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泛指为公民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它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在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而当前高校中腐败问题的滋生,不利于推动我国高校的科学建设,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高校必须推动廉政文化的建设,以杜绝高校这片净土的腐败问题。在微文化兴起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应借助微文化的东风,不断优化高校廉政文化传播内容及传播载体,调动起传播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优化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本文以当下微文化对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微文化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以及提出运用微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微文化;高校;廉政文化;传播

在当下,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社会上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等不正之风也逐渐侵入到高校之中,使得高校的干部和教师职工队伍沾染上了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而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的重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高校推动廉政文化传播、建设,有利于肃清高校的风气,为培养社会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将高校建立成风清气正的学术之地。在新时代,简洁化、碎片化、多元化、独立化微文化的兴起,有利于促进高校廉政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本文将结合微文化的特点,及对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意义,提出微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

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反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在文件中下达了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指示,要求必须加强校园干部教师队伍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师德的建设,从而发挥教师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从这时候开始,我国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成为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谓高效廉政文化,是基于党和国家关于廉政文化建设总目标提出的,针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全新概念,它是在高校办学过程中所倡导的,有利于高校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的,推动高校依法治校、廉洁办学的一种文化价值观。

二、“微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微文化”是以微信、微博、微头条、微视频等新媒体为文化传播载体的一种新兴的媒介文化。在这里笔者将微文化的载体称为微媒介,人们通过微媒介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进行学习、工作、沟通、娱乐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当中获得信息。微文化是互联网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作为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微文化最初形成于微信、微博等平台,逐渐向微头条、微视频、微电影、微支付、微公益等领域进行广泛发展,而微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微媒体功能,以及年轻人文化传播习惯的推动。

首先,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移动通信4G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都为微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基础条件。截至2018年底,移动用户总量超过了15.2亿,4G用户总量超过了11.3亿。人们使用网络的普及化,给微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微文化的传播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QQ、MSN、BBS等,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微平台发布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内容。由此可见,微文化平台所能承载的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文化传播的需求。

其次,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有着积极活跃的思想,接受着与时俱进的前沿教育,对于微文化的接受和热爱程度普遍较高,他们自然成为微文化传播的重要群体。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他们的学习还是人际交往,都与微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微信、微博已潜移默化地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为媒体记录、分享生活和学习,通过微媒体拓宽他们的生活圈,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第三,当前宅文化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喜欢在独处的空间里享受一人世界。在过去,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需要依靠与人面对面的接触才能实现,而当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借助网络完成。即便是工作和学习,当下都可以通过远程网络在任何地点进行,真正地实现了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的理想模式。正可谓足不出户,只要有网络,很多事情就能解决。

第四,在“微文化”时代,新媒体的种种功能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使用者所需,“发帖、回复、转发、点赞”这些操作虽然很简单,但却能使得人们参与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常接触的各种活动,甚至还能够与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名人进行接触,从而让使用者发现生活中更多的乐趣,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个人的所思所想可以和别人共享,还可以及时收到别人的回应。要是在看过他人发布的内容,能够获得共鸣,进行点赞和分享,或许就在段时间内形成一波广泛的文化、思维的互动潮。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在微媒介发现一些有趣,或者具有公益性的内容后,个人进行了点赞和分享,常常或获得不小的关注度,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全民的分享、讨论。

三、“微文化”的传播特点

(一)内容简洁、碎片化

在当下生活中,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大家普遍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手机上的内容,所涉及到的内容则有新闻、小说、视频等,再也不是传统的那种,在自己比较空闲的一段时间里通过报纸、书籍、电视来获得信息。可以说,人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屏幕,以及不同的微媒介,就能实现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获得阅读、视听的体验。

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阅读、视听等丰富多彩的体验。在微文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让我们的时间、精力分配,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而这种特征说到底是当前社会变革和转型最为直观地体现。当前,人们所追求的事物,跟过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体现在审美品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大家对于信息的获得,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慢节奏的阅读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世纪,微文化的简洁性和碎片化特点正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二)传播方式多元化

传统传播媒介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是通过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介,将各种时事新闻在固定的时间传播到广大群众的手中。网络的出现,尤其是以微文化为载体的信息传播,使人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扮演不一样的角色。个人不单只是接受消息,还可以向外传递消息。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心理上的享受,还有诸多便利。

微文化已逐渐成为大众文化,它不但是个体的表达,还是对传统文化补充。尽管在微文化中信息已经存在高度零散,可这种自主性的信息传播手段可以将各种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详细的展现在微文化视野中,通过点对点的语言交流,提供了人际传播中所需要的背景信息,增强了情感上的互通;微视频、微博中的“推”、“转”功能,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强关系链接;微公益活动能够获得强大的关注度,启发人们的参与意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享受着这种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并获得很大的益处。

(三)传播主体独立化、平等化

微文化是以自我为传播主体进行信息发布的,具有传播主体独立化、平等化、特点,这种自主平等的传播理念也是用户进行社会参与的重要体现。微文化能够获得强大的推崇,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用户不分性别身份、职业、文化层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根据自身意愿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强调自我感觉、自我实现,强化了个体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微文化能让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群得以迅速聚集,形成一个共同的话题圈。这种圈子并不需要共同的职业作为前提,也不需要和对方有很深的交际为依托,它只需要一个共同关注的事件作为索引,或者是共同爱好玩一款游戏,共同爱好某一项运动就足矣。这样的现象加快了社交中心的分化,加深了社会的多元化。也许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由于职业的差异,身份不同,从而地位就有所高低,但是一旦进入到虚拟的数字天地,大家都变成了平等的,起点都一样的人。处于这种前无古人的新型阶段,这种文化不再是精英阶层垄断下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全民参与的大众文化,普通大众转身成了信息传播的独立个体,这种转变实现了传播个体的平等化。

四、“微文化”对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意义

(一)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微媒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高校廉政文化工作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和素材,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建设。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这些微媒体可以对廉政文化的内涵、制度、思想等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形成高校廉政文化的舆论引导,可以实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内容的丰富化、灵活化、多元化,实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多方位、立体化发展的目的,突破廉政文化交流的空间区域的限制,更加增强文化育人、内化于心的效果,确保了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二)丰富廉政文化的传播载体

微文化的兴起,能够打破传统高校廉政文化传播载体的单一,丰富廉政文化的传播方式。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文化媒体之所以称之为“微文化”,就是因为其具有内容简洁、形式简单、途径多样化等“碎片化”的特征。微文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丰富了廉政文化宣传的载体,在高校校园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电影、微论坛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文件和政策,宣传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增加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力度和广度。

(三)有利于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

由于微文化传播主体具有平等化的特点,在微文化传播平台上,高校干部、教师、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无论是什幺样的主体参与廉政文化传播,只要内容足够好,足够有影响力,都可以得到不同主体对所传播内容的认可和扩散,这有利于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的传播中来,加强对高校干部、教师、学生进行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最终达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

五、运用微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促进高校廉政微文化传播平台建设

在微文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倍速扩张,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正可以利用好微文化传播的优点,通过建设高校廉政文化传播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官方号等为载体,传播身边的廉政故事,讲解优秀的廉政案例,从而在高校范围内实现廉政文化的传播,促进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对廉政文化的交流,让高校廉政文化真正深入到高校各个主体的思想深处,从而营造风气气正的高校文化。

(二)建设高校廉政微文化宣传队伍

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专业宣传队伍的建设,而利用微文化建设的廉政文化宣传工作,则离不开一支专业的高校廉政微文化宣传队伍。在微文化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想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廉政微文化宣传队伍,必须要注重队伍良好思想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的塑造,还要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媒介知识,从而熟练运用微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微媒体进行深入的、内容灵活的、能触动人心的廉政文化传播,扩大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三)完善微媒体监督管理制度

在微文化发展的新时代,信息的传播者不再是特定的一个人群,而可以是不特定的每个人。因此,在微媒体上每天都充斥着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多种多样,且很容易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歪曲,一些负面的微文化在没有监督把关的前提下就快速传播,使得人们迷失在失真的信息海洋中,不利于正面的、向上的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对于信息的监督和管理是必须的。对于运用微媒体进行廉政文化传播的高校来说,由于廉政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微媒体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更加迫切。对于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高校的管理机构要强化对于微媒体所发布信息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微文化对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真正促进高校廉政文化的健康发展。

结语

在微文化不断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传播,应该在充分理解微文化传播内容简洁、碎片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主体独立化、平等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加大高校廉政微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建设高校廉政微文化宣传队伍、完善微媒体监督管理制度,推动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而这一个过程将是系统的、长期的,需要学校的长期坚持和努力,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刘红旗,杭育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高校党风廉洁教育质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9(2):64-67.

[2]郑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教师,2018(32):9-10.

[3]王青山,宋丹阳.微信新媒体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12-114.

[4]胡忠浩,郝巍.浅谈“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青年与社会(下),2013(8):182-183.

[5]周伊辰.高校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微传播策略探析[J].新玉文艺,2019(7):11.

[6]顾璟,朱博闻.新时代高校廉政微文化研究[J].廉政文化研究,2018(2):39-44.

作者简介:

应经宇,浙江绍兴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

课题来源: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专项课题

课题编号:2019dfy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