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摘要: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以及教学思想内涵的转变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制定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高度融合具有良好效果。对此,本文就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有限,所以有效思维持续的时间较短。现代教学背景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变换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创设课堂情境。鲜明直观的图像和震撼有力的声光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眼球,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羊羊分西瓜”的动画视频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杂的教学内容在有趣的动画中被简化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成有意注意,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深度学习,大大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再以《分数的认识》教学为例,笔者提前录制好学生切蛋糕的视频影像,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蛋糕,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点击播放,用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看到分蛋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学生身边常见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认识到分数是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熟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学情境的创设给数学课堂带来了蓬勃生机。“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形象感知与抽象思维中搭建桥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视频图像与音频乐曲共同作用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为数学课堂教学增色添彩,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周长》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跑步比赛的视频,鲜艳的色彩和活泼的动画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看完视频后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热烈的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得到冠军,学生经过讨论后发现:从树叶的起点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缘跑一圈,谁花费的时间最短谁就是冠军。通过这段有趣的视频让学生对周长有了初步的认知,也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十几秒的动画带来的是期待与欢乐,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具体、形象的动画中呈现出来,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轻松,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期待,求知欲显着提高,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满活力,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3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教学的难点往往在于知识太过抽象,坡度太陡,教师教学深感费力,学生学习非常吃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多种媒介,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媒体技术使教学方式变得更为直观、立体和动态,抽象的数学概念随之清晰直观、形象具体,轻松解决数学教师常见的教学难题,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

以《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学难点是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与方法。上课伊始,笔者利用课件出示了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动画演示将他们切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在直观的动画中感知三角形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在学生得到初步的结论后,笔者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授课模式,通过克隆、旋转等方式展示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利用白板中的填色和闪烁功能将三角形与拼好后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将它们的底、高和面积鲜明地呈现出来,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它们的底和高是相同的,三角形的面积是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演示,学生对“倍拼法”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随后,笔者再利用提前做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用“剪拼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拓展学生思维。最后,课件展示完整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清晰地认识三角形与拼好后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白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里为什幺有“除以2”,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

4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课后学习内容

课后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的最多的课后学习就是让学生完成大量的作业,随后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通过讲评作业的形式来查漏补缺。但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上课效率,也许有很多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没有听懂,遗留了问题,所以教师的课后教学要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根据课堂教学的结果通过课后教学的形式进行弥补。其中微课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后遗留下的问题展开分析,例如,在讲授“分数的除法”这节课时,教师对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但是很多学生会忽视“倒数”这两个字,所以分数的除法成了学生的难点。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专门针对怎样解答分数的除法算式,以及如何去理解性地记忆分数的除法算式展开研究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问题、化解问题,从而通过课后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来弥补课堂中的缺陷。

5 结束语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便捷的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直观动态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将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活跃课堂氛围,充实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正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中的价值[J].知识文库,2021(02):21-22.

[2]林燕娜.刍议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新课程,2021(03):128.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 0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