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自己数次对乡村﹙非城郊﹚的调研,发现乡村村委工作的决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变这种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事务;决策问题;处置对策;乡村村委

1.前言

决策,从理论层面说是指策略与办法。从实践角度讲是指管理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从若干个可行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是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技能,一个管理者缺乏这种技能,不仅给自己工作带来影响,也会给工作对象造成损失,甚至产生负面社会影响。

乡村工作实践中,大的工作事务的决策不多,小的工作事务的决策不少,而日常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些小事务展开,在这些小事务的决策工作中,村委管理者往往是持随意性态度,每当决策工作出现问题,事务得不到合理解决,或是造成经济损失,就会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激化群众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及民众与民众之间的矛盾,乡村管理就会出现无序化。若决策工作做得好,工作做得有效,给群众带来一定的实效,产生一种正效应,群众就会满意,也就会化解许多社会矛盾,乡村的管理也就会表现出有序化。

决策合理化与满意化是乡村村委管理者日常工作的核心,也是化解乡村社会矛盾,使乡村社会运行趋于良性状态,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首要任务。村委管理者工作的核心及任务,是建立在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民众心理,价值认知,社会效应,公平正义,民主集中,经济效应,经验与知识的运用等综合要素的基础上,所以,乡村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及决策技能和知识修养十分重要。

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管理决策有效性,成为人类获得生产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社会分工多元化的时代,任何部门,任何工种,事无巨细,有效决策,科学管理等问题处处存在,做好乡村工作,乡村村委必须对合理、有效决策引起高度重视。

2.乡村村委工作决策的特殊性及类型

为了解决乡村村委决策工作时效性、可行性、有效性、民主性、效益性的需要,管理决策理论及实践经验说明,有效决策必须建立在:目的明确、条件充分、比较分析、优化选择的基础之上,实践过程在此不过多描述,而对于不当决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乡村村委的事务决策出现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决策者的实践能力、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决断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事务决策过程中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存在诸多的误区。

笔者经过多次对各自然村寨进行调研,综合分析调研材料,从决策误区涉及到的主客观因素分为如下几类:①.决策目的不明确;②.决策条件不充分;③.决策趋于盲目性;④.决策缺乏灵活性;⑤.决策工作无大局观念。本文将从所列举五种类型的不当决策特点出发,探讨乡村村委决策问题及对策。

2.1.乡村村委决策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与对策

决策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对该问题进行定性。而在现实的实践生活中,乡村问题繁杂多样,表象来看,这些潜在的问题对乡村管理,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没有什幺影响,事实上,这些潜在的问题稍有处置不当,就会严重的影响乡村的管理和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践中,乡村村委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去发现问题,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不知道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及在什幺样的层面去解决,不知道从什幺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无法找到有效处置问题的方法,就是有些问题进行过处理,处理到什幺样的程度,都处于一种模糊状态中,这就导致工作决策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结合乡村工作的实际,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县政府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乡村村委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及相关的知识水平。提高他们收集、分析、评价信息和提高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确定目标的工作技能。训练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下承担管理决策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管理决策的综合能力。

2.2.乡村村委决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与对策

村委的决策习惯性的操作方法就是确定性的决策,处理问题,不考虑问题出现的因果联系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认识问题,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变量,缺乏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处置问题的要件和方式单一,甚至凭主观想象、主观意志,主观武断的方式处置不考虑风险性后果。对于项目活动,决策条件唯一,没有多方案备选条件,决策缺乏优化比较,没有可行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往往处于无效决策,导致项目活动实施失败,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受到影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针对这一现象,必须提高村委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决策水平、科学决策的理念,上级管理者适时对村委管理者的决策进行指导监督,减少决策失误和无效决策。

2.3.乡村村委管理者决策盲目性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村委管理者决策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决策过程中的主观主义思想行为,解决问题及项目实施完全脱离客观实际,脱离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指导,脱离扶贫工作资金使用投入的政策要求,决策不从资金、客观环境、材料供应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不考虑社会效益,只追求表面职效,如在既没有自然资源,也没有人文资源的条件下,盲目启动旅游产业项目,盲目赶热潮。将大量资金投入旅游工程建设,工程完工,农田被占,旅游市场仍然没有开发出来,对于资金利润率,工程使用率,项目产能及形成率,投资成本回收,已经是“仙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盲目消耗国家资材,资金投入没有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针对这种情况,对资金的投入要从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相结合,让决策者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对村委管理者加强决策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决策能力。

2.4.乡村村委管理者决策缺乏灵活性的问题与对策

决策缺乏灵活性是乡村村委管理者普遍的通病,处理工作对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客观事物的变化去修正原工作计划,转变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囿于过去的方案和设想,按图索骥处理问题,不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处置问题的决策中,头脑不清晰,不灵活,思维僵化,缺乏应变能力,不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处置问题,往往使问题的解决受到闲置。不会根据变化的环境和实际情况采用新的方法、运用新的手段,变换新的路径解决问题,不但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而生出新的矛盾,迟滞工作效率。自以为是,不愿看别人怎样做而借鉴别人的经验或知识,也不愿听取别人的合理化建议,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使问题的解决处处受阻。针对这种现象,加强对村委管理者管理思想的教育及管理能力的教育,强化培养他们民主管理意识,克服决策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决策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5.乡村村委管理者决策无大局观念的问题与对策

决策无大局观念也是乡村村委管理者管理行为存在的又一问题。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事。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村委管理者由于自私心理的作用及一叶障目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不能从现实社会复杂的关系中站在客观的历史条件下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问题,认识不到问题存在的因果关系,解决问题时缺乏宏观的、长远的战略性决策和规划,往往是在自私心理的左右下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方面及破坏自然资源,损害长远利益的途径进行决策,解决现实问题。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短视,没有未来发展观念,矛盾主次不分,毫无大局观念和整体观念,以表面现象作为认识问题和决策的依据,不知道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只知道现象,不知道本质。在决策的理念上,不晓得统筹兼顾,只知道以次代主,局部代替整体,个别代替一般,部份、小格局代替全局,小利益、无关紧要的利益、个人利益代替长远利益,决策行为毫无大目标感。在实现目标的决策过程中,自己追求什幺?要付处什幺样的代价?最终达到的目的怎样?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决策行为是否损害后世子孙利益还是给后世子孙开创生存空间?从不进行理性思考。由于决策无大局观,导致不知道抓机遇,不懂得把握大局主动权,往往是总体发展大格局没有抓住,局部利益也得不到,因小失大。

针对这一问题,上级政府应开办乡村管理人员管理教育培训班,定期以具体案例进行决策模拟教学,并进行考核,提高管理决策技能,若仍不能提高管理决策能力,必须更换管理人员。其次,上级政府委派管理人员进村进行帮扶,指导村委管理者管理决策事务,提高管理决策技能。再次,把考取公务员的大学生分配到村委担任管理者,优化村委的管理环境,增强乡村管理人才知识技能队伍,才能真正做到乡村文化脱贫,经济致富。

作者简介:姚思陟  性别:男   学位:硕士  职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