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翻译界都说“口译之难难于上青天”。比起笔译,口译更是考验一名译者的综合素质。是否具备过硬的双语功底、是否具有随机应变的反应力、以及将源语信息翻译最大化的能力,这些都是一名口译人员应该具备的素养。而在实际口译操作过程中,对于口译人员来说最大的障碍是,很难记住话者所说的全部信息,这样就会造成信息的流失。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信息则是本文想要讨论的内容,即逻辑思维对口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口译;逻辑思维

一、先行研究

对于口译和逻辑思维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侧重于逻辑思维训练方面,这方面论文有《口译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应用研究》(王丹丹,吉林大学)、《如何在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李学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论口译中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唐军,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等。第二,侧重于逻辑思维在口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方面的论文有《从交传笔记看逻辑分析在口译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孙序,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口译中思维理解过程和心理机制的地位和作用》(崔建琦,苏州科技学院)等。

因此本文想从逻辑思维和人脑记忆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来分析逻辑思维对口译的重要性,以期通过逻辑思维增强短期记忆,从而提到口译的质量。

二、人脑的记忆

在通常情况下,有三种记忆系统参与了对信息的记忆加工,及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感觉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器官的第一感觉印象,这个印象一般分为声音印象和视觉印象。因为是在短时间进行的刺激,因此只能保持一个很短的时间。如果刺激停止,这个记忆也就会结束,一般会保持在1秒之内。若是刺激的材料受到重视,这个记忆就会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存储感觉记忆输入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就其功能来说,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工作记忆。人们通过短时记忆对信息的刺激进行编码、加工之后,信息被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形成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积累经验。2例如我们平时所读的书、所了解到的知识,在阅读或是理解当时,有过深刻的记忆,但是大脑为了存储新的记忆,这些过去的记忆也就渐渐遗忘了。虽然遗忘,但是当时的经验还在,也就是在平时我们说一个话题,如果过去对这个话题曾有过一些了解,听人提起时就会回忆起来,如果对这个话题印象加深,就会转入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则是能维持几天甚至几年的一个记忆。主要是由于短期记忆进行深化成为长期记忆。例如,记住一件事情的做法,像炒菜、组装家具等属于程序性记忆;关于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可以讲出世界原文,这属于陈述性记忆;还有我们通过大量背诵或是复习习得大量知识,属于语义记忆。

由此可见想要在口译中提高记忆力,需要从感觉记忆和短期记忆下手,使感觉记忆深化为短期记忆,短期记忆上升为长期记忆,从而增强记忆的时间。

三、逻辑性与记忆的关系

从记忆的特点可以看出,根据受刺激程度的深浅,记忆的时间长度也不尽相同。如何让刺激加深,记忆时间延长,这里就需要逻辑发挥作用。首先万事万物皆存在逻辑关系,逻辑是一种合理的状态。逻辑也有潜意识中的逻辑,以及我们通过后天训练中训练出的逻辑。

因为大脑的处理方法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是处理感觉器官受到的刺激,而自上而下则是大脑根据熟知的常识或是知识,进行一种自动补充,也就是让事物趋于合理,这种合理就是一种逻辑。我们常说的逻辑关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原因和结果、整体和部分、本质和次要、概括和具体等等。这种逻辑关系通常表现在语言中。

因此在口译中如果想要记住话者的信息,首先要弄清话者说话的逻辑关系。他是要描述一个事件、还是要描述一个事物、或是解释一个原理,这里面包含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例如在解释一个原理的时候,他的逻辑思维导图,很有可能是提出一个原理,围绕这个原理是什幺,通常话者会采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当然根据听众的层次不同,他举的例子或许是高语境的、隐层符号多的;或许是低语境的,信息符号直白的。这个时候如果弄清他的思维导图,那幺在翻译的时候则可以事半功倍。我们可以循着话者的逻辑,跟随他的节奏一步步推进,甚至可以对他的讲话进行一个预判,猜测接下来他会提出什幺话题。这个过程中对逻辑关系的把握至关重要。

当我们掌握话者的逻辑时,记忆力自然也会提高。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在翻译时候我们也可以顺着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进行论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信息的流失。在平常的练习时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逻辑性的训练。第一分层叙述,在听一段文本过后,叙述这段文本的层次。可能这段文本是总分总式的三段论,也可能是原因结果这样的因果关系,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逻辑关系。第二种方法可以记一段文本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即这段文字说明的核心。通过这个关键词向外发散,关于此是介绍了它的属性、还是它的形成、或是它的特质等等。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叙述类文本。通过这个两个技巧,来训练逻辑性,可以增强短期记忆。

口译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转换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信息的流失。但是由于记忆具有极强的遗忘性,在口译中做到信息量流失为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要提高翻译的质量,逻辑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逻辑思维和记忆力之间这种联系,只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训练,必然能让口译的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英迈、孙长彦:《口译中的记忆与理解》[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卷2004-4:78 78-81

[2]卢雪花:《中韩口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60页。

作者简介:

姓名:殷赫蔓(1995·11.16),性别:女,籍贯:吉林省吉林市,学历:研究生,单位:延边大学,研究方向:朝鲜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