅停留在零散化阶段,距离移动学习成为师范生常见的学习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各类英语移动学习产品需不断优化其内容设计、减少动态广告的出现;另一方面,师范生需要加强自身的英语移动学习修养,推动英语移动学习功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推动英语移动学习在未来的使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