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馥团

摘要:目前,“后进生”问题已成为素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过去,人们往往把“后进生”的原因归结为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差,但事实上,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很严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中,“后进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教师、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心理障碍;对策

一、小学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一)情感的复杂性导致极端人格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在人们的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目标,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后进生”渴望得到师生的关心和帮助,以及公平、平等的待遇。但是,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偏见和批评,以及同学们的嘲笑,他们总是担心别人会轻视自己,陷入怀疑的负面情绪中,容易敏感和恐惧,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情绪扭曲和极端人格的形成,或表现为沉默、回避、对一切事物和人漠不关心、拒绝交流。

(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有些后进生思维灵活,智力发展潜力大,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他们是一些学生的“领导者”,但是他们的能力往往不用于好学习上,他们在课堂上恶作剧,在违反纪律方面“出类拔萃”,他们总是拉帮结派或个性孤僻,无视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他们的行为往往是盲目的、冒险的和有害的。在事实上,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

(三)自卑心理

“后进生普遍”学习成绩很差,其中一些是由于他们的学术基础差。尽管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仍没有明显的进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挫败感,然后又不愿为之付诸努力。有些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指责和抱怨,同学的歧视和拒绝,因此缺乏对进步的信心和勇气,导致他们自甘堕落、自暴自弃。他们往往心理封闭,寡言寡语,常常陷入痛苦和纠结的心理状态。

二、小学后进生心理障碍的转化对策

(一)倾注爱心,唤醒自尊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尝试之一就是期望得到称赞、钦佩和尊重。”老师真诚的爱与尊重是启蒙的关键,而“后进生”是最需要得到爱与尊重的。只要老师真诚地爱“后进生”,以多种方式关心和帮助他们,那幺这些“后进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去年,我班上有一个女孩。由于她的母亲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而且卧床不起,她的父亲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她。结果,她放松了学习且成绩下降了很多。五年级时,她与社会上的人在一起“混日子”,学生们不愿意与她交往。课后,我对她进行了家访,发现她的家庭状况比我想象的要差,住在她家的叔叔实际上是个吸毒者。看到这一切,教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就产生了,我决定给她我全身心的爱。我特别关心她的生活,并让她感受到母亲的温暖。逐渐地,她愿意靠近我,喜欢和我谈谈自己的担忧。同时,我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接近她,给她集体的温暖。通过对爱的各种心理咨询,她的思维和学习得到了明显改善。后来,她的母亲过世了,但她并不沮丧。相反,它将悲伤变成力量。在毕业入学考试中,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利迈进了中学的大门。

(二)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思考,整天无所事事,无组织、无纪律。所以促进后进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爱上学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能够听懂课,并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以及正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有意义的,不要太在乎最后的结果,应该鼓励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对于达不到目标的人,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态度,养成持之以恒的态度。

(三)宽容与自我完善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师者宽容学生,可以缓解和调节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学生从对抗转变为信任老师。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宽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候容忍度道德冲击宽容比惩罚更强大。”如:有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走神,喜欢拖延家庭作业,甚至出口伤人等,这是非常不文明的。虽然他很敏捷,但他不喜欢学习,经常去打游戏。有一次,我在他的作文里写了一句话:“你的表现让老师真的很伤心,我不想看到这样的作文。”之后下午放学时,他又写了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尽管句子不够生动,有许多语法错误,但这时我对他的评价是:“这是你自己写的最好的作文,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太棒了。”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及时交作业,与同学们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四)信任学生,委以重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大多数成绩差的人没有学习的动力,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很差,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比其他学生矮一截,他们通常在心理上有“障碍”,他们对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话更敏感。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他们通常会采取极端行动。因此,为了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不妨尝试让他们参与某些班级管理任务,例如:制作一些班级记录,保管公共财产等,或鼓励他们参加班级干部的选举,并让他们自己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将重要任务委托给他们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后进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但只要我们能认真探究根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关怀和耐心,我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邱晓雯.试谈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及其改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10):110-111.

[2]孙华敏.缩短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5.

[3]邓芳.后进生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