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民族音乐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深化与拓展,极大推动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然而就目前来看,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尚处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中国民间音乐基础知识,然后提出新时期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原则,接着从政府、市场、学校、大众四个角度探讨了新时期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最后从新媒体方面对新时期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传承;音乐发展

一、中国民族音乐概述

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民族音乐一直以来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民族音乐类型多样,依据传统音乐的分类方法,它可以分为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歌曲、民间说唱音乐、民间器乐和民间戏曲音乐。其中,民间歌舞音乐指的是民间歌、舞、乐三者结合的载歌载舞的音乐;民间歌曲指的是各族人民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自己创作与演绎的歌曲;民间说唱音乐是声腔音乐和伴奏音乐的统称,是一种集文学、音乐和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民间器乐指的是用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民间戏曲音乐指的是把戏曲和音乐结合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中国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与休闲娱乐中凝练的音乐精华,是中国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

二、新时期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受其自身与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探讨其新时期传承与发展,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科学有效原则

所谓科学性,就是在尊重民族音乐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推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顺利进行。所谓有效性,是指推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活动和达到目标的程度应当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科学有效原则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首要原则,其中科学性是前提,有效性是保障。

2.发展适应原则

所谓发展性,是指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要尊重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特征与规律,要努力使之与时代发展特征与规律相同步。所谓适应性,是指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要适应当代人的情感与审美需求。就目前而言,当代人对音乐的情感与审美需求多集中在直抒胸臆、有个性、丰富多样等方面。为了保证民族音乐的当代发展,我们就需要根据当代的情感与审美需求,对民族音乐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找到适应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3.特殊性原则

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民族体育、民族美术等具有很多共性,但它具有自身的特性。因为这种特性,要求我们必须用与特殊的思维去看待它。举例来说,近年来,“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为民族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机遇,而反观民族音乐,它并没有相关国家战略的支持,这就使民族音乐的社会发展举步维艰。特殊性原则,要求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民族音乐与其他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的异同,从而找到解决其传承与发展困境的有效路径。

三、新时期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1.政府层面,加大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政策支持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坚实后盾。近年来,中国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有关于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政策,为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然而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政府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远远够。结合新时期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现状,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要为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两个角度制定政策。政府要鼓励科研单位与学校积极参与由政府牵头组织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研讨活动,还要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大众等参与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中来。

2.市场层面,持续推进民族音乐的产业化发展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能有效推动其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就目前来看,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产业化突出表现为民族音乐教育与培训业、民族音乐表演业、民族音乐用品制造业、民族音乐旅游业等的产业化。其中,民族音乐旅游业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娱乐与文化需求,在推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方面作用巨大。本文认为,各地应当在“民族音乐+旅游+体验”角度积极开发精品旅游产品,结合本地民族音乐资源挖掘文旅IP,如原生态音乐节、新民歌节等。为了与外来音乐相抗衡,中国民族音乐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创新处理,在做好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与保护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思维丰富民族音乐的内容、主题、表达方式等,使之与当代人的情感和审美产生共鸣。

3.学校层面,将民族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将民族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能够以学生为载体,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学校应当开设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并严格保证其课时。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要重视中国民族音乐教材与课件开发。学校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学校,应当围绕本地特有的民族音乐开发民族音乐校本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地民族音乐的认同感,激发传承与发展本地民族音乐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及其演唱、演奏技巧,更要让学生掌握民族音乐蕴含的民族音乐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音乐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尤其注重培养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研究能力,让他们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更加直观、真实地了解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指导他们不断探究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4.大众层面,将民族音乐与大众休闲娱乐的相结合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在此背景下,将民族音乐与大众休闲娱乐相结合能够显着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将民族音乐与大众健身相结合。目前,广场舞已经成为大众非常喜爱的健身方式。广场舞集音乐、舞蹈、体育于一体,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调适心理、增强人际关系,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将民族音乐作为广场舞的伴奏音乐,能让大众在健身的同时,加深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与了解,进而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各地应当广泛开展以民族音乐为伴奏的广场舞活动,让广场舞成为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的重要载体。又如,各地可以在民族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民族音乐表演或竞赛活动。对于大众而言,一场盛大的民族音乐表演或竞赛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民族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各地应当重视民族音乐团体的建设,将那些在民族音乐方面有特长的人聚集起来,给他们提供学习与排练的平台,让他们成为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排头兵”。

四、新媒体背景下对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型媒体。它具有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征,可以快速、广泛且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根据新媒体的以上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其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建立民族音乐网站

民族音乐网站能够将分散的民族音乐信息汇聚在一起,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向网站用户提供专业而全面的民族音乐内容。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网站有中国民乐网(http://www.chinaminyue.cn)、古曲网(http://music.guqu.net/)等。民族音乐网站运营企业要不断拓展网站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做好网站的运营与管理,以方便广大民族音乐爱好者了解与学习,共同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创建微信公众号

根据2019微信官方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11亿,达11.51亿。微信的迅猛发展为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机遇。各地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一些本地民族音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吸引广大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关注,让本地民族音乐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传播。公众号的功能要多样,能够满足用户信息查询、产品购买、个性化服务等需求。

3.利用新媒体平台推进民族音乐的“微传播”

目前,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已经广为大众所熟知与喜爱。在此背景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传播民族音乐。与传统的影视宣传片、纪录片、教育片等相比,快手、抖音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虽然内容短小,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受众面广,优质微视频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用户关注,并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从而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晶晶.关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9,39(17):38-39.

[2]王婧.新时期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66-68.

[3]高华胜.浅谈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路[J].明日风尚,2019(21):112-113.

[4]曾玉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9(22):49-50.

[5]刘翠翠.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9(2):65-66.

[6]贾菁晶.探究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4):132-133.

作者简介:

陈盼盼1988.7 汉族 河南洛阳人;研究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主修民族声乐,现为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青年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