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

摘 要:在绿色建筑中落实海绵城市的指标,是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绿色建筑项目中景观水体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了如何利用场地景观水体,来实现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景观水体;雨水回用

1、引言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海绵城市和绿色建筑都对场地景观水体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2、项目概况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扩建项目位于南山新区,东至阳光大道,南邻枫林路,西接东风路,北侧为宏基路。总用地350212㎡,学校规模为120个班级,总建筑面积206205.74㎡。场地内景观水面面积为24537㎡,水深约0.8~1.0m,水系容积约24000m?。

3、景观水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场地水系面积大,且不与外部水系联通,水系整体高差最大达到3米左右,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安全问题:校园水体深度较深,如何避免人员靠近。

水体循环及净化:场地高差较大,如何让水系循环并确保水质清洁。

水体补水:场地水面日蒸发量高,按规范要求,景观水体不得采用市政水补水,如何确保水体在旱季不干涸。

场地径流总量控制:按照海绵城市政策要求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达到70%,雨水调蓄总量大,如何利用景观水体调蓄雨水。

4、水系统方案设计

4.1水体循环方案

本项目在水景最低点附近(课程体验中心地下室)设置水处理设备和提升泵站,将校园水系水从最低点提升至西南侧最高点,实现场地水系循环。本项目通过泵站开启时间控制循环周期,提升水泵和处理设备日常开启时间为3h/d,对水系表面杂质进行处理,每间隔15天设备连续开启96h进行一次整体循环处理,以防止水体黑臭。

4.2水体补水方案

本项目以水体景观作为雨水蓄水池,下雨时收集南侧教学区雨水,多余的雨水由教学区雨水回收系统收集并作为平时水体景观补水,根据计算,本项目教学区场地年雨水收集总量83338m?,水体景观补水年用水需求量31903m?,可以满足水体景观的补水需求,能够确保水景不干涸。

4.3排水方案

在水体景观最低点附近设置排水设施,水景维修、停用时可将水景内水排至雨水管道,水体泄空时间按12~48h计算,遇暴雨时,可将多余的水量排至城市雨水管网,能够确保景观水体不发生溢流。

4.4雨水回用系统

本项目南侧教学区以水体景观作为雨水蓄水池使用,同时设计采用一套混凝土收集池式雨水回用系统,连同处理设备和增压提升泵一起设置在场地中间课程体验中心地下室内,下雨时水体景观收集南侧教学区雨水,多余的雨水由教学区雨水回收系统收集并作为平时景观水体补水,同时考虑其收集的雨水用于南侧教学区的绿化浇灌和铺装冲洗。项目北侧非教学区另外设计采用一套混凝土收集池式雨水回用系统,连同处理设备和增压提升泵一起设置在场地东北角综合体育馆地下室内,由于北侧非教学区无水体景观,因此收集的雨水用于北侧非教学区的绿化浇灌和铺装冲洗,不足部分采用市政水补充。

本项目场地南侧教学区年雨水收集量为83338m?,年雨水需求量为49518m?,按照储存三日用水量考虑,雨水回收系统蓄水池容积为600m?。南侧地块9、10两个月存在雨水量缺口,其余月份均可满足用水需求,缺口总量2452.9m?,缺口月份雨水收集量可以满足水景蒸发量的需求,其余非水景用水采用市政水补充。场地北侧非教学区年雨水收集量为49524m?,年雨水需求量为35821m?,按照储存三日用水量考虑,北侧非教学区雨水回收系统蓄水池容积应不小于700m?。北侧生活区3、5、9、10、11五个月存在雨水量缺口,其余月份均可满足用水需求,缺口总量6882.9m?,本项目北侧场地无景观水体,缺口部分采用市政水补充。

4.5安全保障措施

校园内景观水体周边设警示标语,确保人员安全;雨水回收系统中的雨水在储存、输配等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消毒杀菌措施,且水质不会被污染,以保障水质安全。

4.6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本项目用地面积350212㎡,屋面面积85311.64㎡,绿地面积185612.36㎡,景观水面面积24537㎡,铺装、道路面积5475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按照70%设计,设计降雨量为17.2mm,建设项目场地内设计降雨控制量:V=17.2/1000×325675=5601.61m?。

场地综合径流系数:Ψ=(185612.36×0.15+85311.64×0.9+54751×0.9)/325675=0.4726,则场地入渗实现的控制率为52.74%,实现的降雨控制量为:V1=5601.61×52.74%=2954.29m?;需通过调蓄和收集回用措施实现的降雨控制量为V-V1 =5601.61-2954.29=2647.32m?;

本项目设置有大面积水体景观,作为场地雨水调蓄池使用,景观水面面积约为24537㎡,调蓄深度0.3m,则本项目景观水体的调蓄容积为24537×0.3=7361.1m?>2647.32m?。因此可以满足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5、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水体在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存在着水质保持和水量补充等问题需要解决,但同时也可以协助场地整体设计来解决场地的雨水调蓄和错峰排水等困难。随着未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包含景观水体的项目落地,在工程设计中充分利用景观水体资源,切实保障技术措施的落地实施,对于我国海绵城市绿色建筑行业实现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捷.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的场地雨水设计[J].建设科技,2016(15):24-27.

[2]赵华,陈中博.浅论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的相关性和统筹建设[J].建设科技,2016(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