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莹

摘 要:点拨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何点拨才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文章主要从选准点拨的突破口、点拨时机两个方面论述。教师通过钻研教材,从文本的背景、题目、文眼等关键处寻找突破点,于无疑处生疑,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渐入佳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突破口;点拨;时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9-0094-01

当学生思维云遮雾绕之时,同学间激烈争论之际,教师及时出手,适时点拨,会收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在学生豁然开朗的同时,可将课堂引向深入。而点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在恰当的时机,选准突破口,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渐入佳境,全身心投入课堂,在积极思考的同时,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一、钻研教材,把握“点”机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小到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到教学内容的分析。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了解学情,做好学生的问题预设,才能应对出其不意的课堂生成,准确选择恰当的时机,适时点拨。比如,教学《长亭送别》时,讲到“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这句曲词,我抓住这一点进行点拨:青山、疏林、淡烟暮霭是自然界的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要阻挡莺莺的视线,莺莺的埋怨是否显得无理?这种无理而怨的表达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这种手法对人物情感的表达有什幺好处?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明白正是这种看似任性的埋怨,使读者感受到莺莺送别张生时极度痛苦、极度伤心、极度留恋的情感。

二、找准“点”源,拨在“点”上

(1)背景激发。我们知道,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其人其事和写作背景。因为很多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往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阅读这类作品时,背景就是突破点。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我选择以背景为突破口设计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如何?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幺?在这种心境下,作者笔下的景物会有什幺特点?作者摹写荷塘月色的目的何在?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明白了作者的写作动机,再去阅读思考,教师再于细微处巧妙点拨,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2)扣住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眼。扣住文题,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以此为突破口拓深点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想北平》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作者为什幺要用《想北平》来做题目?而不是“忆”或是“念”?北平在老舍心中到底是怎样的?北平之于老舍具有怎样的意义?这样学生随着对问题的思考,对文章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也体会到了老舍和北京亲如母子的关系,以及老舍对北京的深沉的爱与眷恋,学生对老舍内心的情感感受也会更深刻。

(3)抓住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窗口,它最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意境,时常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所以文眼也是很好的“点”。如教闻一多的《发现》一文时,我抓住文眼进行点拨。诗人在“发现”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祖国之后,仍然不甘心地追问。以“在我心里”结尾可以说词警意丰,你从中发现了什幺?学生在反复品味之后回答:这一句既揭示悬念,指出这才是诗人真正的“发现”,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既升华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又使作者爱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学生思考揣摩的过程中,学生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4)于无疑处生疑。有些文章表面上没有疑问,但只要我们细细体味,还是可以从中发现疑点的。而这些疑点的点拨对文章的理解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亮点。如《项脊轩志》中有一段回忆祖母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着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希望孙儿将来重振家威的期盼。在教学时,我设置了这些问题:作者回忆了祖母的哪些细节?这些细节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大都从语言角度回答,比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耶?”调侃的语气,流露的是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以及看到孙儿酷爱读书的欣慰。“顷之”,祖母就将其祖父曾用的象笏拿来,并说“他日汝当用之”,可见祖母对归有光期许之殷切。我紧接着问:作者为什幺没有回答祖母?这一疑问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辩论。最终学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做出了回答:作为担负重振家族声威重任的归有光,在写作此文时仍没能取得功名,自觉有负祖母的期望,愧对先人。此无声处恰恰体现归有光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一念及此,怎不顿生悲凉之感。再读此文时,学生的朗读就更深沉,满目苍凉。

(5)比较拓展。有些文章在选入教科书时,也同时选择了与之内容相关或相反的另一篇文章。比如“必修一”中的《江南的冬景》与《西地平线上》,“必修五”中的《报任安书》和《渔父》,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就其中相同或相异的地方进行点拨。比如,《渔父》的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与《报任安书》进行比较点拨:面对生存选择,司马迁和屈原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他们各自的选择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价值观?你怎幺看待他们的选择?学生在深入讨论之后,就能明白中华民族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备课时,吃透教材,就能找准“点”源;只要教师上课时善于观察,把握学生的动态思维,就能及时点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武永明.关于个性化阅读相关问题的思考[J].语文建设,2007(07).

[2]王雅玲.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摆正“教”与“学”的位置[J].教学与管理,2002(15).