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曲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设,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才能使得各类课程更好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探索

一、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指出了思政理论课发展的重点之所在,同时也指明了大学各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习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优质技能人才的地方,而高素质优质技能人才必然应该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科学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应遵循的理念、路径和方法。当今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知识与信息快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该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设,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使得各类课程更好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是将所有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种专业课程同为高职院校育人主阵地,很多专业课程教授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本身,也关系到学生开阔视野的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形成全员、全方位的大思政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加投入专业学习、培养专业兴趣的同时,有利于自身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成长为一个合格社会人。“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指引方向,“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提供全面的支撑。两者不是互相取代,而是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规律分析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教书育人规律。专业课程教学不是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纯粹灌输式教学,这样可能反而不利于内化于心并落实于自身行动,真正接受并身体力行。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教学设计,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这期间,教育对象没有感觉自己被“思政”,而是愉悦的接受知识和观念。第二,高职学生认知规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有不少是因为高考中未能考入普通高等院校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这使得他们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心理、思想状况比较复杂。高职院校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试能力方面也参差不齐。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学校教育触及学生心灵深处,解决学生思想困惑,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的观点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教育结合起来,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工匠精神等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只要自己愿意同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得到社会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分析

第一,要完善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因为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基础,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了,然后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进。修订后的课程目标除了专业知识教学目标,也有德育的目标,更利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实现。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修订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确保了“课程思政”的方向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参与其中,也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了解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也就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充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把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起来。

第二,要开发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各学科的老师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相关行业的实际、学生特点来开发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深入挖掘专业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案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立德树人,也有利于更加热爱本专业本课程、更加投入到本专业本课程的学习中,有利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比如一些专业课程知识教学使本身就涉及到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辩证看待问题得能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比如一些课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典型案例培养学生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如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等。可以说各学科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是丰富的,有待专业课教师的挖掘。

第三,要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两者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完整的体系,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引领作用,而其他课程则是专业方面的教学。虽然如此,但两者不是对立的,应该起到同向同行,互相促进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7-20(14)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